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金
初產婦分娩由于產程時間長,用力方法不正確等原因,容易發(fā)生會陰撕裂,以往多采用保護會陰分娩,但是容易造成胎兒仰伸受阻的情況,導致產程時間延長,會陰側切率增加?,F代研究表明,會陰按摩護理有利增強產婦會陰彈性,配合無保護接生技術,可有效控制胎頭的娩出速度,盡量減輕分娩給會陰帶來的損傷[1]。本文探討會陰按摩護理聯合無保護接生技術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04至2019-06來我院進行自然分娩的126例非高危初產婦為研究對象,所有初產婦均為足月單胎妊娠,胎兒為頭位,有自然分娩適應證。排除存在陰道分娩禁忌證及分娩相關并發(fā)癥,患糖尿病或高血壓,前置胎盤,巨大兒,頭盆不稱,雙胎妊娠等高危產婦。按照接生所采取的技術不同將產婦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3例。對照組:年齡18~36歲,平均(26.25±3.21)歲;孕周36~41周,平均(38.47±1.52)周;新生兒體重2.45~3.87 kg,平均(3.03±0.32)kg。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26.07±3.38)歲;孕周37~41周,平均(38.52±1.49)周;新生兒體重2.49~ 3.92 kg,平均(3.05±0.31)kg。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及家屬均于分娩前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年齡、孕周、新生兒體重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取傳統(tǒng)接生技術幫助產婦分娩,當胎頭著冠會陰后聯合緊張時即以右手大魚際肌向上向內托舉會陰,左手輔助胎頭俯屈,在宮縮間歇緩慢娩出胎兒,會陰水腫嚴重者可行會陰側切術。
觀察組產婦采取會陰按摩護理聯合無保護接生技術幫助產婦分娩,待產婦宮頸擴至9 cm時開始行會陰按摩,戴無菌手套并消毒外陰,將右手食指與中指置于產婦會陰內,大拇指同時按壓會陰體外,自3點至9點來回按摩會陰至宮口全開,宮口開全后指導產婦宮縮時均勻用力,宮縮間歇期時采用放松技巧,緩慢有節(jié)奏呼吸,同時助產者采取單手半握拳式順時針方向按摩會陰,胎頭通過陰道,陰道黏膜皺襞展平,至胎頭撥露時右手沿胎頭周邊環(huán)狀按摩擴張,并向下按摩擴張會陰靠近肛門擴約肌處,隨著產程進展,肛提肌向下及向兩側擴展,肌纖維拉長,會陰厚度會越來薄,伸展性增強,待胎頭著冠,給予產婦指導配合,宮縮時張口呼氣,間歇期適當應用腹壓,視產婦會陰水腫情況決定是否行側切術,若無需側 切,助產者左手半握拳式尺側輕輕向下按壓胎頭枕部,協(xié)助胎頭俯屈,必要時右手一起協(xié)助胎頭俯屈,控制好速度,不保護會陰,緩慢以最小娩出胎頭,協(xié)助胎兒復位及外旋轉,繼而雙手配合輕壓胎兒頸部娩出前肩,后肩,完成分娩。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產婦的各項分娩觀察指標情況,包括產后2 h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與第二產程時間;(2)比較兩組產婦的會陰裂傷情況,依會陰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分為完整、Ⅰ度損傷、Ⅱ度損傷與側切4個等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各項分娩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與第二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會陰裂傷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會陰側切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308,P=0.038),整體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707,P=0.013)。見表2。
會陰是指女性陰道與肛門間的軟組織,主要由皮膚、皮下脂肪、盆底肌肉與筋膜共同組成,一般會陰長約2~3cm,厚約3~4cm,分為普通型、肥厚型與瘦薄型三種[2]。初產婦在第二產程中,用力屏氣時會陰會因胎頭進入而劇烈擴張,待胎頭撥露時,會陰可擴長至5~10cm,而厚度則會變薄,因局部張力明顯加大,若用力不當,極易出現會陰撕裂的情況[3]。據相關研究報道,65%以上經陰道順產的產婦會出現會陰損傷的情況[4],會陰損傷嚴重者,不僅會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還會給產婦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產婦 心理健康。
表1 兩組產婦各項分娩指標水平比較
表1 兩組產婦各項分娩指標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產婦會陰裂傷情況比較[n(%)]
會陰按摩有利于加大產婦盆底肌肉組織的彈性,使其保持松馳狀態(tài),讓產婦的會陰陰道黏膜皺襞能充分伸展,緩解肛門的緊張程度,使胎頭能順利下降,縮短產婦第二產程時間[5],也能有效減輕產婦分娩過程當中因盆底肌肉擴張而引發(fā)的疼痛感,提高產婦的分娩舒適度[6]。無保護接生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接生技術,是指依產婦分娩的生理過程,不強行托壓會陰,而是當胎頭娩出過快時,助產士通過給予胎頭適當壓力,以有效控制胎頭的娩出速度的分娩方式,降低了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7]。在幫助初產婦行分娩的過程當中,采取會陰按摩護理聯合無保護接生技術既能幫助產婦順利娩出胎兒,同時還能減輕產婦疼痛感,減少會陰損傷,有處產婦產后的順利恢復[8]。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與第二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會陰側切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整體完整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梢?,相比采取傳統(tǒng)接生技術,采取會陰按摩護理聯合無保護接生技術幫助產婦分娩更有利保護會陰,降低會陰側切率,減輕產婦痛苦。而兩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說明無保護會陰分娩對新生兒無明顯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在臨床實施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嚴密監(jiān)測產婦胎心音與羊水情況,觀察產婦宮縮與產程進展;另一面,要注意會陰按摩時間,一般為半小時左右,注意手法要輕柔,用力要均勻,以免給產婦陰道帶來損傷,或是引發(fā)會陰水腫的情況。
綜上所述,采取會陰按摩護理聯合無保護接生技術對自然分娩的初產婦進行接生,可降低會陰側切率,減少產后出血量,縮短產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