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勇 焦秀珍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diào)查等科研方法,對在不同性別、年級、運動水平、體育行為態(tài)度條件下的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特點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軀體化、人際關(guān)系、敵意心理指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優(yōu)于女生;高一、高二學生在強迫癥、敵意、心理指標中有顯著性差異;高一與高三男女學生差異性指標在軀體化、強迫、抑郁、敵意、恐怖心理指標存在顯著性差異;身體運動水平和體育鍛煉行為對軀體化、強迫、人際關(guān)系、抑郁、焦慮等指標有顯著性影響。
關(guān)鍵詞:體育行為? 心理健康? 運動水平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244-03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ntal h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grade, sports level and sports behavior,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hostile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male students are superior to female student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hostility and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depression, hostility and terror between grade one and grade three.Physical exercise level and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have obvious effects on somatization, compuls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pression, anxiety and other indicators.
Key Words: Sports behavior; Mental health; Sports level
1999年8月,教育部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的文件,指出“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1]。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孩子全面健康發(fā)展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當代高中學生獨生子女的比例較高,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出現(xiàn)很多新的心理問題,這些新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將影響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體育活動能有效緩解和解決當代高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們不僅要孩子學習成績好更要他們有個健全的人格,將來能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本文以部分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運動水平及運動行為對心理健康指數(shù)影響進行研究,對當前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調(diào)查,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了解當前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特點和規(guī)律并分析存在的問題,為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構(gòu)建科學化教育模式。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1000名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中學生體育行為問卷》和《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為工具,兩份問卷的信度通過30名高中生重復測量(間隔時間20d),兩份問卷的信度系數(shù)r=0.735和r=0.801,達到一定的測試要求?!吨袑W生體育行為問卷》涵蓋8個維度,40個題目;《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分9個維度,60個題目;所有選項均為五級分值法“從無—到有”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分為“1~5分”。
2? 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在性別不同的條件下,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指數(shù)檢驗分析
高中是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隨著國家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競爭力相比以前有所增強。家長在努力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心理問題也成為當前學校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性別的高中學生在心理健康指標上有所差異。在性別不同條件下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指標存在顯著性差異的是人際關(guān)系、軀體化和敵意;妄想、強迫、抑郁、焦慮、恐怖4項指標P值均大于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高中生由于身體素質(zhì)的不同,學生抗壓能力也不一樣。身體素質(zhì)好的學生,軀體化指標更好,男生的軀體化指標要好于女生。學習生活中男生的運動量比女生大,通過大量的運動,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更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標。很多學生因為作業(yè)多和個人愛好,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學生的壓力得不到及時釋放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人際關(guān)系和敵意指標男女學生存在明顯的差異。高中男生在同學交往中比女生更加開朗,指標顯示男生好于女生;而在敵意指數(shù)上,女生要好于男生。初中男生在班級活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打架、摔東西、與人吵架等顯現(xiàn),這也是初中男生敵意明顯的表現(xiàn)。在人際關(guān)系交往中女生要好于男生,女生性格相比男生溫順,與同學交往比較容易,在學習中也非常愿意幫助同學。人際交往心理指標受家長影響較大,家長在學生青春期心理發(fā)展階段要重視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從如何正確處理與同學關(guān)系角度認真給孩子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和處理方法,以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性別對妄想、強迫、抑郁、焦慮、恐怖5項心理指標的影響并不顯著。
2.2 在身體運動水平不同的條件下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指標檢驗分析
學生自身的運動水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非常明顯。通過表2顯示,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guān)系、抑郁、焦慮指標中存在顯著性差異;妄想、敵意和恐怖3項指標沒有統(tǒng)計性差異。運動水平高的學生心理健康指數(shù)等級較高。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自身的優(yōu)越感和成就感。學生身體素質(zhì)水平的高低受遺傳、家庭、運動習慣等多因素影響。身體素質(zhì)對強迫心理有明顯影響,運動等級低的同學對學習和做事情會感到完成難度較大,缺乏足夠的信心,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任務;相反,運動等級高的學生強迫心理明顯好于身體素質(zhì)差的同學。教師和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不能忽略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身體是成長的基礎(chǔ),鍛煉是增強身體素質(zhì)的途徑,很多家長不喜歡孩子鍛煉身體,甚至在作業(yè)多的情況下禁止孩子去鍛煉身體,導致學生身體素質(zhì)逐年下降。運動等級高低學生在抑郁和焦慮心理指標中明顯好于身體素質(zhì)差的學生,學生的抑郁和焦慮往往是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造成的,身體素質(zhì)好的同學抵抗抑郁心理問題的能力較強,而這部分同學往往是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身體素質(zhì)。體育鍛煉對心理抑郁和焦慮有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通過體育鍛煉可以緩解學習中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學生的抑郁和焦慮一般是學習生活中碰到困難造成的。存在抑郁和焦慮的學生會緊張、害怕、心神不寧,過分擔憂、缺乏信心等,通過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暫時忘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放松神經(jīng),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作為家長和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作為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鍛煉的條件,營造良好的健身氛圍,教師和家長如果能一起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將會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2.3 在體育行為態(tài)度不同條件下高中生心理健康因子變化特點分析
體育鍛煉態(tài)度是學生對自身參與體育活動的一種認可度,它直接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效果,關(guān)系學生能否養(yǎng)成終生體育的關(guān)鍵因素。當一個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時,其鍛煉效果將會把身體和心理更好地融合。當學生真正喜歡體育活動并能從中得到樂趣時,才能讓體育鍛煉得以長久。從表3可以看出,體育態(tài)度好的學生在軀體化、抑郁、焦慮和恐怖心理參數(shù)中要好于體育態(tài)度差的同學,P值分別為0.44、0.28、0.46、0.23,均小于0.05,體育態(tài)度對心理健康指數(shù)的影響和身體運動能力對其影響特點相似,體育態(tài)度良好的學生其身體較好,健身鍛煉的積極性也很高。適度的體育鍛煉在緩解學生抑郁、焦慮和恐怖情緒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體育鍛煉過程中能積極消除學生的孤獨情緒,放松心情,通過相互合作降低學生的敵對心理。
3? 結(jié)論與建議
3.1 結(jié)論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軀體化、人際關(guān)系、敵意心理指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優(yōu)于女生;高一、高二學生在強迫癥、敵意、心理指標中有顯著性差異,高二、高三差異沒有統(tǒng)計性差異,高一與高三學生差異性指標較多,軀體化、強迫、抑郁、敵意、恐怖心理指標存在顯著性差異;身體運動水平和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對軀體化、強迫、人際關(guān)系、抑郁、焦慮等指標有顯著性影響。
3.2 建議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學校要根據(jù)高中學生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設(shè)立專門的部門,實施符合現(xiàn)代高中特點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家長要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構(gòu)建良好的家庭健身氛圍,讓學生養(yǎng)成終生體育的習慣;高三是學生心理問題最突出的時期,老師和家長在關(guān)注學生成績的同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合理引導,科學教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安曉玲.社會認同視角下當代大學生主流價值觀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4):82-84.
[2] 柴莉穎.大學生自我分化與家庭功能、社交焦慮的關(guān)系[D].河北師范大學,2010.
[3] 車國燕.論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J].才智,2016(1):130.
[4] 陳紅玉.社會認同視角下公安院校大學生主流價值觀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