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屬于極為重要的教學階段,初中階段學生必須要打好夯實的語文學習基礎,才能夠促進其他學科以及未來學習的深入發(fā)展。但是由于初中時期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尚未完善,需要教師有效的引導和幫助,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能夠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一步提高語文學習素養(yǎng)。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緊密貼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能夠更加自主地學習。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并提出具體的語文教育策略,希冀有效促進初中語文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5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48
當前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語文應用能力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無論是從事哪一行業(yè),都必須要有較強的語言文字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需要學生打下厚實的語文基礎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多元化教學模式,有效摒棄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理念,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效引導和點撥,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主性,有助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一、運用主題式教學方法
主題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前,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備課階段樹立教學中心主題,為語文教學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j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主題式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主題與脈絡有大體的掌握,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主題教學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以便全面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這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成績才能得以有效的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也能有一個全面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選擇一個科學合理的主題。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當前的教學目標。如果學生和教師在對主題的選擇上有不同意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對他們的意見進行綜合分析、科學評價,并通過師生間的有效協(xié)商來確定主題。
二、確保教育內容多元化
語文教學的依據(jù)是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意識到語文學習并不是單純的掌握教材知識便能夠習得的。就好像數(shù)學有自身的公式和定理,語文學習中教師必須拓寬學科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使學生將不同的素材結合到一起,進一步提高語言應用能力。例如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可以補充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也可以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對于優(yōu)美的語段要求學生進行微作文創(chuàng)作,或者是編寫與改寫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拓展教學內容。由于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做課后閱讀工作,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和讀書交流活動,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書單,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構建課上課下的聯(lián)合教學氛圍。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能夠確保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三、確保評價體系多元化
教師不僅要確保語文教學內容形式多元,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確保教學評價體系多元化,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持續(xù)多年,但是由于受到各類因素的束縛,當前教育改革仍然存在著眾多不足之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尤其體現(xiàn)在語文學科上,但是終結性評價值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且難以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的形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指導工作,所以教師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觀念,能夠將課堂表現(xiàn)情況融入到教學評價中,可以采用學生自評與師生互評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在此過程中,應當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溝通,能夠使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從而科學完善的評價學生。通過教師全方位的引導和點撥,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了解到自身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進一步進行自我調整和改善,有助于提高自我反省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用固定式的教學模式,通常是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然后教師講解重難點,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此類學習方法,學生極為被動,由于語文學科的特點,會使學生感覺語文學習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習效率低下,也難以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能夠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探討,為學生提供多元的教學內容,從多角度評價學生,使學生樹立語文學習自信心,進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偉.多元點燃學生熱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時代教育,2016(6).
[2]曹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2).
[3]張學賓.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9).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石作柱(1980.1— ),男,漢族,甘肅通渭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