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北掌學區(qū)北掌小學 宗麗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探究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為了更好地滿足新課標提出的要求,為了創(chuàng)建更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希望通過更科學、更有效的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但是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探究活動的開展,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作文寫作。不少學生的作文可以用 “假大空”來形容,虛假的情感,廣泛卻又不全面的標題,空洞的內(nèi)容,這是小學語文教師首要的教研任務。筆者作為一名從業(yè)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將結合個人教學經(jīng)歷和教學策略,深入探究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小學教育階段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開端,是學生整個受教育環(huán)節(jié)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需要教師的重視和悉心指導。在教師預留了寫作任務之后,學生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構思或者打草稿,而是翻開一本本作文指導教學書或作文素材。大部分學生對于作文指導書產(chǎn)生了一種依賴心理,在教師布置了寫作任務之后,不經(jīng)思考地照搬照抄作文書中的范文,利用范文中的故事,模仿范文中的情感,最后上交給教師,并且宣稱這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這暴露了小學語文寫作抄襲模仿嚴重的問題。
部分學生寫作習慣較為不錯,盡管寫作過程中會參考課外資料,但是不是完全照搬照抄,會靈活變通,遇到好的作文會借鑒其中的精華部分,多次閱讀甚至背誦之后吸收精華,摒棄糟粕,通過博采眾家之長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固然值得鼓勵。但是行文過程中仍然避免不了虛情假意,可能是學生年紀太小,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個人情感表達意識不是那么強烈,寫出來的作文經(jīng)常給人一種虛情假意的感覺。這是小學作文寫作的又一大現(xiàn)狀——表達的情感是刻意強加的,不是真情流露。
小學語文寫作不要求學生使用多么華麗的辭藻,不要求學生使用多么復雜的句式,更不需要學生連篇累牘的表達手法,僅僅是真誠寫作就足夠了。那么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通過作文表達自己的寫作誠意呢?首先教師要告誡學生不要為了寫作而寫作。寫作是一件輕松愉悅的事,而很多學生認為寫作是一件痛苦費力的事,究其原因,學生寫作時并不享受寫作這一過程,不少人認為寫作是一項任務,只有把任務完成了才能算作輕松,更有甚者認為寫作是一種負擔,只有完成寫作,負擔才會消除。學生把寫作當成一種任務甚至看作一種負擔,那么在寫作過程中自然不會感到快樂,因為心理的暗示,作文完成意味著寫作任務結束,而任務結束則意味著輕松快樂的學習生活又開始了。學生根本沒有把寫作看作一種提升能力的手段,而是把它視作洪水猛獸,在寫作過程中享受不到快樂,因此寫作時大多草草了事,能騙則騙,應付教師預留的寫作任務。抱有這種心態(tài)的學生不僅不能從多次寫作中收獲經(jīng)驗,還會因為應付次數(shù)過多而導致寫作水平直線下降,最終連應付教師的心思都沒有,甚至不交作業(yè)。教師要糾正學生的這種錯誤心理,讓學生意識到作文寫作練習就如同漢字的聽寫訓練,只有練得多才能掌握得更多,如果每次訓練都是應付了事,不僅能力不會提升,文學素養(yǎng)反而會下降,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技巧策略之前,需要明確讓學生寫作的目的,寫作的目的不單純是為了寫作,更是為了文學素養(yǎng)和遣詞造句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寫作內(nèi)容的著力點和寫作方向影響著寫作內(nèi)容的走向,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十分基礎,學生只需要根據(jù)題目寫作就可,能否寫好作文取決于寫作內(nèi)容和題目的關聯(lián)。學生寫作過程中內(nèi)容一致切合主題,記敘內(nèi)容貼合題目要求,那么這就是一篇優(yōu)秀作文。小學階段的作文主要以記敘文為主,而記敘文的寫作需要從生活中獲取大量的素材,然后從收集的素材中選擇與作文題目最契合的內(nèi)容開始寫作。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只有學會了觀察生活,才能從平淡的生活中收集積累寫作素材,沒有觀察的描寫是不負責任的,同時也是沒有靈魂的。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進行有關知識的滲透,例如在介紹觀察方法時要強調(diào),觀察并不僅僅是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更重要的是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嗅到之后心是怎么感覺的,觀察不僅僅是為了描寫景物、描寫人物,更是為了通過描寫觀察的對象來更形象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去校外春游,去博物館參觀,在各種各樣的場合、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只有觀察得足夠細致,觀察過程中采集的素材足夠豐富,那么行文過程才會十分流暢,寫出來的文章十分自然,流露的情感才是最真實的模樣。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師在開展教育指導工作時需要將“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作為自己的教學準則。但是由于現(xiàn)階段人口基數(shù)過大,適齡兒童較多,學校數(shù)量不夠,教師沒辦法做到一對一的悉心指導,也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參考所教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情。有些學生對于觀察方法、觀察需要記錄的要素已經(jīng)了如指掌,而有些學生卻對此一知半解,教師要考慮學生掌握的具體情況,如果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那么教學進度可以適當加快,至于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后給他們單獨講解,或者是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
小學語文作文的指導教學研究早就展開,但是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作文指導教學的重要性,以學生觀察收集的素材為命題點,創(chuàng)建更高效的教學課堂,讓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