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華溪小學 虞紅珊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既是教學的重頭戲,同時又是考試的重頭戲。作文的分值要占語文總分值的三分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作文就成了語文學習的龍頭,抓好它,才能舞好語文學習這條龍。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滲透“自主、合作、研究”的新課程理念,徹底改變“單、慢、差、費”的諸多弊端,也就成了語文新課改的重中之重。
目前,學生作文特別是考試作文千人一面,作文選中的優(yōu)秀作文屢遭“克隆”,也成為語文試卷中的一大“景觀”。每寫優(yōu)秀老師必為“帶病上課,深夜備課”,每寫父母必為“深夜看病,悉心照顧”?!皫托⊥瑢W修鏈子,幫老奶奶推車子”幾乎成為做好事的代名詞,而為表現(xiàn)意志堅強不惜“父母雙亡”。在一次考試閱卷中,僅“買書趁人不備拿走一本,繼而良心受譴責,最后還書”這樣情節(jié)的作文居然出現(xiàn)十多篇。原因何在?學生肚里缺貨,思想貧乏蒼白,情感貧弱無力,但這些僅僅是表層原因。深層原因就是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僵化的教學模式,陳舊的教學觀念,使一個個具有鮮活個性的生命個體成為“裝在套子里的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被束縛,自主意識被扼殺。那么他們的作文走不出俗套的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奇了。新課程理念要求改革課程模式單一的羈絆,讓課程主動去適應學生,而不是學生被動的適應課程。個性是創(chuàng)新的策源地,一個沒有個性的人是談不上創(chuàng)新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創(chuàng)新的氣氛,搭建展示個性的平臺,讓學生“率性而作”,是作文成為學生展示個人風采的舞臺。
長期以來,語文教師最繁重、也最頭疼的事情就是作文評改了。認真批閱,每班幾十篇,字斟句酌,少則一兩天,多則四五天,再加上煩瑣的日常教學工作,有時還要深夜加班,挑燈夜戰(zhàn),任務實在繁重。不改吧,領導檢查不過關,學生認為不稱職。于是,批閱者大多數(shù)馬馬虎虎,應付差事,而被批閱者對辛苦批改過的作文只看評語,或喜形于色,得意忘形,或愁眉苦臉,怨聲載道,很少有人按評語再加修改。于是,本來活潑有趣的作文就成為“學生怕寫,老師怕改”的“雙怕”,不能不說是作文教學的悲哀。語文教師應從繁重的作文評改中解放出來,合理利用好時間,更為科學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成為教學改革的中心目標。
在課內外閱讀中,把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文筆優(yōu)美的精彩段落摘錄下來,并注明出處及作者,以便查閱。對于上述內容,要求學生每天必寫,每周檢查一次。這樣,在作文課時,學生就可以從容地從原料庫中篩選有用的素材,記自己經歷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抒自己想抒的情。
在周四作文課中,布置下一周的作文題目,一般為話題作文,如“鮮花、朋友、感恩、讀書”等。針對某一話題,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的寫作思路。如對“朋友”這一話題,首先引導學生運用順向思維說出朋友的含義:彼此有交情、感情深的人。讓學生舉例,同學、鄰居老師、鳥類、益蟲、電腦、汽車、寵物等都是朋友。接著我又引導學生說出與朋友有關的歌曲、詩歌、名言警句,于是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周華健的《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個好漢三個幫”……最后讓學生拿出本子,盡可能多的寫出有關“朋友”的信息,然后進行整理、組合,為下周的作文提前構思。
利用課前預備十分鐘時間,讓1~2名學生登臺演講,形式靈活多樣,可以講故事,談感受,介紹讀過的一本書,看過的一部電影、電視劇等,內容必須圍繞本周作文話題進行。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在一周內聽到十幾篇口頭作文,為作文寫作創(chuàng)設情境,開拓思路,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讓學生按座次輪流,每天把搜集到本周作文話題有關的名言警句寫在黑板右側固定的地方,讓全班同學摘錄。
每周安排一節(jié)閱讀欣賞課,由教師或學生推薦1~2篇作品與話題有關的詩文佳作,在班中朗讀,讓學生不知不覺受到文學的熏陶,同時也可借鑒優(yōu)秀文章的寫作技巧。如圍繞著“親情”這一話題,我選讀了《那雙小巧粗糙的手》《有種流失的叫歲月》等文章,然后讓學生聽后分組討論,暢所欲言,談收獲,寫感受,最后由教師總結。
作文課一般為兩課時,在第一課時讓學生進行40分鐘限時作文,因為學生對作文話題已提前一周知道,并對同一話題已經聽過十幾篇口頭作文,收集到五、六則名言警句,欣賞過一兩篇優(yōu)秀文章,在特定情景下,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完成任務,下課后統(tǒng)一交齊。教師利用課間時間大略檢查一下,看是否都完成了,然后在作文課的第二課時進行評改,具體做法如下:第一,組織學生學習評改標準,引導學生掌握評判作文的基本要求,如內容、結構、語言、書寫等,教給學生統(tǒng)一的修改符號。第二,以五、六人為一小組,把作文隨意發(fā)給每個小組,讓學生對所評改的作文先通讀一遍,劃出文中的錯別字、病句、用錯的標點,然后再通讀全文,對文章的結構、內容、語言等寫出眉批。最后小組內討論,對所評改作文寫出客觀的評語。評語既要肯定優(yōu)點,又要指出不足,簽上評改人的姓名,以利于交流。第三,小組推薦優(yōu)秀作品1~2篇,具體根據(jù)時間而定。文章由作者在班內朗讀,其他同學自由發(fā)言,評價優(yōu)缺點,最后由教師進行適當點評。
作文教學中由于課時的限制,每周的正式寫作訓練時間短、篇目少。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片段訓練,以補充整體訓練不足,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描寫能力。如在進行記敘文訓練時,分別補充一些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等;對周圍景物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進行景物描寫;對升旗、運動會、集貿市場等進行親身體驗,進行場面描寫??傊?,讓學生勤觀察、勤思考、勤練筆,才能鞏固并強化所學寫作知識,使寫作水平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