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丹
在新課標的教學標準下,減輕學生們學習的負擔,加強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進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應運而生。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們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從學生們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合理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和策略,從不同的途徑下促進學生們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整體性的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中,學生們積極性不高是面臨的主要教學問題,難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順利開展。所以,調動學生們的興趣和動力成為重中之重,教師們結合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構建形象、真實的活動情境,促進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比如,教師們結合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設計雙休日活動的調查綜合實踐活動,突顯出主題貼近生活、易實踐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學生們結合自身調查的主題,將自身的雙休日活動進行記錄,同時針對自身調查的方向,設計相應的調查問題,與其他同學產(chǎn)生交流和互動,并加以記錄。然后,學生們對自身所調查的結果進行總結和匯總,將雙休日活動進行分類,以表格的形式直觀的表示出來,凸顯出自身的調查結果。同時,學生們結合自身的數(shù)學能力,對不同類雙休日活動的占比進行計算,以數(shù)字的形式更加清晰地表現(xiàn)出自身的調查情況。以調查類的綜合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們的交流能力、總結能力,達到理想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目標。
(一)生活類實踐活動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動手操作是其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們將現(xiàn)實生活作為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途徑,從生活的角度設計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促進學生們形成正確人生價值觀,推動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師們組織學生們開展以廢物利用為主題,促進學生們形成節(jié)約、愛護環(huán)境的觀念,促進學生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首先,教師們引導學生們對家庭中廢物進行收集,例如紙張、盒子、破玩具等,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然后,教師們?yōu)閷W生們提供膠水、剪刀等動手操作工具,以做示范的方式對生活中的廢物進行再次利用,形成獨一無二、可再次利用的物品。例如利用硬紙盒子、膠水做成一個建議的垃圾桶,為學生們提供動手實踐操作的方向,拓展學生們思維,進而引導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利用自身所收集的生活廢物做成各種各樣的物品,并加以展示和闡述其作用,促進學生們思維的發(fā)展、實踐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們可以為學生們布置做家務、幫父母洗腳等任務,讓學生們親自參與其中,并要求學生們記錄自身的心得體會,培養(yǎng)學生們孝敬父母的思想,促進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整體性地提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有效性。
(二)社會類實踐活動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中,整體呈現(xiàn)出形式單一、內容不新穎的問題,無法調動學生們的動力,抑制了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們創(chuàng)新拓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途徑,將活動內容與社會環(huán)境相結合,將小學課程與自然、社會相結合,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整體性的提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們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們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民間的諺語、音樂等進行收集和總結,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鼓勵學生們積極發(fā)表自身的見解,形成激烈的討論氛圍,促進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完成綜合實踐活動任務的同時,促進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高自身的觀察探究能力。同時,教師們組織學生們開展春游寫生的活動,讓學生們處于優(yōu)美、清幽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或者參觀瀑布、峭壁等環(huán)境,讓學生們了解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以畫筆的形式加以記錄,以優(yōu)美的語言闡述自身的心得,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們綜合能力和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們根據(jù)學生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鼓勵性、肯定性的評價,幫助學生們建立自信心,整體性的提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推動著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
總而言之,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們充分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設計新穎的綜合實踐內容,引導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順利開展。同時,教師們結合自身的教學內容,從生活、自然和社會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們在多樣的途徑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高效地完成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