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化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和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物理作為初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科,除了向學生傳授物理相關知識,還具有培養(yǎng)中學生宏觀世界思維方式,為中學生打開科學世界大門的重要作用。本文將闡述,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杠桿力臂畫法教學概念,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杠桿力臂畫法;教學新思路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探究為主的教育學科,對培養(yǎng)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有著關鍵作用,而且,中學生正處于思維方式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傳統(tǒng)的說教教學方式極不利于中學生獨特思維方式的形成,因此,在進行杠桿力臂畫法教學時,教師也要尋找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幫助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促進他們邏輯思維方式的形成。
一、初中物理杠桿力臂畫法的教學概念
杠桿力臂是八年級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先學習了“力”的相關基礎知識和含義,對力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再來學習“簡單的機械——杠桿”這一章,會相對容易一些。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杠桿力臂畫法教學時,一般會把教學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就是讓學生認識杠桿,明白杠桿的基本概念,并進行杠桿力臂畫法教學;第二步是讓學生自主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該如何對杠桿進行分類和應用;第三步是將杠桿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探討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杠桿或者杠桿原理,讓學生深入了解杠桿知識。經過這三步之后,才能保證學生對杠桿原理的真正理解,并保證學生對杠桿力臂的畫法正確。
二、初中物理杠桿力臂畫法的教學問題
首先,杠桿力臂畫法是初中物理“杠桿”這一節(jié)中的重要知識點,但許多學生卻在教學過程中對“力臂”這個概念的突然出現(xiàn)覺得不好理解,這也是杠桿力臂畫法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只要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杠桿轉動效果實驗,就可以輕松理解“力臂”的概念,但有些初中物理教師卻沒有認識到實際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阻礙了學生對杠桿力臂畫法的學習進程;其次,也是由于教師沒有將學生的動手實驗探索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一頭霧水,在實際動手實驗探索時也是稀里糊涂,根本無法將課堂中的杠桿力臂畫法教學與實際實驗聯(lián)系起來;最后,許多的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時不懂靈活變通,杠桿力臂的畫法教學,本來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找到日常生活中運用了杠桿原理的地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來教學,卻一定要照本宣科,進行生硬的教學步驟,大大降低了學生杠桿力臂畫法的學習興趣。
三、初中物理杠桿力臂畫法的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方式,認識杠桿的五要素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吸納物理教學中隨著社會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新知識、新觀點、新方案,拋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師尊生卑”的錯誤觀點,切實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關于杠桿力臂畫法的新教學方案。
例如:在進行杠桿力臂畫法教學之前,初中物理教師首先要進行“杠桿原理”的相關概念知識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將動手實驗探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一邊動手操作,一邊從中理解杠桿的原理,認識杠桿的五要素是什么,為杠桿力臂畫法的學習奠定基礎。
2.豐富教學手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當道初中物理杠桿力臂畫法教學中來講也同樣適用。初中物理作為中學生認識科學世界的第一步階梯,一定要為學生打好未來科學學習的基礎,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杠桿力臂畫法教學時,也要根據時代發(fā)展特點,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法,從而激發(fā)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新型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將整個杠桿力臂的畫法過程通過多媒體屏幕顯示出來,并精確到每一步,再結合教師的教學解釋,讓學生可以直接觀看到杠桿力臂的全部繪畫過程,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影音功能,播放杠桿力臂的動畫繪畫過程,讓整個教學過程仿佛“活”過來一樣,充分激發(fā)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們看到,支點在二力中間,二力同向;支點在二力同側,二力反向。并通過多媒體協(xié)助學生如何找出最小動力或阻力,最終幫助學生推導出動力臂或阻力臂最長的垂線就是最小動力或阻力。
3.進行課后練習,鞏固杠桿力臂畫法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無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杠桿力臂的畫法學習理解的有多好,教師都要對學生布置杠桿力臂畫法的相關課后作業(yè),并在課后作業(yè)中鞏固學生知識,確保學生對杠桿力臂畫法的真正了解記憶,達到提升中學生物理知識水平和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用到了杠桿原理,請找出至少三項并舉例說明?!睂⒏軛U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做到教學結合;或者“如下圖所示,剪刀在進行剪紙這一工作時,就運用了杠桿原理,請畫出剪刀的動力F的力臂,和B點所受阻力的大致方向?!?/p>
四、力臂畫法的創(chuàng)新展望
杠桿力臂的作圖畫法,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尤其是在面對一些較為彎曲復雜的杠桿時,學生表現(xiàn)的無從下手,更不能準確的畫出力臂,為此,我們要教給學生一個新的畫法口訣“一找點,二畫線,三作垂線是關鍵”,其中“一找點”指代的是找杠桿力臂的支點,“二畫線”指代的是畫出力臂的作用線,這個作用線一般我們用虛線來畫,“三作垂線”就是作出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畫垂線,也就是我們所找的力臂。
杠桿力臂畫法是初中物理“杠桿”這一節(jié)的重要內容,而“力臂”又是杠桿力臂畫法教學中的最大難點,想要提升初中物理杠桿力臂畫法的教學效率,教師就必須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案,引入新型的教學模式,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初中物理《杠桿》的教學探究[J].熊小波.新課程(中學).2018 (07)
[2]初中物理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探析[J].仇勝.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