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山西醫(yī)科大學體育教學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在高校教育體系中,高校籃球隊的建設與發(fā)展是重要的一環(huán),不僅培養(yǎng)球員個人的政治素養(yǎng),也促進著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播,進而影響著全體在校學生。本文通過對高?;@球隊訓練與思政教育的兩者特點以及融合化的分析,探討其理論依據、可行性,為今后高?;@球隊訓練思政化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經驗。
本文以 “高校籃球隊”“思政教育” 和 “課程思政” 為主題,對中國知網、維普和萬方等數據平臺進行檢索,整理文章30 余篇,并結合相關學術著作,歸納總結高?;@球隊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的特點,并分析兩者融合的理論基礎,進而做出可行性分析。
對浙江省高校的體育教學的專家,進行走訪和電話咨詢,記錄了關于高校籃球隊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和建議。
走訪浙江省高校,對高?;@球隊訓練狀況進行實地考察,記錄教練員對于球員思想的把控,記錄教師思政教育的應用程度,并做好歸納總結。
1. 全面貫徹黨教育方針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高校籃球隊的思政教育是把運動訓練的思想、觀念、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結果。雖然球隊訓練有別于課堂教學,但是其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變式。因此,高校籃球隊訓練過程思政化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也是黨和國家的重要需求。
2. 我國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當今大學生面領著的就業(yè)壓力,很多單位和企業(yè)不僅要求足夠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看重的是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高?;@球隊不僅在訓練和比賽時提高隊員的身體素質和籃球技能水平,同時也是在教練的指引下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情操,進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3. 學校建設發(fā)展的需要
在高校教育發(fā)展中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和責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務。高?;@球隊是學校體育教育的特殊組成部分,是展現學校體育綜合發(fā)展水平和學校整體素質水平的重要媒介,在學校發(fā)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高?;@球隊的思政教育,既可以將高校的校園文化進行廣泛傳播,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程度,進而促進學校得到快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
1. 全面的目標
在當今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中,高校對于高?;@球隊的總體發(fā)展,已經不是單一的訓練目標,而是一個包含著教育目標、訓練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的全方位的總體目標。在教育目標中,高?;@球隊主要對于學生的學習文化課知識起到激勵和監(jiān)督的作用,并且通過一些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訓練目標中,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能水平和身體機能水平,進而完成既定的參賽任務,為校爭光。在培養(yǎng)目標中,高?;@球隊重點在于鍛煉學生的心智,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自身榮譽感和對于學校的使命感,以達到學生身心均衡發(fā)展的最終目標。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實現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并且可以使學生接受更多的思想方面的教育,更深的認識到思想教育對于自身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進而為球隊和學校增光添彩。
2. 訓練內容
高?;@球隊主要是通過教練員結合隊員自身特點設計的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和內容,來提高隊員的專項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水平,并且使隊員的個人修養(yǎng)得到提高。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多運用個人訓練和團隊訓練,以期隊員提高自身運動能力,盡快掌握專項運動技術,以達到既定的訓練目標。在團隊訓練中,即達到掌握技術動作的目標,也提高隊員對于團隊協作的認識。高校籃球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課堂教學,其更多的是通過訓練等方式,從側面對隊員進行影響,進而促進隊員的身心全面均衡發(fā)展。
3. 思政教育思想的傳播
高?;@球隊面向的雖然是一小部分的隊員,但是其影響力是全體在校學生。球隊文化不僅僅只感染著在訓球員,更是對于全體在校學生的影響。在這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全體在校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對于隊員思想政治的側面教育,這些隊員也在大學生活中,感染著其他同學。因此,高?;@球隊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有著積極作用,加深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認識,進而實現學生德智均衡發(fā)展。
結合高校學生特點和籃球運動的訓練特點,將高?;@球隊訓練分為基本訓練周、賽前訓練周、比賽周和恢復周四種階段。在此四個訓練階段的基礎上,將高?;@球隊訓練模式與思政教育進行融合途徑分析。
1. 基本訓練周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
基本訓練周是通過特定的程序和反復練習使運動員掌握和熟練籃球技、戰(zhàn)術,以及通過負荷的改變引起新的生物適應現象,以達到提高運動員的多種競技能力的訓練目標。在基礎訓練周,需要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修養(yǎng),為后續(xù)的訓練打好基礎。
在基本訓練周中,隊員的新老交替以及新隊員對于整個訓練環(huán)境的陌生感,是阻礙訓練效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教練員會安排一次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對球隊發(fā)展和文化進行講解,其次是明確訓練的紀律要求,再次是布置本階段的訓練任務,最后是新老隊員之間的相互介紹。通過這次全隊的思政教育學習,提高隊員對于球隊和學校認識,提高自身的榮譽感,并了解自身的作用價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
2. 賽前訓練周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
賽前訓練周的任務是力求使運動員的機體適應比賽的要求和條件,把長期訓練過程中所獲得的各個方面的競技能力,集中到專項競技所需要的方向中去。賽前訓練周主要用于比賽前的專門訓練準備。關于隊員思想層面,重點是強化隊員對于比賽的認識程度,構建球員自身的榮辱觀和價值觀,端正思想態(tài)度,做好比賽前的思想準備。
首先,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仍會設計更多的情景訓練,模擬比賽中可能要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提高球員對于特殊問題的應變能力。第二,教練員會安排不同水平的隊伍進行模擬比賽,提高球員在不同環(huán)境下運用技戰(zhàn)術的能力,鞏固球員對于比賽的認識了解程度。第三,教練員通過球員自身反饋以及所在班級的側面反饋,關注球員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球員思想中所出現問題,做出正確的啟發(fā)引導。
3. 比賽周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
比賽周的任務是為運動員在各方面培養(yǎng)最佳競技狀態(tài)作直接的準備和最后的調整,并參加比賽,力求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比賽周的主要任務是為運動員在各方面培養(yǎng)理想的競技狀態(tài)作直接的準備和最后的調整,并參加比賽,力求實現預期的目標。結合球員的思想方面,重點在于強化思想意識整體水平,強化球員面對困境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球員的使命感和集體榮譽感。
在比賽前期,教練員會通過視頻分析的方式為球員解讀對手的技戰(zhàn)術特點,使球員有一定的預判,并有針對性地布置本隊戰(zhàn)術打法,明確比賽的任務和目的,提高球員對于比賽的重視程度。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員通過在場下的觀察,對于有思想波動的球員進行語言刺激,及時提醒球員。在比賽結束后,教練員肯定球員在比賽中的表現,并針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為接下來的比賽做好準備。
4. 恢復周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
恢復周的任務是通過降低訓練負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種恢復措施,消除運動員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勞,以求盡快地實現能量物質的再生,促進超量恢復的出現。關于球員自身思想層面,在于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強烈的訓練動機,為投入新的訓練而做好準備。
在恢復周開始階段,教練員會對前期訓練和比賽進行分析和總結,提高球員敢于承認錯誤的內在修養(yǎng),強化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恢復周中,教練員主要會安排一些簡單的技術和身體素質練習,來保持球員的技能和技能水平,并通過一些游戲,放松球員緊張的思想狀態(tài)。最后,教練員對于仍有思想負擔的球員,進行談話緩解球員心緒,激勵球員進步,為隨后訓練奠定基礎。
高?;@球隊訓練方法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基于黨的教育方針、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學校體育發(fā)展三個方面的需求。高?;@球隊訓練和思政教育兩者合理的融合,有助于思政教育思想的深入,將有利于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認識的提高,使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整個訓練周期中,教練員較多的采用集體會議、情景訓練方法、“老帶新” 等結構化方法,對球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自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樹立球員自身的主人翁意識。通過比賽和校園活動,擴大高?;@球隊在高校的影響力,進而達到傳播校園文化,促進全體在校學生整體素質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