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敏
(北京市順義區(qū)牛欄山第二小學 北京 順義 101300)
隨著現代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在各行各業(yè)中的運用越來越突顯出來,多媒體教學在學校課堂中已成新的趨勢和潮流。我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認識到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在課堂中發(fā)揮著不可思議的作用。它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吸引學生興趣、優(yōu)化教學手段、增加課堂容量并富有藝術性,它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環(huán)境,吸引學生參與英語實踐活動,使學生對所學語言能夠學以致用,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尤其對于鄉(xiāng)村校孩子來說,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誕生猶如雪中送炭,它以自己集聲、光、形、色于一體的優(yōu)勢,把學生聞所未聞的畫面、場景送到學生的眼前,開拓了視野,激發(fā)了思維,而且內容也貼近現實生活。
那么多媒體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究竟具有怎樣的作用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實例來具體闡述。
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和聲音是課文內容變得形象生動,有聲有色,使學生產生了良好的興趣和情緒,學生逐漸認識到英語課堂不再是枯燥無味、索然無趣,而是生動活潑的語言學習過程,即使是以前不怎么愛學習的學生都對英語課有了幾分期待和興趣。同時課件的運用也使學習和理解更加容易,學生會感到輕松、有成就感,從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個人喜好”的一單元中,有一課講到了音樂,它里面涉及到了不同的音樂種類,有pop songs(流行樂), folk music(民俗樂), classical music(古典樂), country music(鄉(xiāng)村樂), jazz(爵士樂)五類,就學生目前的年齡和喜好,他們接觸的流行樂比較多,而其他四類接觸不多,也不太了解,我在講這幾種音樂種類單詞的時候,在單詞上面做了超鏈接,點擊單詞就能播放這個音樂種類的歌曲,并展現出對應的畫面和樂器。學生從聽上面感受了不同音樂種類的不同風格,看到了是什么樣的樂曲演奏出來的音樂,這種音樂出現在了什么樣的場合,所以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對這五個音樂種類的新單詞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而老師操作起來也方便。學生在聽完之后帶著極大的興趣進行了小組討論,用英語詢問和回答喜愛的音樂種類,這節(jié)課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而我驚奇的發(fā)現,到了期末復習的時候,學生對這幾個音樂類單詞仍然記憶猶新。
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講授難點的時候只能通過板書,面對黑板,卻背對了學生,再加上寫字速度如果再不快的話,學生一會就失去了耐心,說話,開小差,或者等著老師板書講解,學生對難點的理解效果差,記憶也不深刻。如果要講解較難發(fā)音的單詞,學生只能機械的跟著老師讀。采用了多媒體技術教學以后,通過豐富的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能夠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這樣通過看、聽、說、演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再加上老師具有啟發(fā)性和引導性的問題,學生實際上就自己想明白的難點,而想的過程就開動了腦筋,啟發(fā)了思維。自己攻克了難點,學生也體會到了一種成就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比如,在講“天氣”這一課時,我先利用ppt圖片給學生展示sun太陽,cloud云,rain雨,snow雪,利用ppt動畫,看圖片說單詞游戲搶答,讓學生先熟悉這幾個單詞,然后我運用多媒體插入視頻和聲音來演示不同的天氣:晴天-陰天-下雨天-下雪天,并在演示的過程中旁邊標注天氣類詞匯:sunny,cloudy,rainy,snowy。提問學生:sun太陽,cloud云,rain雨,snow雪表示的是自然事物,它們所對應的自然天氣是什么單詞?有的學生會注意到天氣單詞在sun太陽,cloud云,rain雨,snow雪后面加上了字母y,如果學生沒有注意到,老師就把sun,cloud,rain,snow先在ppt屏幕上展示出來,然后ppt動畫螺旋飛入紅色字母y到四個單詞的詞尾,顏色對比和動畫讓學生一下就明白了sun,cloud,rain,snow和sunny,cloudy,rainy,snowy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通過這種關聯(lián)性就又記住了四個新單詞。
英語教學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學生所學習的句型需要在一定的場景中使用,也就是在什么場合下說什么話,怎么表達。可是生活當中的真實情景怎么搬到課堂上呢?沒有場景,口語練習會非常生硬,學生說著也別扭。
這時候多媒體又展現魔力了,它能突破各種限制,整合多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較真實的貼近生活的場景,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擴大課堂的活動面,從而減少了教師對學生的控制和束縛,學生擺脫了被動局面,積極地加入整個課堂操練當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大大擴大了口語訓練的機會。有時老師甚至會發(fā)現學生在這種真實場景中的語言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非常讓人驚喜的。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還能夠感受到異國他鄉(xiāng)的風俗人情,發(fā)現文化差異。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英語知識,英語的學習就變得更加生活化,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所做不到的。
比如,在學習“點餐”這一單元的時候,里面三課分別介紹了中餐,西餐,和家人在一起怎么點餐,和服務員怎么點餐,涉及到了中西方食物詞匯,和點餐時所說的不同句型。在學生小組練習口語的時候,教師依次展示練習的場景(ppt圖片)——中餐廳和西餐廳,并在圖片上出現卡通人物,一家四口點餐或者一家三口和一個服務員點餐。教師需要借助這些圖片讓學生明白自己所在的餐廳和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小組展示完后,教師根據學生表現,提出啟發(fā)性問題:中餐廳里面能吃到漢堡嗎?想要吃漢堡可以去哪?爸爸問孩子先吃什么能不能使用May I take your order?學生思考后就會明白中西餐和快餐的區(qū)別,家人點餐不能使用服務員點餐的句型。
英語是西方文化國家使用的語言,學英語就不可避免的要接觸西方事物,了解西方文化。網上資源正是學生接觸西方的最為便利的窗口。比如,在講到倫敦這一課,課文里面出現了London Eye倫敦之眼,Big Ben大本鐘,River Thames泰晤士河,老師可以直接播放一個倫敦旅游介紹的視頻給學生看,既擴大了視野,又提高了學習效益。
然而多媒體教學雖好,但是在課堂中也不能濫用,教師需要適度使用,才能發(fā)揮它的最大作用。如果運用得不恰當,會適得其反。因此,在運用多媒體英語教學時要避免以下兩點。一是使用過量圖片或視頻,不注重啟發(fā)思維。有時在有些新詞釋義圖片呈現前,老師可以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多猜,多想,哪怕出錯也沒事。這樣可以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會關注對話的前后邏輯性。二是課件設計死板,把要將的要點、內容毫無變化地呈現在課件上,這樣還是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
總而言之,運用多媒體在英語課堂中,大大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學生從被動的聽講變?yōu)橹鲃拥挠^察、思考,同時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學得更加愉快,更有質量和效率,老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多媒體運用技術,為學生和自己創(chuàng)造更為廣闊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