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摘要:對鐘萼木種子采用隨采隨播、陽光下曝曬、通風處陰干、冰箱保鮮、濕沙混藏5種處理及貯藏方法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種子處理及種貯藏方法對種子出苗存在極顯著差異,以沙藏的種子出苗率最高,這94.0%,冰箱保鮮次之,陽光下曝曬后的種子出苗率最低,僅為8%。
關鍵詞:鐘萼木;種子處理及貯藏;出苗率
中圖分類號:$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148-02
1引言
鐘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為鐘萼木科鐘萼木屬落葉大喬木,常綠小喬木,奇數(shù)羽狀復葉,花鸛鐘形,蒴果橢圓球形或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零散生于海撥300~8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緣中。本種在全國各地和福建省均呈零星分布,寧化只在治平、城郊、牙梳山3個地方零星分布,數(shù)量極少,故又有“植物熊貓”之稱。目前已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鐘萼木是中國古老的單種科和殘遺種,其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tǒng)發(fā)育的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學價值。由于鐘萼木自然結實能力差,不會每年都結果,種子數(shù)量少,在組培方面的研究也較少報道。因此,對鐘萼木種子處理及貯藏方法研究以提高其發(fā)芽率具有重要意義。為探索鐘萼木種子發(fā)芽技術,筆者于2014~2015年期間,開展了鐘萼木種子處理及貯藏方法對比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寧化縣安遠鎮(zhèn)牙梳山永興家庭農場基地,地處東經(jīng)116°37,北緯26°31;年平均溫度15~18℃。絕對最高溫度40.1℃,最低溫度-9℃,年均降水量1700~1900mm,無霜期214~246d,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水熱條件優(yōu)越;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勢平坦開闊,前期為拋荒多年的農地,適宜苗木培育。
3試驗方法
3.1種子來源
種子來源:于2014年10月30日,采摘城郊鄉(xiāng)社背村水口林內野生鐘萼木成熟種子,用水搓去假種皮,種子平均千粒重(鮮重)1122.0g。
3.2試驗設計
3.2.1種子不同處理及貯藏方法試驗
采用隨采隨播(A)、陽光下曝曬(B)、通風處陰干(C)、冰箱保鮮(D)、沙藏(E)5種處理及貯藏方法,每種處理及貯藏各50粒種子,重復3次。隨采隨播的種子去除假種皮稍晾干后直接播人苗床中,陰干、曝曬干燥后的種子用布袋在常溫下貯藏,冰箱保鮮的種子用網(wǎng)袋置于冰箱保鮮層內貯藏,沙藏采用干凈的河沙與種子進行混沙貯藏,種沙比例為1:3,并在貯藏容器上方蓋個稻草,保持河沙濕潤狀態(tài),并經(jīng)常檢查,防止種子發(fā)霉。2015年2月下旬,在整好的苗床上將陽光下曝曬、陰干、冰箱保鮮、沙藏4種不同處理和貯藏的種子進行播種,播后用茅草進行覆蓋,并在苗床上方搭蓋2m高的遮蔭棚,期間做好防旱防澇、病蟲防治、鳥獸危害防治等。
3.3調查及統(tǒng)計分析
種子萌發(fā)長出真葉后,進行出苗率調查;種子萌發(fā)苗出齊后,在出苗整齊的小區(qū)內選擇30株進行生長均勻的苗木進節(jié)律觀察,每15d觀察一次,記錄其苗高及地徑,直到地徑、苗高停止生長為止。試驗數(shù)據(jù)用dpsv7.55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結果與分析
4.1苗木生長節(jié)律
試驗于2015年2月28日進行播種,4月1日長出真葉形成幼苗,根據(jù)苗木生長規(guī)律,用有序樣本最優(yōu)分割法進行分類,分為出苗期(2月28日至3月31日),生長初期(4月1日至5月16日),速生期(5月17日至8月15日),生長后期(8月16日至11月16日)??梢?,鐘萼木生長期為4~11月,速生期為5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期間苗高、地徑生長量最大,苗高占總生長量的57.8%,地徑生長量占51.2%,一年生平均苗高36cm,平均地徑0.67cm。
4.2不同處理與貯藏方法對鐘萼木種子出苗的影響
從表1可見,鐘萼木種子采用的5種處理及貯藏方法的種子出苗率比較,以沙藏的種子出苗率最高,達94.0%;分別比隨采隨播、冰箱保鮮、陰干、曝曬的播種出苗率分別高出26.0%、2.0%、84.0%、86.0%。經(jīng)方差分析,不同種子處理及貯藏后播種育苗出苗率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不同試驗處理的各項指標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表明,種子沙藏貯藏與隨采隨播、陰干、曝曬的種子播種的出苗率差異極顯著,與冰箱內保鮮的種子播種差異不顯著。通風處陰干與陽光下曝曬處理后貯藏的種子播種的出苗率差異不顯著(表2)。
5結論與討論
鐘萼木1年生播種苗生長過程劃分為出苗期、生長初期、速生期、生長后期。整個生長過程中速生期苗高、地徑生長量最大,分別占總生長量的57.8%、51.2%,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要苗木生長節(jié)律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不同種子處理與貯藏方法對鐘萼木種子出苗具有顯著影響。以沙藏的種子播種后出苗率最高,達94.0%,比隨采隨播、冰箱保鮮、陰干、曝曬的播種出苗率分別高出26.0%、2.0%、84.0%、86.0%。經(jīng)陽光曝曬干及通風處陰干后的種子播種后出苗率極低,可見,鐘萼木種子含水量較高,在種子貯藏時必須保持其較高的濕度,才能保證種子的生命力。沙藏是貯藏鐘萼木種子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