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典鶯
摘要:通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題設、問題特征等的改變使問題變化成另一種問題的方法叫做多元變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建立變和不變之間的規(guī)律,實現(xiàn)對學生教學知識的融會貫通,促進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通過多元變式教學可以使問題綜合化,使得教學課程看似簡單,其實知識點更加豐富,這種課堂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課堂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多元變式教學 高中數(shù)學 新課改
多元變式教學是符合中國實際教學需求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在教學中通常為“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方式,其實還有一些較為偏門的方法,如“多題一解”、“圖形變式”和數(shù)論等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過分重視對于教學效果和質量的作用,而忽視了教學結構和教授方式對學生的思維幫助.但高中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理解性的內(nèi)容,不同于文科,其包含有大量的邏輯運算和空間運算,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多元變式教學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思維和對知識點融匯的需求.
一、多元變式的理論
1.智力理論.智力就是人類對于問題的思考、解決和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數(shù)學中主要表現(xiàn)為數(shù)理能力和空間能力.其中數(shù)理能力又主要表現(xiàn)為邏輯和推理的能力、思維便捷能力和對自然科學的認知能力,通常在數(shù)學、化學、生物、物理等學科這種能力的作用比較突出.另一種空間能力,主要是在數(shù)學幾何中的應用,通過空間運算和空間識別,幫助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空間運算的規(guī)律,建立三維意識.
2.表征理論.表征理論主要是指通過將思維和事物進行表達,然后達到交流的目的.這種理論在數(shù)學教學中通常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這個過程可以是利用多媒體教學,也可以是利用情境模擬教學,但是基礎點都是將可以用于思維活動的符號、圖像、視頻等進行表達,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加輕松地理解和掌握基礎概念和知識.
3.認知理論.認知是學生對于自我的意識和自我的調節(jié),幫助自己對外在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xiàn)為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解決過程,通過對問題的識別,能夠將問題進行分解,快速找出問題的中心含義,做到準確理解.
二、多元教學的策略
1.舉三反一的變式教學.在以往的變式教學中,我們主要強調的是“舉一反三”“一題多解”.但是對于“舉三反一”這種思維模式并不重視,前者是以一種演繹的方式引導教學,而后者是一種以歸納的方式引導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前者更適合應對考試,后者更適合科學研究.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也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研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
2.自主提問的變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是在國外比較流行的否定假設法的基礎上演繹的,這種方法主要表現(xiàn)為在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那么對于這種方法就要求我們,首先能夠清晰地認識和了解原問題的所有問題特征和屬性,其次改變一些特征來提出新的問題,然后通過解答問題,形成思維對比,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對知識點的理解.
3.多元表征的變式教學.多元表征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角色互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建立起的教和學的過程,實現(xiàn)了知識點的講解和吸收的過程.第二個方面是限制解釋,這個方面通常是因為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過分解釋導致學生聽課的效果下降,通過限制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內(nèi)容,達到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效果,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主能力的成長.第三個方面是深度理解,這個方面主要體現(xiàn)為教師對于知識結構的綜合表達,讓學生更深地理解知識點.
總之,多元變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對于常見的一些方式和策略,應該是教師們在教學中的基礎點.教師應該注重對這些方式和方法的掌握,從而能夠更好地駕馭數(shù)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肖艷鋒. 淺談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多元變式教學[J]. 師道:教研, 2016(10):76-76.
[2]牙遠謀. 談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多元變式教學[J]. 中學數(shù)學, 2012(13):32-33.
[3]王新宇. 多元變式,提升數(shù)學應用意識與能力[J]. 中學課程資源,2017(11):21-22.
[4]俞祥龍. 基于中職生的數(shù)學變式教學[J]. 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 2013(17):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