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可說是在語文學習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尤其在初學寫作的小學階段,給予學生恰當、合理的寫作教學引導是極為重要的,而合作日記就恰好是在課堂學習之外,利用互寫、互評的合作模式,鍛煉學生日記式寫作能力的絕佳方法,不但使學生之間得以交流互補,還能引導學生理解寫作、愛上寫作,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寫作能力。
關鍵詞:合作日記;寫作素材;互動交流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08
合作日記,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來寫日記,在初學寫作的小學階段,這種模式從程序的設定到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都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幫助學生在合作日記的完成過程中愛上寫作、獲得進步。
一、含苞待放——為合作日記開個好頭
隨著學習的深入,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逐漸接觸到簡單的寫作訓練,可是往往因為腦海中寫作素材的缺乏會讓學生感到無從下筆,最終只能寫出“流水賬”一樣的內容,甚至會越來越懼怕寫作。所以,為了讓合作日記這種練筆方式能在學生的學習中取得預期的成果,在推行這種模式的初始階段必須要注意兩點:一是對學生的分組與寫作“規(guī)則”的制定,另一個是對學生寫作素材的選取與寫作方法的基礎指導。只有在前期做好了準備和打下了基礎,才能確保合作日記真正能夠將自身的價值和效果發(fā)揮出來,促使小學生的習作能力得到提高。
有關學生的分組這一點考驗的是教師對于所教班級學生的了解程度,教師要對不同學習、領悟程度的學生進行大致劃分,以4-6人為一組,最好使每一組中有層次差異,組與組之間又大致平衡,這樣不管是組內的合作寫作還是組與組之間的評比,都能達到一個相對公平的效果,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至于第二項需要注意的問題,則是從寫作本身加以考慮,合作日記是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寫出自己的文章,卻又都能從他人身上汲取營養(yǎng),所以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提示,那就是寫作可以從大家都能接觸到、了解到的內容入手,寫教師、家人、上學路上的見聞甚至中午吃的一頓飯等等,對生活細節(jié)的留心不但能引起學生之間的共鳴,更能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寫作素材,做好了這兩點,合作日記這朵習作之花才能做好綻放的準備。
二、鮮花盛開——寫作交流漸入佳境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雖然不管是寫作本身還是合作日記這種模式對于學生而言都是全新的學習內容,但只要教師能為學生的學習做好鋪墊,之后的發(fā)展卻是可以事半功倍。
就以筆者所教的班級為例,以五人為一組將學生共分為了八組,每組都提供了一個活頁的共用日記本,日記本由組內選出的組長保管,為了讓學生的寫作更有動力,筆者為學生暫定的是單雙周的寫作評比規(guī)則,前一周是周一、周三與周五,后一周則是周二與周四,這樣兩周之內組內五人恰好為一個循環(huán),每一次的寫作日記,都會在或早讀或自習課的時間給予學生閱讀自己文章的機會,然后做一次小評比,兩周之后再進行一次大評比,最終選出幾篇優(yōu)秀文章進行展示,直至下一次再選出優(yōu)秀文章來替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在評比與獎勵的激勵下激發(fā)寫作動力,還可以體會到一次大范圍的交流。在這種交流中,學生對寫作會有更為清晰的認知,也能取長補短,使得學生的寫作技巧得以進步。
三、開花結果——相輔相成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掌握雖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半壁江山”,但這卻不代表寫作學習是一個獨立的過程,我們將合作日記看成課堂之外的一朵花,卻還需知道這朵花的綻放依然需要其他領域的學習來與之交相輝映。
寫作其實就是將自身所獲取的信息通過思維的整合與情感的融入得以表達的一種能力,這也是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提取寫作素材的原因,所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需要讓學生從合作中體味寫作的樂趣,還要從根源上豐富學生的大腦,比如閱讀,教材呈現的內容是固定的,但教師在教學中對內容的發(fā)散卻可以是無限的?!对僖娏耍H人》是學生需要學習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也有著濃厚的抒情色彩,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這篇文章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生字、品味情感,更要讓他們明白這種情感從何而來,當時的背景、軍人的可敬,還有從此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離別經歷與舍不得的人,這些內容不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此為話題作為共同創(chuàng)作的主題,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課內與課外相輔相成,唯有如此,習作才真正與學生的學習成長融為一體,所學內容也才能開花結果。
由此觀之,合作日記的學習模式打破了以往學生初學寫作不知如何下手只能悶頭“湊字數”的困境,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補,它可以說是開在課外的一朵花,教師只有在其開花的過程中精心呵護、悉心引導,才能為學生的寫作打下深厚的基礎,以至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胡冉.小學生“流動日記”的創(chuàng)新實踐與理論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陳麗彬.指導學生寫“合作日記”的做法與認識[J].新教師,2015(12):25.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郭克梅(1977.6— ),女,漢族,甘肅金昌人,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