柳俊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將勞動教育確定為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如何開展好勞動育人是目前高職院校的一項課題。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從勞動育人的聯(lián)動機制、評價機制、開展的方式和方法等四個方面對其實踐路徑進行了探析,為高職院校全面推進勞動育人提供了一些參考依據(jù)。
【關鍵字】勞動育人;職業(yè)教育;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2-019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92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LIU Jun
(Dept.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Wuhan Vocation Institute of Shipping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50, China)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clearly defined labor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a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gress. 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gress, how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well is a subj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developing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bes into its practical path from four aspects: linkage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ways and methods of carrying out labor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Path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3]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將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并稱為新時代教育的“五育”,五育的側(cè)重點不同,相互不能被替代,要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五育”貫穿到教育的整個過程當中。
1 高職院校勞動育人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強調(diào):“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勞動教育是發(fā)揚馬克思主義“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的理論,也是社會全面發(fā)展和時代進步表現(xiàn),更是新時代高職育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一些青少年勞動意識淡薄,沒有勞動情懷,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會勞動,不愛勞動,期望不通過辛勤的勞動而獲得個人財富。2015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曾發(fā)文要求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也提倡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一些地方和學校開展了勞動教育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上看這些年勞動教育抓得遠遠不夠。[4]但是審視當前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所開展的情況,不同程度在教育中被異化、在社會中被淡化、在學校中被弱化。
1.1 勞動教育被異化
勞動教育應是全面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方式,然而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卻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化現(xiàn)象:(1)勞動被認為只是簡單的、形式單一的體力勞動,勞動過程較為機械和隨意,缺乏應有的嚴肅性和創(chuàng)造性;(2)在一些機械或者辛苦勞動的過程中,學生無法獲得自我的認同感,無法體會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勞動的教育性無法得到體現(xiàn);(3)勞動成為教師懲戒學生的一種手段,當學生犯錯了,老師責罰學生做一些臟活、累活,這使得學生對勞動產(chǎn)生了恐懼和逆反心理。這樣一來,學生會對勞動產(chǎn)生厭惡、反感和逃避的情緒,漸漸地學生將會遠離勞動,消極的去勞動。
1.2 勞動教育被淡化
在社會文化傳統(tǒng)方面,一直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傳統(tǒng)的勞動倫理思想的影響。目前,社會在選拔人才都以學習成績作為重要的指標,勞動教育不受重視。另一方面,受西方消費文化思潮的影響,當前的青少年勞動價值取向和消費觀都受到了沖擊,傳統(tǒng)的勞動美德被淡化,不勞而獲、一夜暴富成為他們追逐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要在學生思想層面上實現(xiàn)勞動精神的培養(yǎng),在實踐層面加強勞動技能的提升,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1.3 勞動教育被弱化
目前在高職院校的教育過程中,大多數(shù)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更加重視其專業(yè)知識體系的構建,而往往對勞動教育的實踐并不重視,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并沒有納入勞動實踐課程,更多的是將勞動教育通過學生參加校外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活動、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清潔等形式單一、內(nèi)容簡單的體力勞動來實現(xiàn),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這些都大大降低了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接受勞動教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校在勞動場地、社會實踐資源的保障、課程開發(fā)、師資隊伍等方面存在不足,再者學生大多在教室上課缺少與大自然和社會接觸機會,學生無法在勞動過程中體會勞動所帶來的樂趣,從而很難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
2 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育人的實踐途徑
2.1 構建社會、學校、家庭勞動教育的聯(lián)動機制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于子女的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受到的家庭教育和養(yǎng)成的勞動習慣將會延續(xù)到大學階段。所以,在高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應將家庭的教育納入其中,構建家校聯(lián)系機制。另一方面,如果將學生在校期間的勞動教育考核結果能夠作為升學或者企業(yè)在人才選拔過程中的重要指標,社會和家庭都會對勞動教育形成重視,學生也能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現(xiàn)階段只有當社會、家庭和學校進行聯(lián)動,開展多層次的勞動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勞動育人環(huán)境。
2.2 勞動育人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20世紀20年代陶行知提出“社會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的思想[5],現(xiàn)在的教育依然適用?,F(xiàn)代的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jīng)歷和生活的閱歷,基本的生活技能欠缺,這些都需要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推進勞動育人,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新勞動形式,豐富勞動內(nèi)容,讓學生在與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的對話中,傳承勞動精神,在勤工助學、志愿服務活動中,以勞立志,在社會實踐、職業(yè)技能大賽的實踐中,以勞促學。
2.3 勞動育人評價機制
目前高職院校的教育評價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往往還存在“唯分數(shù)論”、“唯學歷論”的現(xiàn)象,一些教師和家長在評價一個學生的時候往往取決于這個學生的成績,當成績不佳時,一切與學習不相干的活動都應該讓道,甚至有的老師將勞動作為懲戒學生的一種手段,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學生的勞動觀念被歪曲,勞動教育更加被弱化、邊緣化。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完善其評價機制,通過正確的評價和引導,讓學生熱愛勞動,在勞動中提升個人的素養(yǎng)。
2.4 勞動育人要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
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的辦學理念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制定出人才培養(yǎng)方案,根據(jù)學生將從事的崗位需求從課程設置、社會實踐等多方面構建其課程體系。目前社會對畢業(yè)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勞動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應積極轉(zhuǎn)變觀念,重視勞動教育對其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將勞動教育納入到人才培養(yǎng)的體系當中,將勞動教育課程化、學分化,通過制定勞動課程大綱,配備專業(yè)教師團隊,分層分類的將勞動教育與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和學生活動相結合,將勞動課程學分化,進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勞動對其自身發(fā)展和價值,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3 結束語
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新時代,高職院校要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立足教育改革實踐,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深入開展勞動育人,切實加強大學生勞動精神的培養(yǎng),將五育并舉融入到人才培養(yǎng)過程當中,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數(shù)據(jù)來源:https://zj.zjol.com.cn/news/964229.html.
[2]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22項主要耗能產(chǎn)品能耗限額標準》和《河北省銅及銅合金管材單位產(chǎn)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350-2013).
[3]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4]郭立場.讓勞動教育塑造年青一代美好未來[N].中國教育報,2018-09-13.
[5]虞偉庚主編.陶行知勞動教育思想概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