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蘭
聽聞某校一位班主任因與學生發(fā)生沖突而覺顏面盡失,請假在家和學生對峙,導致兩敗俱傷。從這件事情,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消極情緒的害處和關注班主任情緒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通過合理控制情緒,表達自己的積極情緒和訴求,一定會是件雙贏的事。積極情緒主要是指一種正向性的情緒,正如現(xiàn)在所說的正能量,主要是指人在面對內外的各種刺激以及事件滿足個人需要時所產生的伴有愉悅感受的一種情緒。班主任在工作中須經常反思,學會表達自己的積極情緒,或許會未雨綢繆消除很多沖突事件和應激情景,進而避免教育中易出現(xiàn)的失誤。
有學者提出情緒表達的三種方式,即自然行為、表層行為和深層行為。當個體內在的情緒感受與組織的表達規(guī)則恰好一致時,個體表現(xiàn)出與情緒表達規(guī)則相一致的情緒行為,這稱之為自然行為。當個體感受到的情緒與組織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不一致時,個體只通過調節(jié)表情行為以展現(xiàn)組織所要求的情緒,而個體內在的情緒感受并沒有發(fā)生改變,這是表層行為。當個體感受到的情緒與組織情緒表達規(guī)則不一致時,個體通過積極思考、想象和記憶等內部心理過程,激起或者壓抑某種情緒,使真實情緒體驗與需要表現(xiàn)的情緒相符合,并通過行為體現(xiàn)出來,這是深層行為。教育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面對大量少不更事而又自以為是的孩子,需要做更多的投入,通過學習,做好內部調節(jié),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認知水平,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和教導者。積極情緒表達就是情緒深層行為的最佳外在呈現(xiàn)。
1.積極情緒表達有利于班主任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積極的期望預示著更佳的健康”,積極情緒的表達源于班主任積極心理的工作機制的成效,對周圍人或事有更積極的認知,待人接物會更加正向,不僅學生或者家長如沐春風,更因為班主任已是和煦三月,自帶溫度。
2.積極情緒的表達有利于班主任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積極情緒能夠“敞開我們的心靈和頭腦,使我們更善于接受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教師表達自己情緒的過程無疑是一個思維(靈魂)釋放的過程,更好地和學生(家長)及同事進行溝通,能提高班級管理和教育的效果。善于積極情緒的表達,是教師應具有的一種教育品質。
3.積極情緒表達有利于教育生態(tài)共生成長。教師善于表達自己的積極情緒,會影響學生群體的積極情緒。班主任作為學生的榜樣,其思想、行為、情緒各方面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在表達積極情緒的同時,學生也在接收和反饋,逐漸生成自身的積極情緒,從而可以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教育生態(tài),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而這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寶貴的財富和班級管理走向成功的基礎。
我們在積極情緒表達的時候,一定要把教育目的暗示給學生。比如,學生進步了,我們在高興的同時希望他有更大的進步,那么,就要在和學生狂歡之余,暗示學生要戒驕戒躁,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不要驕傲,因為這樣會讓學生很掃興。我和一個學生慶祝時,拍著他肩膀說:小伙子真厲害呀,一下超過了那么多對手,不知道你媽知道了會多高興,反正我是太高興,太滿意了!你看看被你超過的對手各個都還很不服氣,他們哪知道咱的付出啊!我知道,你既然超過了他們就不會輕易讓他們再反超的!那個學生信心十足地說:“老師您放心吧,下次我還能再進步!”我們在和學生發(fā)脾氣時,也要暗示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老師生氣的真正原因,讓他們明白師生的利益和命運是一致的,讓他們明白做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要求。我之所以這么生氣,因為這件事是能做好的,做不好是努力不夠或重視程度不夠。如果沒有宣泄,我們的情緒得不到應有調節(jié)。宣泄時沒有暗示,宣泄之后,學生還不會按我們的意圖去做。其實,教育是“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一群)靈魂”的過程,但在影響之前要有一定的鋪墊,就是要營造好足夠的信任關系,否則,任何的影響也只能是風吹草皮一帶而過,并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上文也提到,積極情緒表達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在新接班或面對新同學的時候,班主任更不能吝嗇自己的積極情緒,要善于表達給孩子,適當自我開放,與學生構建聯(lián)系。在學生犯錯或者遇到其他情況時,班主任積極情緒表達更是共情的有效途徑,一定程度上,兩者是互為因果關系的。
“恰如其分,效果最好”。班主任積極情緒的表達一方面要有充分、合理的由頭,還要掌握合適的時機。有這樣一個案例,男生賈,迷戀上網,爸爸在外地上班,媽媽又管不了他,母子倆的矛盾日漸加劇,激烈沖突時有發(fā)生。為了緩和母子矛盾,媽媽嘗試了各種方式,但收效甚微。我也多次苦口婆心地做他的工作,都沒有多大起色。一次,他又逃課去網吧,將媽媽氣哭。面對哭泣的家長和一臉無所謂的孩子,我真想痛斥一番,但對面是叛逆并不自知的初中生,還是需要積極引導并講究方法。我采取心理學上的“沖擊療法”:“沒有人喜歡沒有良知、不考慮親生母親感受的人,更沒有人愿意和出爾反爾、不講信用的人交朋友。除了家長、老師為你的錯誤生氣,并沒有別人為你著急!網吧老板對你笑臉相迎,是不是他比我們更關心你呢?從現(xiàn)在開始,你又少了一個管你的人,既然你不聽我的話,我就不再是你的老師,你也不再是我的學生。我的話只說給那些明是非、知好歹的人聽,再也不想和你廢話?!闭f完后我就走了。當然,在我“發(fā)”脾氣(積極情緒反向的表達)前,先和家長交換了意見,要求家長必須做好善后工作,不能出現(xiàn)意外情況。效果奇特,第二天,孩子交給我一份檢查。上面有這樣一句話:“老師,您曾多次心平氣和地開導我,但我都沒聽進去,我總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而且當我媽生氣時,我覺得她小題大做,覺得對我很苛刻!我甚至恨她!當您昨天也為這事大發(fā)雷霆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你很少發(fā)脾氣,對那些成績很差的學生您都沒有發(fā)過火,沒有說過難聽的話。昨天是我認識您以來您最生氣的一次……”這件事之后,他真的沒有去過網吧。我也在想,如果那天我還是像原來那樣和風細雨地說幾句,會有這樣的效果嗎?
情緒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不只是慷慨激昂或歡欣鼓舞,平靜的表情、簡單的觸碰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有一次,我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學生們正和一位老師從網上看成績,看到我時,好幾個學生幾乎同時興奮地對我說:老師,咱們90分的比別的班85分的還多呢!我沒說什么,摟過他們幾個人,將他們的頭和我的頭輕輕地碰在了一起。沉默一下,然后說“努力就會有效果,很為你們高興,但堅持更重要!”然后輕拍孩子們的肩膀,旋即轉身離開,我沒有聽到剛才欣喜若狂的尖叫,感受到孩子們在沉默中積蓄力量。還有一次期中考試,學生考得不理想,心情都很沉重,班里空氣很壓抑,大多愁眉苦臉,默不作聲。盡快改變現(xiàn)狀,鼓舞士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成為當務之急,而單純的激勵演講我覺得隔靴搔癢并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要讓孩子們內省,自我調動內驅力,正確認識失敗或者成功。經過思考,我組織班級進行小組自我反思主題班會,而我的角色就是一名觀察者和陪伴者,適時積極情緒表達,正向引導——其實整個過程也是我和同學們的紓解和減壓。確實,無聲勝有聲,說得少,是為了說得更好,每人一分鐘的反思時間,機會寶貴,每個同學都說干貨,直指自己不愿觸碰的“舒適區(qū)”,最終達成“學習本身就是件苦中作樂的事”的共識。在后來的學習中,這個班的學生一路都很踏實,一步一個腳印,成績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心理不斷成熟,人格不斷完善。所以,積極情緒的表達不僅僅是率性而為,更是深思熟慮,具有可操作性的,其目的是為了達到最佳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