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建宇
【摘 要】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考試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初中化學中考總復習應腳踏實地,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和能力的提高與培育。如何有效地組織化學總復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們化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將結合筆者初三化學教學經驗,對中考化學復習方法和策略進行簡單探討,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關鍵詞】初中教育;化學教學;中考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1
初中學習化學的時間短,但是在中考總復習的時候需要復習的內容很多,而留給學生的復習時間卻很有限。在短時間內學生的復習量很大,使得學生承受的壓力很大,對于化學學習的新鮮感完全被復習的壓力代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怎么能很好地復習以獲得好的成績呢?這就需要化學老師幫助學生找到有效的復習方法,為他們的復習提供幫助。筆者通過對近些年對中考化學試卷的分析,結合考綱的要求及多年教學經驗,下面將簡單探討中考化學復習策略。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做到心中有數(shù)
在化學復習中,我們不能盲目地復習,不能想起啥復習啥,記起哪兒復習哪兒,在復習之前,一定要根據時間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第一階段復習主要按課本章節(jié)分單元進行。這是中考復習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的盲點,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第二階段復習是按專題進行綜合復習,化學內容分為五個專題:(一)科學探究(含實驗);(二)身邊的化學物質;(三)物質構成的奧秘;(四)物質的化學變化;(五)化學與社會的發(fā)展。第三階段復習,精講習題,專題訓練,教師應針對中考考試題型,進行專題總結及綜合訓練。其中專題可分為:反應類型,物質分類、物質鑒別、文字敘述推斷題、框格型推斷題、信息題、實驗探究題、金屬與酸反應的幾種情況等等。通過專題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第四階段套題訓練,在學生綜合能力已經具備的情況下,通過中考模擬試題讓學生逐漸適應大型考試,這一階段應特別注意題的套數(shù)不要太多,但關鍵是要讓學生熟悉中考題的結構以及一些疑難問題的處理方法。最后階段回歸課本,梳理知識體系,升華課本。課本才是精華所在,且近年來中考試題中有不少內容就直接源于課本,因此有必要重新精讀課本。讓課本在學生心目中變得越來越薄。
二、把握重點、難點,加強專項訓練
師生互動是教學最基本的形式,它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獲取更廣泛的知識體系。初三復習時,重點和難點的挖掘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好讓學生參與此過程。讓學生多研究典型的錯題,養(yǎng)成從多角度思考及分析問題的習慣,從而提高能力。
初三化學復習時,專題復習和專題訓練是最能把中學化學知識體系進行重組、體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再認識和再應用的過程。中學化學的知識體系大體可以分為下面幾個復習專題:基本概念專題、基礎理論專題、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專題、化學實驗專題、化學計算專題等。在復習中,學生的許多問題歸根結底是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如果不注意夯實基礎而是僅靠“題?!?,只能是拔苗助長。因此要求我們在指導學生復習時,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精選化學訓練題。在復習中,我給學生復習每個知識點時,精選近年來中考化學試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訓練,使他們了解這一知識點在歷年中考中曾怎樣考,然后讓學生依照中考試題,自編若干個題目,進行討論并作出解答,讓他們想一想中考還可能怎樣考?這樣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更好地領悟試題的精華,在做題編題過程中知識點也得到了更好的運用,讓學生更熟練地掌握知識。
三、應該樹立起學生高度的自信心
在這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鼓動性的分析,讓他們強烈感覺成功就在眼前。
化學是從初三學年才開始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其學習時間短,涉及內容少,興趣吸引高,難度要求低,比起其他科目,學起來要輕松得多,即使要查缺補漏也容易得多。這樣學生自然就不會滋生厭煩甚至是恐懼的心理,從而為我們的工作開展打開了一扇寬敞的大門。
化學相對其他科目而言,復習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基本不存在“只能趕進度,無法顧結果”的糟糕局面。這樣一來,能給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由吸收和消化,自然使得復習效果更加顯著,成績提高更加可喜。
可以舉一些往屆經歷過總復習之后在中考時殺出的“黑馬”,條件允許的話,請出一些來現(xiàn)身說法,讓在場學生深受感染,以此來激發(fā)他們潛在的無以迸發(fā)的欲望,從而讓信心加倍地膨脹。這樣的效果遠比我們費盡口舌要強出千百倍!
只要我們善于用真實的事例、真摯的情感、深入的分析來感染學生,讓他們激情四射,就算平時再不起眼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耀眼的未來之星!
四、以化學實驗引路進行綜合復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適當?shù)睦没瘜W實驗引路可以達到基本概念或理論、化學計算、實驗技能等綜合復習的目的,且具有靈活、生動的特點。如復習溶液這一章設計下列實驗和相應的思考題:
實驗一:怎樣配制20﹪的食鹽溶液80克?(思考:①20﹪指的是什么?②配制時需用食鹽和水各多少克?③具體操作應先用那些儀器?操作步驟有哪些?)
實驗二(實驗時測溫度):上述實驗所配置的溶液是否飽和溶液?如果不是飽和溶液你將怎樣使其成為飽和溶液?(思考:①什么叫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他們之間是怎樣相互轉化?②具體實驗需要哪些儀器?怎樣操作?)
實驗三:配制40﹪的食鹽溶液50克。(思考:能否配成這樣的溶液?分析其中的原因)
學生要完成上述的實驗,回答相應的問題,必須對全章有一個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很自然進入到綜合復習。在此過程中他們必須重新整理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溶液質量分數(shù)、溶解度等概念;必須對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解度的計算方法重新認識并能獨自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必須在原有的實驗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學生對已有的認知進行反饋和重新認識,能激發(fā)他們繼續(xù)學習化學的欲望。此時,有機會促使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
五、結語
總之,只要教師愿意接受新理念,靈活應用新教材,就可以讓課堂富有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只要教師愿意學習新教法,研究透新教材,就可以讓復習課精彩精煉,把學生從繁重復習的桎梏中解放中來,不斷提升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輕松愉快中走過復習迎接中考。
參考文獻
[1]戴飛.提高中考化學復習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6):131-132.
[2]陳德權.談中考化學復習備考中的“四優(yōu)化”[J].中學教學參考,2017(14):66-67.
[3]曹淮.中考化學復習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8(38):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