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陽 李欣欣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扁桃體摘除術后局部應用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減輕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中心醫(yī)院進行扁桃體摘除術治療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例,將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下扁桃體摘除后,應用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的患者設為觀察組,未局部應用麻醉藥物的患者設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術后24小時疼痛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疼痛明顯減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下扁桃本摘除后,創(chuàng)面局部注射復方利多卡因注射液可以減輕術后24小時疼痛。
【關鍵詞】復方利多卡因注射液;扁桃體摘除術;術后疼痛
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是耳鼻咽喉科較常見疾病,對于反復發(fā)作的或已成為引起其他臟器病變的病灶或與鄰近組織器官的病變有關的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影響呼吸、妨礙吞咽、及言語含糊不清的扁桃體肥大的患者,及扁桃體角化癥、白喉帶菌、扁桃體良性腫瘤的患者,扁桃體摘除是其主要治療手段。由于手術刺激,扁桃體摘除術后咽部疼痛明顯,多在術后1-3小時及吞咽、講話時為著。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進步,不僅要治療患者的疾病,還要提高生活質量,所以解決局麻下扁桃體摘除術后的疼痛是目前較為關注的問題。疼痛的直接原因是術中粘膜的損傷,刺激咽部的迷走神經(jīng)及舌咽神經(jīng)[1]。
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是長效局麻藥,其優(yōu)點為:
(1)麻醉效果好;
(2)作用時間長;
(3)無明顯血管擴張作用;
(4)局部神經(jīng)阻滯作用。
本次研究對復方利多卡因注射液減輕扁桃體摘除術后疼痛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中心醫(yī)院接受局麻下行雙側扁桃體切除術治療的慢性扁桃體炎及單純扁桃體肥大患者進行研究,共96例。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48人。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12-50歲,平均年齡為(26.91±0.66)歲,其中慢性扁桃體炎患者46例,單純扁桃體肥大患者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在13-47歲,平均年齡為(27.08±0.33)歲,其中慢性扁桃體炎患者46例,單純扁桃體肥大患者2例。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扁桃體炎及單純扁桃體肥大患者;年齡在10周歲以上50周歲以下者;自愿簽署治療知情協(xié)議書患者。
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患有呼吸功能不全,無心腦血管疾病;嚴重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好的均衡性和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術前麻醉及手術過程:以1%丁卡因噴霧咽腔,每5分鐘一次,共3次后,再用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加入1%腎上腺素4滴,分別注射于兩側扁桃體的腭舌弓,腭咽弓及扁桃體周圍間隙內,等待片刻,麻醉起效后用彎刀切開腭舌弓游離緣及腭咽弓部分粘膜。再用剝離器分離扁桃體包膜,然后自上而下剝離扁桃體,最后用圈套器套切其下極根蒂。用此法切除雙側扁桃體。
觀察組在扁桃體摘除術華后,用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別在雙側創(chuàng)面上,中下注射。術畢,患者送回病房。對照組在扁桃體摘除術畢后,不再應用局麻藥物,患者送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
由1名未參與手術的主治醫(yī)師對患者進行觀察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將疼痛的程度用0至10共11個數(shù)字表示,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忍受不了的最嚴重的疼痛,患者根據(jù)自身疼痛程度在這11個數(shù)字中挑選一個數(shù)字代表疼痛程度。其中,0分,無疼痛;1-3分: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應給與臨床處置;7-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劇烈或難忍。分別在術后1小時,2小時,3小時,進餐時,睡前進行觀察并記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PS 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各組患者不同時間VAS評分較:術后1時,2小時,3小時,進餐時,睡前,觀察組患者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扁桃體切除術后常見及明顯的不良反應為術后疼痛,且疼痛持久,又因術區(qū)位于咽部,進食的吞咽動作及說話的發(fā)音動作都會加劇疼痛,故影響患者術后進食及說話,影響營養(yǎng)的攝入及交流,使患者術后一段時間的生活質量下降,降低抵抗力,增加術后的感染幾率,不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2]。疼痛刺激,患者煩躁,常為繼發(fā)性出血的誘因。扁桃體摘除后的患者常規(guī)禁食,故口服止痛藥物不是首選,靜脈給止痛藥,常伴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副作用[3]。術中損傷的局部組織增加痛覺沖動的傳導,局部應用麻醉藥物可以減少疼痛沖動的傳遞,而達到止痛作用[4]。
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是長效局麻藥,為鹽酸利多卡因與薄荷腦等的滅菌稀醇溶液。每支10毫升,鹽酸利多卡因80毫克,薄荷腦13毫克。輔料為甘油、乙醇、聚山梨酯。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胺類中效局麻藥,可與神經(jīng)細胞膜鈉通道軸漿內側受體相互作用,阻斷鈉離子內流,可逆性阻滯神經(jīng)纖維的沖動傳導。起效時間平均5分鐘,作用維持1-2小時。具有作用快、彌撒廣、穿透力強、無明顯擴張血管作用的特點。薄荷腦為中藥薄荷中提取的飽和的環(huán)狀醇,為中性長效局麻藥。動物實驗表明其局麻效果可維持48-240小時??膳c神經(jīng)細胞膜脂相互作用,引起膜脂結構形態(tài)改變,使膜膨脹,影響細胞膜鈉離子通道,減少鈉離子內流,神經(jīng)細胞擴布性動作電位不能產(chǎn)生,故起到局部神經(jīng)阻滯[5]。本注射溶液中含有適量甘油,其粘滯性可使局麻藥物在局部停留較長時間,從而維持有效藥物濃度;乙醇可使局麻藥物在局部組織中分布均勻,并加強其與神經(jīng)膜的結合。各種成分相互協(xié)調,使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具有速效麻醉和長效鎮(zhèn)痛的雙重功效。
本次研究對局麻下雙側扁桃體摘除術畢后應用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不用局麻藥物進行對比,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后止痛效果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局麻下雙側扁桃體摘除術,術畢后應用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侵潤注射,能起到良好的術后鎮(zhèn)痛作用,不影響患者的飲食及睡眠、說話,有利于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廖翠紅,余紅.扁桃體切除術后疼痛的觀察與護理[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30(02):309.
[2]楊衍宗.復方金不換含漱液在扁桃體摘除術后疼痛緩解的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
[3]王美珩,王立新,宮國俊.針灸治療扁桃體摘除術后疼痛40例[J].黑龍江中醫(yī)藥,2006,4.
[4]魏福生.羅哌卡因聯(lián)合地塞米松局部浸潤對小兒扁桃體切除術后疼痛程度及炎癥應激反應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23(17):2396-2399.
[5]辛學知.復方利多卡因注射液對肛腸病術后疼痛的臨床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大腸肛門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