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教育伴隨人的一生。文章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兒童畫教育實踐,提出“自然繪畫”教學模式,以“自然”為核心,從自然的兒童、自然的引導、不自然因素、自然的評價四個方面進行剖析和闡釋,旨在順應兒童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因勢利導,通過自然的美術繪畫活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兒童。
關鍵詞:自然;繪畫;兒童美術
一、了解兒童這個階段的美術繪畫行為是怎樣一個自然形態(tài)
(一)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并不是小一號的成人,無論是零歲的孩子,還是一歲或三歲的孩子,他們都分別擁有獨立的人格和人生體驗。他們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個體。孩子的畫和成人完全不一樣。成人欣賞畫家的畫,或者作為興趣畫畫,這些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二)繪畫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孩子的畫是用來“聽”的。對于繪畫,父母不能用好壞來評價,孩子的畫和嬰兒的哭是一樣的,僅僅是直接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孩子不能用語言來充分表達,他們通過繪畫來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所以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就是這個意思。
二、思考如何引導兒童進行自然的美術繪畫活動
事實上,誰都擁有繪畫能力。這種能力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通過非常自然地引導就能獲得的能力。不同年齡的孩子獲得相應的能力時,成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欣喜地守護孩子的這種能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繪畫活動的環(huán)境與氛圍。
(一)尊重年齡發(fā)展特征創(chuàng)設自然的繪畫環(huán)境
1.一歲到兩歲半
自然的特征: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這個時候的涂鴉能夠以肩為軸心,帶動肩和手臂運動。我們應該多讓孩子做爬的運動,讓孩子的運動機能充分發(fā)展起來,孩子才可以畫出清晰有力的線條。
自然的材料:可以提供能夠留下印跡的各種材料,各種筆甚至石頭;提供大的紙張,或者規(guī)定的地面以及墻面,以及進行非常重要的其他的造型活動。
2.兩歲半以后
自然的特征:孩子開始對畫加以解釋說明。手的功能加上眼的功能后,孩子能夠預測、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這個時候的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到了,有強烈的自己想畫什么的意識,如果這個時候的積極性被阻礙,孩子就會強烈反抗,成人要保護孩子這種可貴的意識。
自然的引導:這時,我們不要給孩子很多顏色,只需要一種顏色。給孩子粗細不一的各種筆,馬克筆、簽字筆、記號筆、水彩筆、蠟筆等,紙張也要有大有小。成人要給孩子不斷重復嘗試的機會和材料。
3.四歲前后
自然的特征:終于可以畫出形象,他們憑印象畫畫。繪畫作品除了有頭足人像,還出現(xiàn)了頭體二足人像,繪畫作品像商品目錄一樣,各種事物無秩序排列,印象深刻的事物畫得很大。
自然的形象:孩子越來越能運用繪畫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這些符號是孩子的獨特原創(chuàng),具有不可復制的價值,烙印著孩子的成長軌跡。
4.五六歲
自然的特征:最喜歡在幻想世界中角色扮演,這是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時期。沒有比這個時期更重要的了。五歲的孩子正是通過畫這種角色扮演內容的畫,來培養(yǎng)這種重要的能力。
自然的方法: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我們可以讓孩子多聽故事,用繪畫來表現(xiàn)對故事的印象;不要讓孩子看著畫,而是憑印象去畫。
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享受區(qū)分涂色的樂趣??梢越o孩子準備12色的蠟筆或者其他繪畫材料。如果孩子還是喜歡單色,那也是可以的。
5.七八歲以后
自然的特征:孩子開始對成人和孩子的社會有所認識。之前孩子的繪畫以涂鴉為中心,到了7歲左右,與其說是用線條來畫畫,不如說是用線條圍起來的面進行表達。開始分別從正面、側面、背面三個角度畫人物肖像。緊接著開始畫有動作的人物肖像。成人要滿懷喜悅地關注著孩子的這一成長過程。
自然的嘗試:這個時期可以給孩子介紹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感受各種風格的美術作品。介紹更多的畫家和流派,給孩子講更多有關美術的歷史故事。培養(yǎng)孩子在進行美術活動前有更多自己的思考。
(二)樹立解放孩子雙手的自然意識
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運用手的活動,感受通過手的自由活動給外面世界帶來的變化。例如發(fā)現(xiàn)通過是什么樣的手的運動,畫出了怎樣的線條。如果總是在教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去畫,孩子既失去了這種發(fā)現(xiàn),也失去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孩子也就失去了動手的愿望。
(三)豐富孩子美好的生活自然體驗
讓孩子廣交朋友、盡情玩耍。讓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們在一起,成人也要和孩子一起多體驗那種快樂。無論是多么小的事,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歡笑和喜悅,就是由活力的生活,就能夠誕生出幸福、充滿感覺的繪畫作品。如果成天看電視、看漫畫,是缺乏內心感動的生活,心中完全無法涌出想畫什么的熱情,及時是畫了什么,也是缺乏真實感受的、傾注真心的畫。
(四)進行生動的集體自然繪畫活動
邀請同伴一起繪畫,就會引起孩子對繪畫的熱情,激發(fā)了孩子的表現(xiàn)欲,滿足了孩子和同伴一起的社會性需求,玩伴或者朋友的存在,在孩子來說,在很多方面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在繪畫方面也同樣非常重要。只要為孩子準備好工具,告訴孩子你愿意怎么畫就怎么畫,和同伴一起去畫吧,孩子們就一定會愿意去畫畫,再也不會出現(xiàn)說“我不要畫,我不會畫”那樣的情景。
三、分析阻礙兒童自然成長的不自然教育因素
(一)教孩子畫形象
示范造型,對于孩子純樸天真的表達方式不予以積極的鼓勵和贊許。這種做法就是過早地給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鏡,孩子因此變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說,無法概括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成人去教孩子如何畫畫,就是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甚至挫敗了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阻礙了孩子成長為人的最重要的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
(二)規(guī)定孩子用色
規(guī)定用色,讓孩子全部涂滿,這樣做會讓孩子失去了創(chuàng)作、發(fā)現(xiàn)的樂趣,最終導致孩子對美術活動失去興趣和信心。涂色不是孩子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一種形式工作,不能表達孩子自己的任何想法,對很小的孩子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孩子在六歲周之前,手指的控制能力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即使手指發(fā)育成熟了,孩子盡最大的努力涂上顏色也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完全能整齊地涂好,對于孩子來說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三)成人的潔癖
造型藝術,就是創(chuàng)造有美感的形象,通過創(chuàng)造形象來表達情感和思想。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形象就是改變已有的形象。藝術的真正本質就是以破壞、弄臟已有的形象為基礎的。如果因為孩子臟而訓斥,阻止孩子的活動,就是在“剝奪孩子作為人的必要的學習機會,剝奪孩子作為人的發(fā)自內心的喜悅!”阻礙了孩子造型活動的進行就影響了孩子的自然發(fā)展
(四)像不像的眼光
用畫得好不好來評價孩子的畫,以成人的標準喜來評價孩子的畫,認為畫畫總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畫。這是不恰當?shù)?。最終失去的是孩子主動發(fā)現(xiàn)的能力,讓孩子的畫面失去生命。不要去斥責孩子,給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才能讓孩子畫出有生氣的畫。
(五)成人過于熱心
孩子畫畫時,成人在旁邊指指點點會妨礙孩子的表達,如果成人直接插手更是一種剝奪孩子自然發(fā)展權利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四、要以自然的眼光評價孩子的美術繪畫活動
自然與不自然的兒童畫,區(qū)別在于是否能把自己的感動、自己的發(fā)現(xiàn)的真實的世界活靈活現(xiàn)地畫出來,這是反映人類真實的生活與發(fā)展的本能。一幅表達孩子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或者想法而畫的畫,即使在技術上還未成熟,也能夠傳達到欣賞者的內心深處。這樣的畫,是自然的畫,是有生命的畫。從孩子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孩子從內心深處希望表達的愿望得到了滿足,這是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審美愉悅,就是一種人生的樂趣,就是這么深刻。相反,孩子即使能夠把熱門的漫畫或者卡通模仿得一模一樣,也不過是技術熟練而已。
自然的孩子、自然地引導、自然地成長、自然地評價,四個“自然”構成“自然繪畫”美術教育活動模式。只有尊重兒童、順應自然,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表現(xiàn)美的心靈!兒童的精神領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才能讓他們更自信、更具有生命的能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有靈魂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日)鳥居昭美.培養(yǎng)孩子從畫畫開始[M].于群,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2]覃媚.在兒童美術教學中運用綜合材料的探究[J].大眾文藝,2018(14):224.
作者簡介:田秀玲(1970—),女,浙江金華人,幼教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