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
【摘 要】福建省“十三五”名校長培養(yǎng)工程小學名校長一行相聚美麗的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百草園進行了第四次集中理論研修,本次研修以“校長辦學理念凝練”“擴大教育視野,提升學校管理能力”為主題,一次學習一次感悟。
【關鍵詞】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1
早聞要到中國四大古城南京培訓,這里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心懷期盼,炎炎夏日也阻擋不了我們學習的步伐,在福建省教育學院的精心安排下,福建省“十三五”名校長培養(yǎng)工程小學名校長一行相聚美麗的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百草園進行了第四次集中理論研修,本次研修以“校長辦學理念凝練”“擴大教育視野,提升學校管理能力”為主題,由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江蘇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中心承辦,研修形式包括專題講座、一線名校長經(jīng)驗分享、學員交流研討、教育考察等。一次學習一次感悟:
一、采他山之石以攻玉
此次培訓,我僅參加了兩天,但是這兩天專家講座的培訓讓我受益非淺。在簡短而隆重的開班式后,原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常務副院長、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會會長周成平教授為我們做了題為《名校長成長的案例分析》的講座。他與我們分享了12位全國知名中小學校長的成長案例,對他們的辦學歷程、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其中有:追隨陶行知創(chuàng)辦行知學校的楊瑞清、“情智教育”的孫雙金、“簡約教育”的薛法根、課程改革先驅者的劉希婭等校長,他們的辦學堅守與辦學智慧,開拓了我的教育視野。下午,南京曉莊學院高忠教授為我們作了《學校診斷方法與學校改進》專題講座。高教授帶著我們走進了一個較新的教育評價研究領域,講座中“診斷”“改進”兩個關鍵詞始終貫穿始終,“診斷”一詞來源于醫(yī)學界,任何一所學校都存在瓶頸期要想永葆生機和活力要定期體檢,高教授整個講座結合具體的案例,從“什么是學校診斷”“如何進行學校診斷”“什么是學校改進”“如何進行學校改進”四個方面為我們講述了診斷學校的內涵、種類與方法,針對診斷出的不同問題,提出了學校改進的不同策略與方法,為我今后辦學的診斷與改進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撐與方法指導。
次日上午,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江蘇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中心、“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培養(yǎng)基地導師嚴華銀教授給全體學員帶來《表達力,優(yōu)秀校長思想之翼》講座。整個講座,嚴教授圍繞“什么是表達力?”“什么是校長的表達力?”“校長表達力的意義和價值?”“校長的表達力的特點?”“校長的出色表達力從哪里來?”五個話題展開,學員們各抒己見,互相啟發(fā),嚴教授一一點評指導。嚴教授說的印象最深一句話:“表達,對于優(yōu)秀校長而言,是傳布思想、抒寫情感、發(fā)號施令、推進執(zhí)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利器,甚至是‘思想的翅膀!”他還指出,優(yōu)秀校長要做到“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具備“四力”:領導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表達力;擁有“三種情懷”:人文、教育、家國。對于優(yōu)秀校長而言,其卓越的“表達能力”必須具備深厚的內涵底蘊,要有專業(yè)洞察力和理性思考水平。全體學員無不被嚴教授深厚淵博的學識素養(yǎng)所震撼!下午,全體學員在走進南京陶行知紀念館,透過每一張老照片穿越時空了解“萬世師表”陶行知的生平事跡,感受他“愛滿天下”的教育家情懷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事業(yè)追求,再次成為我教育路上的座佑銘。
二、納百家之長以厚已
學習中因接到通知要接受區(qū)委組織部考核而中途中止,帶著一絲遺憾趕回,現(xiàn)就任三明市景潤實小校長,這是一名久負盛名的百年老校,也是我專業(yè)成長的母校,能重回實小,為學校發(fā)展效力,我深感榮幸,更深感責任重大。如何進一步推動它實現(xiàn)內涵式、跨越式發(fā)展,是我不容回避所要思考的問題,帶著所思所想,我靜下心來,納所學百家之長加以理清思路,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我診斷改進學校
高忠教授說過學校診斷要問三個問題:我們走到哪了?我們走得這么樣?我們下一步要這么走?景潤實小是三元區(qū)域內的龍頭校,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各種輿論評價很好,我校長年來教學監(jiān)測始終保持區(qū)域第一,但是從去年全區(qū)的成績來看,我們的優(yōu)勢已經(jīng)不明顯了。各校奮起直追,基至出現(xiàn)單科成績超越的現(xiàn)象。首先要更加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記得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梅貽琦先生說過:“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人力資源是學校高速發(fā)展的命脈,必須打造一支思想過硬,并擁有“容、善、和、潤、韌”景潤實小精神的新時代雁陣教師團隊才能讓這所百年老校再次煥發(fā)出新的生機的活力。其次要進行課程設置的深程變革,重新建構實現(xiàn)國家課程校本化、省級課程地方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的課程體系。再次要進一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一套適應我校本土的課堂模式。
(二)思想引領跨越發(fā)展
南京一行,記得在陶老紀念館中的一名話:“一所好學校,就有一名好校長”。我要努力使自已成為善學習、勤思考、敢實踐,有作為的教育家型校長。讓學校發(fā)展的共同愿景——“辦歷史深厚的教育名園筑身心潤養(yǎng)的歷史名?!鄙钊朊總€教師心里,讓它生根發(fā)芽;科學規(guī)劃并圍繞“潤澤”辦學主張朝著“打造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樣態(tài)學?!钡倪@目標,凝心聚力將我校的“三元工程”(傳統(tǒng)文化、科技智能、身心健康)育人特色深層推進開展,讓一些社團走進省城,走向全國,有可能走向世界,成為我校、三元乃至三明市的文化名片,朝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體面發(fā)展的人這個目標邁進。
如今景潤實小的大門的設計是溶入了哥德巴赫猜想“2+1+水”的元素,“2+1”象征在這座百年老校將不斷培養(yǎng)出象景潤先生這樣的世界名人,“水”象征著育德智體美勞如清泉一般的全面發(fā)展的學生,“1”則是由一把火炬構成,象征星星火炬代代相傳,我將“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已”接過這沉甸甸的火炬行走在教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