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敏
【摘 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不論是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還是綜合實際國力的提升,與以往的時代發(fā)展相比較,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國內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升,與此同時,人民群眾也不再滿足于“溫飽”二字,對生活上的要求和精神生活上的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當代電影就成了人民群眾一種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在本文中我們將對中國電影的制作進行分析探討,并將新媒體對中國電影制作的影響進行一定的分析,試圖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對策,意在使這項工作能夠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始終為國內人民群眾輸出相關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真正的福祉。
【關鍵詞】新媒體;中國電影;電影制作;影響分析;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J904?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8-0060-02
其實在我國社會發(fā)展中,對新媒體并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定義,但是新媒體對于當今時代的人民群眾來說已經是比較熟悉了,在日常工作生活當中也是隨處可見??偨Y起來其實就是一種基于技術變革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特質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的話,新媒體具有比較明顯的特質,其更加的符合當代人民群眾追求新鮮感的特點,從另一方面來說,新媒體也能夠為當代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服務。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當中,我們會對當前新媒體時代下的電影制作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試圖將新媒體對電影制作的影響盡數(shù)分析出來,以便新媒體、電影制作行業(yè)能夠進行相關聯(lián)合發(fā)展,并通過這種聯(lián)合發(fā)展,使得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兩種形式都能取得屬于自身的突破。
一、新媒體時代之下的國內電影制作的發(fā)展趨勢分析
新媒體之所以能夠在當今時代中進行自身的發(fā)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新媒體更加合適當今的人民群眾,并且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傳播范圍與受眾群體是非常大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媒體已經開始改變了當代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從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新媒體在時代當中的重要性了[1]。而且對于電影制作來說,其本身就屬于一種媒體行為,因此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二者之間是有絕對的必要進行聯(lián)合發(fā)展的。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對國內的電影制作進行發(fā)展分析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一項工作了。所以,在此我們簡明扼要地展示新媒體對于國內電影制作的諸多影響。
(一)使得國內電影制作的虛擬角色真實化、影響內容立體化
在新媒體時代下,國內電影制作中一項比較先進的技術就是數(shù)字技術,雖然我國電影制作中這項技術的使用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這項技術的使用無疑為當今國內電影產業(yè)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眾所周知的是,我國的電影產業(yè)已經很多年沒有“大片”的誕生了,多數(shù)電影的制作成本雖然比較高,但是并沒有在電影的畫面中展現(xiàn)出來。而數(shù)字技術應用之后,可以說為我國商業(yè)電影的發(fā)展奠定了殷實的基礎,因為數(shù)字技術可以為當今國內的電影中增加特效,而特效其實就是當今商業(yè)大片的評判標準之一。同時,通過數(shù)字技術為國內電影增添相關特效,不僅可以將電影中的影像畫面進行適當?shù)孛阑?,還可以讓觀眾從心理開始慢慢接受這種虛擬技術,在觀影時使自身融入數(shù)字技術的虛擬環(huán)境中,體驗電影主人公的多種情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媒體中的數(shù)字技術為國內的電影產業(yè)增添了許多活力,使其能夠在經濟發(fā)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依舊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說新媒體使得國內的電影制作走向了一個全新的境地之中[2]。
(二)國內電影聲音合成以及聽覺形象的立體化制作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在電影當中,重要的不僅僅是其中的影像畫面,電影中的聲音也是同樣重要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代電影制作已經越來越重視電影聲音方面的制作,在很多高成本的電影制作中,聲音的相關制作就會耗費一大部分資金。新媒體技術不僅對電影制作的影像畫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電影聲音方面的作用是同樣的,其中一項應用比較廣泛的電影聲音技術就是聲音的特效效果技術,在這種技術的幫助下,電影影像畫面往往會與電影聲音相結合,為觀眾創(chuàng)造出身臨其境的效果。例如在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中就利用了大量的聲音特效效果,在黃家碉堡湯師爺、黃四郎以及張麻子的“鴻門宴”這場戲中,通過電影影像畫面與經過處理后的人物聲音相結合,讓一個個豐滿鮮活的人物形象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從人物的對話當中觀眾就能感受到人物性格,而筆者也認為這段戲是整個電影中最精彩的橋段了。所以,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新媒體中電影聲音相關技術對國內電影制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一項技術使得我國的電影制作走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3]。
二、新媒體對國內電影制作的影響
(一)相關的觀念進行了一定的轉變
國內傳統(tǒng)電影制作中的理念認為電影的空間與電影的時間都是相對比較獨立的,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電影制作一般不會在空間或者時間上做非常大的改動。但在新媒體時代當中,這些傳統(tǒng)的觀念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在新媒體時代當中認為電影的空間與電影的時間是比較緊密的,也就是說,對于一部電影作品,相關的技術人員是可以通過一些新媒體技術對電影的空間和時間進行重組和構建,使電影的情節(jié)安排、結構安排變得更加復雜,這也是當今懸疑電影普遍優(yōu)秀的主要原因。
而且,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還改變了觀眾傳統(tǒng)的觀影理念和觀影空間。傳統(tǒng)的電影產業(yè)其實是我國發(fā)展事業(yè)當中的一項弱勢事業(yè),主要是因為當時沒有新媒體相關技術,群眾也不會買票去影院看電影[4]。但是在新媒體相關技術涉入之后,國內人民群眾的觀念發(fā)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甚至認為有些電影只有走進影院才能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在觀影空間上,新媒體技術涉入后,觀眾顯然比以往有了更多選擇,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進行觀影環(huán)境與觀影方式的選擇。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針對電影制作者來說,新媒體技術涉入后,電影制作者可以將自身的想象力及想要傳達的思想盡數(shù)表達出來。
(二)傳播方式上的轉變
新媒體技術的涉入對國內電影制作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使得電影的創(chuàng)作門檻變低了,這種影響產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是積極的作用,較低的門檻為中國電影制作投入了新的活力;而另一方面的影響就并非積極性質的了,近年來,我國的國產電影質量一直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夠純熟,而這其實就是新媒體對國內電影制作的不良影響。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就是到目前為止新媒體對中國電影制作的影響分析,從整體上來說,這種影響屬于積極的成分還是比較多的,例如為中國電影的制作投入了嶄新的活力等等,但負面影響也是存在的,例如國產影片成績不是很好等等。所以,在新媒體技術實際運用中,需要電影創(chuàng)作者熟練地運用技術,才能使得國產電影走向更好的未來,也使得國產電影擁有更好的潛力。
參考文獻:
[1]孫靖,郭若曦.新媒體對中國電影制作的影響分析[J].大眾文藝,2013,(9):180-181. 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3.09.148.
[2]彭焱.新媒體形態(tài)下的電影營銷[D].重慶:重慶大學,2016.
[3]朱佳蓉.新媒體平臺對中國紀錄片的影響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6.
[4]曹龍鈺.國產“現(xiàn)象電影”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