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椰子
摘 要:《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由琵琶演奏的器樂古曲。在上世紀2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將此曲改編為民族管樂合奏的大型樂曲,而后,徐景新先生又在這個基礎上改編成聲樂隨想曲。此曲旋律優(yōu)美,將民族調式的特性發(fā)揮到極致,并巧妙的運用花腔技巧讓古曲的平和綻放絢麗和光芒。此曲在全國聲樂界產(chǎn)生巨大影響力,成為中國古曲的經(jīng)典作品。因此筆者將演唱此作品的幾個版本進行研究比較,希望為今后歌者對此作品的理解與演唱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春江花月夜;聲樂隨想曲;版本研究;
一、關于作品《春江花月夜》
(一)該作品的“經(jīng)典”價值
七言詩—琵琶古曲—古琴曲—鋼琴曲—音樂詩—聲樂曲—改編隨想曲
《春江花月夜》民族傳統(tǒng)樂曲的瑰寶作品,是清代的一首琵琶古曲,名為《夕陽簫鼓》;上世紀2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將此變?yōu)橛擅褡骞軜泛献嗟臉非?。此曲先后被改編為鋼琴曲、交響音樂詩、木管五重奏。從古至今,“詩”與“樂”相輔相成,詩句的清新脫俗、明凈高雅的韻味,在此曲中體現(xiàn)得一覽無遺。而徐景新先生所創(chuàng)作的《春江花月夜(聲樂隨想曲)》中,將鋼琴伴奏演奏出民族樂器獨有的韻味,和弦琶音感覺勝似古箏琵琶的的動聽流暢。唱腔中的花腔又將美聲唱法巧妙的融入民族聲樂作品中,讓古曲擁有獨特的韻味。
此曲以優(yōu)美的曲調,清晰淡雅的意境,寬廣的音域,真摯的感情,成為了音樂學院高年級的聲樂教材。不論從民樂演奏或者鋼琴演奏亦或是聲樂演唱,《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在中國音樂發(fā)展歷程上有著不可磨滅的痕跡。
(二)歷年來演出重大專業(yè)比賽指定曲目情況
綜上所述,此曲旋律優(yōu)美,底蘊深厚,技巧性高,眾多女高音紛紛演繹,并從該作品的演唱中各自綻放光芒。96年方瓊在第七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演唱此曲,一舉拿下金獎,05年,李秀英在周曉燕歌劇院演唱此曲,同樣轟動全場,09年,此曲作為第七屆全國聲樂論壇曲目,由吳碧霞演唱。在她的演唱中,層次明顯,花腔空靈,古曲韻味十足,為歌曲增添光彩。
(三)對該作品“版本學”開展研究的必要性
二、對《春江花月夜》演唱版本分析
(一)演唱版本比較一覽表,見表3
(二)三種演唱版本演唱所呈現(xiàn)的意境美
1.方瓊演唱版本:方瓊演唱的《春江花月夜》,帶有一定的美聲演唱方法的色彩,開頭“嗚。。”聲音集中在胸腔里,音色渾厚,充滿了意境感,整首歌曲演唱聲音扎實,空靈,充滿了古曲的色彩。從咬字上,親切動人,字頭字尾表達清晰明確,連貫流暢,在有些句子間,加進臨時氣口,更突出音樂特點,渲染音樂氛圍。在演唱中,同時借鑒美聲的技巧,同時又借鑒了美聲唱法聲音圓潤明亮,仿佛看到詩人對春江月色美好的景象描繪。
2.李秀英演唱版本::李秀英的音域寬廣,音色圓潤,氣息沉穩(wěn),因此中聲區(qū)渾厚踏實,使整個樂曲畫面感顯得豐盈與沉靜。她的演繹讓人忍不住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她的表達,舒適的聲音伴著鋼琴流動的音符,將人們帶入春江花月夜這美好的夜景中。引子部分“嗚”的出現(xiàn),她沉穩(wěn)的氣息,空靈的音色,一下將觀眾帶入沉靜的夜色中。中聲區(qū)豐滿沉穩(wěn)的表達,字字清晰透亮,給人深邃悠遠綿長的意境。在花腔部分,鋼琴輪指彈奏演繹出行云流水,回瀾拍岸的畫面感,加上李秀英老師輕巧的花腔,使人聯(lián)想到由遠而近的江潮,將曲目推向高潮,別有一番風味。
3.吳碧霞演唱版本:吳碧霞音色輕盈透亮、甜美可人,在演繹這首作品時,聲音自然流暢,與鋼琴伴奏的交相輝映,更是體現(xiàn)出了江南絲竹的韻律之美。引子部分聲音清澈飄逸,委婉抒情,主題的歌詞中,每一句詞里都恰到好處的運用古曲特有的韻味處理,“逢去比落”,使整首樂曲更具古曲特色,更貼近情景。隨后的抒情句“啊”,則帶入了些許美聲唱法的處理,腔體稍大,聲音更立體,音色從纖細的玲瓏到磅礴圓潤的音色,為歌曲副歌部分做渲染。華彩部分,聲音由“厚”變“薄”,由抒情的“虛”變?yōu)閷懢暗摹皩崱薄_@里用聲音一一描述夜色下的美景:月色下盛開的繁花簇擁而立,嬌艷地灑落在江邊,而回程的漁船亦引起江水陣陣驚濤拍案,引起觀賞者無限的喜悅。此處演唱者的聲音俏皮亮麗、清脆甜潤,為作品平添了幾分愉吳碧霞演唱這首歌曲更多的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聲音透亮,聲線統(tǒng)一,民族韻味濃厚,充滿了民族色彩。
三個演唱版本,都能夠用自己獨特的音色和處理方法,準確表達歌曲的意境優(yōu)美,都有各自的演唱思想,同時也值得聲樂學者根據(jù)自己的演唱方法與風格借鑒學習。
三、結語
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這首作品,從作品的創(chuàng)作、鋼琴肢體的編寫以及演唱方法等方面,都完美的將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特點與西方音樂元素相結合。既有中國古詩詞的文化底蘊,又有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特點,同時還有西洋唱法花腔技巧的運用。將古曲原本的樸素穿上華麗的新衣。演繹效果非常新穎特別。使之成為中國藝術歌曲的經(jīng)典之作。本文對此作品的版本研究希望對今后演唱此類作品的歌者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趙秋蕙.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中美聲演唱技法的運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季玥.《春江花月夜》詩意與樂境之比較[D].南京師范大學,2003.
[3]鄧婉婷. “道法自然”思想在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的體現(xiàn)[D].中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