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 王俊杰
[摘 要]延安治溝造地項目以溝道為軸線,小流域為單元,漿砌石溢洪道及陡坡為輔助,構建了各個片區(qū)特有的溝道小氣候,為治溝造地成果的保持奠定了良好基礎。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分別從原材料質量控制、施工工藝、質量檢查與養(yǎng)護三個方面總結出了一條適用延安治溝造地漿砌石工程施工技術經驗,同時給出了漿砌石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項,為今后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治溝造地項目漿砌石工程的施工提供技術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治溝造地;漿砌石;施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TV93 [文獻標識碼]A
延安治溝造地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該項工程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積,保護好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小了水土流失,確保了糧食安全。
灌溉排水工程作為治溝造地項目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承擔著收集、宣泄該流域降水、滲水的作用,減少甚至消除侵蝕作用對已有田塊的破壞。漿砌石溢洪道、漿砌石陡坡是灌排系統(tǒng)中的渠道保護措施,不僅有效提高了土質渠道的穩(wěn)定性和抗沖能力,還能更好地保持渠道的連續(xù)性,增強渠道的行洪能力,保護好已建良田。
本文將從漿砌石工程的原材料質量控制、施工工藝、檢查與養(yǎng)護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意在為今后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治溝造地項目漿砌石施工提供技術參考和借鑒,為今后漿砌石施工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質量控制
進行原材料質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證實際使用材料達到材料質量標準,滿足工程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需要。常用的質量檢驗方法有書面檢驗、外觀檢驗、理化檢驗、無損檢驗。材料質量檢驗要保證主控項目全部合格,一般項目達到設計要求。
1.1 石料控制
塊石是漿砌石工程中的主要材料,設計為MU50的未風化巖石,密度要求高于25KN/m3,要求抗壓強度至少達到50Mpa。對于砌筑使用的塊石,要求具有良好的規(guī)整性,單邊最小長度要達到30cm以上,單塊最小質量要達到25kg以上。
砌石材質應堅實新鮮,無風化剝落層或裂紋,石材表面無污垢、水銹等雜質,用于表面的石材,應色澤均勻。砌石材料進場前,需進行抽檢,檢測合格,方可進場。施工過程中為避免石料吸收膠凝材料中的水分,影響膠凝材料后期強度增長,砌筑前應保持濕潤。砌石體應采用鋪漿法砌筑,砂漿稠度應為30mm~50mm。
1.2 膠凝材料控制
在治溝造地漿砌石工程,所用到的膠凝材料為水泥砂漿。水泥砂漿要求采用M7.5砂漿進行灌注、砌漿,灌注時使用砂漿稠度為40~50mm,砌漿是使用的砂漿稠度為30~40mm。水泥砂漿中的沙采用河砂,禁止采用本地的土砂,要求保證粒徑在0.15~5mm之間,細度模數(shù)在2.5~3.0之間,含泥量不超過5%。對于含泥量較高的砂子,在使用前應過篩或用水沖洗干凈,保證在標準范圍內。
水泥進場前,需要對“三證”進行檢查,即質檢合格證、產品合格證、生產合格證。水泥的運輸、儲藏、保管需注意防潮、防雨,避免受潮、結塊影響強度。
2 漿砌石施工工藝
治溝造地漿砌石溢洪道、陡坡均采用的是毛石插底、塊石砌筑側墻的方式進行施工。毛石插底后采用水泥砂漿進行灌漿,對未能灌漿密實的部位采用振搗的方式灌漿,以保證灌漿密實有效。
本次漿砌石溢洪道、漿砌石陡坡均采用灌漿法與砌漿法結合的砌筑方式,漿砌法砌筑的砌石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的面,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并應砌成斜搓。砌筑毛石基礎的第一皮石塊應座漿,座漿厚度應為30mm~50mm,且將大面向下。毛石基礎擴大部分,若做成階梯形,上級階梯的石塊應至少壓砌下級階梯的1/2,相鄰階梯的毛石應相應錯縫搭接。毛石砌體應分皮臥砌,并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zhèn)攘⑹瘔K、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铱p厚度應為20mm~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塊或片石嵌實,不得先擺碎石塊后填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施工方法,石塊間不應相互接觸。毛石砌體第一層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選用較大的平塊石砌筑。漿砌塊石施工前應對石料清洗干凈,灑水濕潤,使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殘留積水。每日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砌筑過程中因故臨時間斷時,應留階梯形斜槎,其高度不應超過1.2m。
對于塊石砌筑墻體時,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皮應采用丁砌層座漿砌筑。塊石砌筑應上下錯縫、分層搭砌,砌體厚度大于兩塊料石寬度,這里采用的是同皮丁順組砌,丁砌石交錯設置,其間距一般為60cm~100cm,最大間距不應大于200cm。對于塊石與毛石同皮砌筑時,丁砌石深入毛石部分的長度不應小于20cm。
砌石工程中的水泥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和,拌和時間不少于2min~3min;一般不應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濕拌至色澤均勻,方可使用。拌和過程中應保持粗、細骨料含水率的穩(wěn)定性,根據骨料含水量的變化情況,隨時調整用水量,以保證水灰比的準確性。在運輸或貯存中發(fā)生離析、析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初凝的不得使用。
漿砌完成后,需勾縫。勾縫在砌體沙漿初凝后進行,一般勾縫時間在砌石完成后24小時,將縫摳深30~50mm,然后用水清洗干凈,最好自上而下勾縫即可。勾縫寬度一般需控制在兩倍縫寬,過寬或者過窄都將影響漿砌石的勾縫效果。
施工期如果平均溫度在5℃,最低氣溫在-3℃以下,應按冬季施工規(guī)范操作,屆時施工單位需要組織編制冬季施工方案。在砌筑砂漿中加如防凍劑、早強劑等。
3 質量檢查與養(yǎng)護
在質量檢查的過程,齒墻一方面作為漿砌石陡坡、溢洪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隱蔽工程檢查的要點。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很大程度上影響該水利建筑物的運行。齒墻是水利工程中常見的工程措施,它主要起到防沖連鎖作用。通常齒墻設置在水利建筑物的進出口、變坡處以及軟弱需要加強的部位,并且與上部結構澆筑成一個整體。這樣齒墻與上部結構間存在較大的抗剪斷力,提高了整個結構的抗滑穩(wěn)定性。齒墻的設置在水力學上也是不可缺少的設計,它的抗?jié)B結構有效增加了上下游水流的滲徑,減小上下游水頭差產生的滲透壓力,保證建筑物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施工過程中,每個齒墻基槽的開挖,漿砌石石材的選用及石材的搭接灌漿都需要有管理人員監(jiān)督,以此保證齒墻的施工質量,達到齒墻設計上賦予的作用。對于漿砌石陡坡、溢洪道陡槽段長度大于5米時,需要每隔5米至少增設一道齒墻。
溢洪道、陡坡基礎開挖完成后,應會同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對基礎挖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進行漿砌石鋪底過程中,應嚴格檢查鋪底情況,控制塊石插底厚度,錯縫排列,嚴禁塊石平鋪,避免剪力不足引起的整體滑塌。漿砌石側墻砌筑過程中,需要座漿飽滿,分層灌漿,填筑密實,避免出現(xiàn)漏灌、少灌現(xiàn)象,確保砌筑質量。漿砌石整體砌筑完成后,需要對裸露面進行灑水養(yǎng)護,保持表面濕潤。對于下濕地嚴重的陡坡段(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塊),應在漿砌石側墻上埋設PVC排水管,降低側墻外水壓力,保證墻體的穩(wěn)定。關于養(yǎng)護時間方面,混凝土砌體至少養(yǎng)護21天,水泥砂漿至少養(yǎng)護14天。
4 總結
漿砌石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各個工序的銜接,避免窩工、費工、返工事件的發(fā)生,節(jié)約時間降低成本。漿砌石施工需要在質量、進度、成本三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最終達到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建造質量優(yōu)良的好工程。
漿砌石技術的應用為治溝造地成果的保護提供了保障,漿砌石施工質量的提高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研究的過程,在今后治溝造地漿砌石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從各個工序上不斷完善操作,從根本上不斷提升漿砌石的施工質量,提升治溝造地整體項目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石紹明.淺析漿砌石堤防工程施工技術要點[J].水利建設, 2018(12).
[2] 鄭春雷.水利工程中漿砌石工程的施工技術[J].水利科技, 2014(19).
[3] 劉麗.漿砌石防洪河堤施工技術探討[J].陜西水利,2018(02).
[4] 孔曉理.漿砌石施工工藝在農業(y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