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秀
【摘 要】語言的格調(diào)、品味直接決定著作文的質(zhì)量,用靈動的語言表達出來作者要說的話,要寫的事,要抒的情,讓作文的內(nèi)容惟妙惟肖,淋漓盡致。我們可以用上感官參與寫作,讓作文的語言活起來。
【關(guān)鍵詞】感官;活;眼睛;鼻子;耳朵;舌頭
【中圖分類號】B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2
同學們,你們遇到過這樣不愉快的事情嗎?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寫下來的作文,老師卻在作文旁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作文內(nèi)容空洞,語句表達平淡,不夠生動?!弊骷覍O犁在《好的語言和壞的語言》一文中告誡我們:不能永遠用牛車送姑娘,那樣長期下去,車上送的就不是“姑娘”,而是“糞草”了。語言的格調(diào)、品味直接決定著作文的質(zhì)量,一篇好作文必須要用“花轎”送出自己的“姑娘”,即把作者要說的話,要寫的事,要抒的情,用靈動的語言表達出來,這里的“花轎”就是指好的語言。靈動的語言,有感染力、吸引力、震撼力,讓作文的內(nèi)容惟妙惟肖,淋漓盡致。那么怎樣才能打造這樣的語言呢?我們不妨這樣——“用上感官,讓作文語言活起來”。
一、善用眼睛,讓作文語言活起來
一雙敏銳的眼睛可以捕捉到大千世界的許多東西,那我們就用眼睛去“寫作文”,讓作文語言“活”起來。不管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我們都要用眼睛觀察。如果缺少了發(fā)現(xiàn)的眼睛,再多的細節(jié)也難以捕捉,寫起作文來只能是憑空想象、閉門造車,寫出來的作文難免缺少真實,缺少生命,缺少文采。
請看一個同學寫的《爺爺家的小狗》作文中的一個句子:“星期天,我回到老家,發(fā)現(xiàn)爺爺養(yǎng)的小狗比原來瘦了?!边@個句子中,小作者就很直白地用一個“瘦”字把小狗的樣子作了一個很概括的描寫,句子表達平淡,作文的內(nèi)容當然空洞,不夠生動了。這時候,我們可以用眼睛來仔細觀察,把看到的小狗的樣子作一個詳細的描述:“星期天,我回到老家,發(fā)現(xiàn)爺爺養(yǎng)的小狗那本來圓圓的肚子凹了進去,胸部的骨頭,一根一根地可以數(shù)出來?!边@樣修改后,句子中雖然沒有“瘦”這個字眼,但是通過具體描寫,我們卻明顯感受到小狗確實比原來瘦了,讓人心生可憐,也感受到了小作者對小狗變瘦的心痛。
學以致用,我對學生進行一個練習訓練:“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吃了一口辣椒,辣得他很難受。”爸爸吃了辣椒后,難受時的神態(tài)、動作等是怎樣的?其中一個同學這樣修改:“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啃了一口辣椒,只見他把脖子一縮,臉部肌內(nèi)皺成一團,張大嘴巴,舌頭吊在外面,半天縮不進去?!边@樣表達后,我們可以感受到辣椒確實非常辣,爸爸十分難受。
用上明亮的眼睛參與寫作,表達出來的效果就是那么神奇!由此可見,要想寫好作文,我們必須善用眼睛,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二、善用鼻子,讓作文語言活起來
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說《靜靜的頓河》里,向我們生動展示了他的特別發(fā)達的嗅覺。他描寫了頓河河水的氣味,描寫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還有馬匹身上的汗味……是的,我們靈敏的鼻子可以聞到氣味,比如,我們可以聞到飯菜的噴香、花草的清香、泥土的芳香……這對我們觀察事物、描寫事物、表達情感也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我的一個學生在作文《心靈手巧的媽媽》中有這樣的精彩描寫:“媽媽剛把餃子端上餐桌,我就聞到一種香噴噴的肉餡味道,感覺到一種“熱的暖流”。一種香濃的氣息撲鼻而來,我舍不得吃掉那如一尾尾小銀魚似的餃子。我細細地聞著,一絲絲濕濕的溫熱,一縷縷淡淡的蔥香,一陣陣綿綿的肉香,洋溢的香味充滿了整個飯廳。”當讀到此處,我的眼前似乎呈現(xiàn)出了香噴噴的餃子,我不禁也沉醉在其間。又如另一個學生的習作《凃抹在蚊子皰上的愛》中的一個小片段描寫:爸爸蹲下來,用棉簽輕輕地給我的蚊子皰涂上藥膏。藥膏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我陶醉了,被柔柔的父愛陶醉了!
有了鼻子的參與,作文的內(nèi)容表達得生動形象,淋漓盡致:媽媽的心靈手巧體現(xiàn)在餃子的美味,父親的深愛體現(xiàn)在涂抹在蚊子皰上的藥膏,都表達得形象生動。
三、善用耳朵,讓作文語言活起來
大千世界,聲音無處不在,我們寫作時,如果能把聽到的聲音寫進去,就會使人如聞其聲,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作家林清玄在散文《隨風吹笛》中寫道:“失去對自然聲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當有人說‘風景美得像一幅畫時,境界便低了,因為畫是靜的,自然的風景是活的、動的;而除了目視,自然還提供各種聲音,這種雙重的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創(chuàng)造的境界?!憋L聲、雨聲、流水聲,世界不是黑白默片,作文又豈能靜默無聲?例如一個學生寫《我愛爸爸》的作文的一個平實的句子:“晚上十點多,加班的爸爸終于回來了?!蔽腋鷮W生說:“爸爸加班這么晚才回家,等待的過程該是多么心急,多么漫長呀!用上耳朵來傾聽聲音,把聽到的寫到作文中去,看看效果怎么樣?”學生根據(jù)提示,這個句子做了這樣的修改:“晚上十點多鐘,門外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叮當一聲開門的鑰匙聲,‘吱的一聲,門開了,加班的爸爸終于回來了?!蔽抑匦驴催@樣的文字描寫,開門的聲音都聽得聲聲入耳,眼前仿佛就出現(xiàn)了一個坐在沙發(fā)上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爸爸回家的孩子,仿佛看到了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的爸爸。學生習作《饞貓李明》中有一句精彩的語句:“李明嘴巴朝碗里‘呼呼地吹著氣,然后,一只手抓起一只餃子塞進嘴里,嘴里發(fā)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吃得好香啊!”這樣的描寫,李明那饞貓樣就躍然紙上了。
作文里借助聲音,可以傳達情感,感染讀者;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人身臨其境;可以在無聲處奏出音韻,把讀者帶到音畫融合的境界。
四、善用舌頭,讓作文語言活起來
我們在用眼睛、耳朵、鼻子觀察事物的同時,還要善于運用“舌頭”這
個器官。我們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我們要想知道飲料的味道,就要喝一口。是甜是苦,是酸是辣,是麻是澀,只有用口嘗一嘗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請看來看一個同學在《母愛的味道》中寫的一段話:
媽媽小心翼翼地端來一碗藥,這藥散發(fā)著陣陣苦澀的熱氣,我不禁皺起眉頭。媽媽笑著說:“傻孩子,良藥苦口利于病,不怕苦,喝了就好了,明天就可以背起書包上學去了?!蔽衣犃?,接過媽媽遞過來的藥,“咕嚕咕?!钡匾还赡X喝完,這藥又苦又澀,但好像又夾雜著一絲甜甜的味道,喝下去后,整個喉嚨清涼清涼的,這就是母愛的味道。
善用我們的感官感受事物,參與我們的寫作,讓作文的語言活起來,讓作文的內(nèi)容充實起來。
參考文獻
[1]作家孫犁的《好的語言和壞的語言》.
[2]作家林清的散文《隨風吹笛》.
[3]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說《靜靜的頓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