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君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要以鍛煉身體為主,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意志力,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凸顯學生主體作用,從多方面展開探索,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推進開展陽光體育,強化對學生的體育訓練,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身體素質和體育水平,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程改革的實施推動各學科課程不斷創(chuàng)新變革,體育課程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認的是,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仍與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有些差距,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不少小學教師忽視對于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其教學設計往往與教學實際存在偏差。體育教師們對于教學設計的把握存在偏差,對學生學情的認識不夠,缺乏對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的長遠構想。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教師應樹立長遠的教學目標,通過這一教學任務來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而不是僅僅為了教授立定跳遠這一體育項目來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上課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們往往感覺教學效果不佳,與自己預期相差甚遠。
小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將常見的體育項目或競技運動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其教學目標的制定通常是單一的,缺乏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思考,且教學內容較為陳舊,不具新穎性。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未完全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極為關鍵。若教師的個人魅力十足,那么學生必然會認真學習;若教師缺乏一定的個人魅力,那么學生就容易出現(xiàn)不認真學習的現(xiàn)象。只有教師具備良好的個人形象,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從目前來看,很多教師的個人形象并沒有塑造成功。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嚴重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體育課堂應是輕松愉快的,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部分體育教師在講解競技體育項目,如立定跳遠、長跑等時,往往過分強調動作的標準性或過分看重體育競技水平的提高,多進行單一枯燥的訓練,學生壓力倍增。
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首先可以借助猜謎語的形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同時實現(xiàn)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引入。比如,教師向學生提出“身體像個小豆點,搖著一身黑尾巴,從小吃蚊子,長大變成吃蟲娃”的謎語,引導結合謎面中所給出的信息,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逐步猜出謎底。然后,教師結合猜謎語的內容,引導學生對青蛙跳進行模仿,體現(xiàn)出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自主性格和主動性,促進體育課堂參與度的提升。最后,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將跳繩游戲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中達到熱身運動的效果,進而融入立定跳遠基本知識的講解,以示范的形式讓學生快速的了解和掌握立定跳遠的正確姿勢,同時讓學生了解立定跳遠起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自主嘗試和訓練的空間,教師們結合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挑選出姿勢標準的學生供其他學生進行觀察和學習,激發(fā)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形成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立定跳遠的學習和訓練中,推動立定跳遠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預備姿勢:雙腳間相距10~15厘米,兩腿彎曲,大小腿間夾角約在70~80度,上體稍前傾,頭部隨上體前傾或稍抬起,兩臂自然放松后舉,垂直于身體兩側。
起跳瞬間:起跳需要快速完成。動作要領:在保持上體姿勢不變的情況下,做快速雙膝小幅度下蹲,同時兩臂做小幅度后擺,使身體處于充分壓緊的狀態(tài)。
起跳和用力:在完成以上動作的同時,兩臂同時向前上方擺起。起跳時要做到跺、膝、筑部充分伸展,尤其是跺、膝部位,兩臂要擺至水平以上,腳離開地面后頭部應抬起。雙腳蹬離地面后,身體在空中保持騰空最高點,然后兩腿同時屈膝上舉,大腿高于水平;同時,上體前傾緊靠大腿,雙臂隨上略有下降,準備落地。在即將落地時,保持大腿不下落的同時,小腿上舉前伸,盡可能接近水平部位。著地一瞬間,雙腿前跪,上體前仆,以免后倒影響跳躍效果。立定跳遠動作均是在很短的一瞬間完成的,要求快速、連貫。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動作的規(guī)范掌握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中,筆者注重通過體育器材來輔助課堂教學,以達到規(guī)范訓練的目的。
如在障礙跳教學中,將學生分成4組(男兩組,女兩細進行障礙跳比賽,來鍛煉學生的腿部肌肉和跺關節(jié)爆發(fā)力。比賽開始前先在地上放6塊小海綿墊,每塊距離1米左右。比賽時讓學生站在墊后,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兩臂自然后擺,用腳掌力量向前上方跳過障礙,兩臂配合向前上方擺動,落地時屈膝緩沖,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躍。如此一以貫之,往返進行接力,看哪組做得快、動作標準,并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動作的掌握,讓學生在進行立定跳遠時得心應手。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來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經(jīng)過熱身、立定跳遠姿勢糾正、訓練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提高立定跳遠能力,同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