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的發(fā)展,我們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尤其在高中階段進行生物教學,要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聯(lián)系實際生活,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基礎知識來進行問題的解答。通過這種解決方式,可以把課程教學與生活進行融合,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高中生物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多體現(xiàn)在學生用正確的觀念來看待知識,塑造正確的生物學習模式。本文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展開探討,希望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困難,優(yōu)化高中生物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
一、 引言
新課程的改革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識,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但是,當前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興趣較低,由于課程的難度系數(shù)較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障礙,所以,我們要遵循學生和學科發(fā)展的策略,應用生活化教學理念,使學生在生活中去學習生物知識,使生物知識真正的能夠應用到生活中,明確當前生活化教學的目標,進行情景的設置,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 高中生物學生學習能力的大體概述
高中生物學科中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能夠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效果,具體是指學生用正確的觀念去看待生物學中所蘊含的知識,研究生物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使自我思維得到開拓探索,解決生物學中的各種生活、社會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實驗,能夠真正地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促進健康生活理念的融入。
三、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意義探討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效果,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加強學生能力的提升,使教學方式更為生動,所以,在下文中,我們針對不同的方面展開探討與研究。
(一) 促進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
生物學科包含的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到枯燥,形成一定的障礙。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使教師的講述更貼近于生活,與生活進行實際聯(lián)系,使理論能夠在生活中得到應用,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同時,教師要結合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建立一定的教學情景,使抽象的教學知識更為具體,這樣可以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
例如,在學習“酶的作用和本質”時,單純地講述理論知識學生會感到枯燥,我們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物,比如洗衣粉中所添加的酶,讓學生實際觀察,對洗衣粉進行溶解,通過實驗更好地去了解酶的性質,引導學生去探索酶的本質,是活細胞產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同時,引導學生能夠進行實驗,來學習和探索酶的高效性、專一性等,引導學生探討實驗方案,在探討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方式的效果。
(二) 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高中生物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開展教學,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充滿探索的欲望,對生活中的知識進行探索,加強對生物理論知識的學習,避免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我們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要選取合適的生活例子,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同時,能夠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形成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講解《光合作用》的知識時,我們可以聯(lián)系當前我們所面臨的糧食和能源危機,使學生能夠對生活的環(huán)境進行探索,聯(lián)系實際,如何栽培才能夠提高存活率,使產量增加,解決糧食危機,這可以調動學生對光合作用理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探索。又例如,在講解《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內容時,可以給學生提問題:“在菜市場中阿姨為什么要在菜上灑水?為什么長時間洗衣服手會起皺?”據(jù)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可以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 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運用能力
生活化的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生物學習的情景,使學生在課上能夠投入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在獲得知識體驗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能夠加強對生物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對知識在生活中進行對應,可以更好地體驗生物學習的樂趣,樂于探究知識。
四、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討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出有效的策略,從教學目標、生活化情境、生活化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評價等不同的方面展開探討,使得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 制定生活化教學目標,解決疑難問題
高中階段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對生物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尤其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后,要明確生活化教學的目標,通過清晰的目標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能夠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避免學生找不到知識的重難點,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查,例如教學的理念、教學大綱、學生學習問題等,制定適合的目標,引導學生進步。
例如,在學習《人類遺傳病》內容時,應結合多方面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使學生能夠去了解基因組計劃的相關內容,探討發(fā)展的意義,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感興趣于遺傳學的知識,而且在課堂上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探究的形式,給予學生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討,例如我們可以提問:“高血壓是不是遺傳???”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疾病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更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同時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
(二) 建立生活化情境,強調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了解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往往與生活聯(lián)系性較大,涉及人們的日常活動,所以,教師要借助這個特點來使我們的課堂更具吸引力,開展教學活動,同時,針對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在逐漸的優(yōu)化,更加感興趣于對知識的探索,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單元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點,同時對重點內容要開展情境教學,使學生能夠獲取一定的生活經驗,使高中生物課堂更具吸引力。
例如,在進行環(huán)境保護主題教授的過程中,要使學生能夠形成環(huán)保理念,了解事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環(huán)境中所存在的破壞性污染要進行合理的控制、監(jiān)督與凈化;在工業(yè)發(fā)展方面,要了解生物技術以及一些藥物危害;在農業(yè)方面要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探討轉基因產品的特點;在健康生活方面,要使學生了解抗生素的危害以及器官移植方面的知識??傊?,將學習中的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進行聯(lián)系,所設計出來的教學內容能夠具有更大的價值。
(三) 選擇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在過去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教學理念往往存在一定的不正確性,對知識進行灌輸,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對知識進行機械記憶,沒有對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這是不正確的教學方式。而在當前的課程教學改革之后,對教學時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適合于學生的學習模式,使教學貼近于生活。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最有效的教學形式,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能夠更輕松地理解內容,建立與學生間的平等關系,通過相互間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目標和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的原理》方面相關知識時,可以使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展開討論,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點進行研究,找出所存在的不同點和相同點,進行總結,在分組討論后,請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表達,能夠更好地使學生獲得全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四) 促進教學實驗設計生活化,提高學生參與率
在生物教材中要開展實驗活動,由于實驗過程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礙,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知識的鞏固,所以,我們可以把實驗設計融入生活化的元素,使學生能夠認識到生物教學與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的聯(lián)系,對生活化課堂教學和實驗進行設計,能夠使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加快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做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例如,在講解《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應用》時,教師可以在實驗課上制作果酒,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學到的知識制作果酒,拿到實驗室進行發(fā)酵,觀察不同時期的特征,這樣學生參與到實驗的過程中進行生活化實驗,能夠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五) 開展教學評價,體現(xiàn)生活化理念
在當前的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符合當前課標的要求,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進行提升,使學生能夠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不同方面進行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例如學習情況、日常表現(xiàn)、實踐能力、德育品質等,不能僅僅把最后的期末考試分數(shù)作為衡量標準,要使學生在整體的發(fā)展中能夠有一定的表現(xiàn),評價標準更加多元,生活化理念融入其中,能夠根據(jù)評價的反饋,及時地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調節(jié)。
其次,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采用生活化教學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查學生對生物學的理解和認知,使存在差異的學生能夠有不同的目標在課堂上進行表現(xiàn),有一定的提升。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相對于其他的學科,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為密切,基于生活開展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理念時,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使生物課堂更加有趣,同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建立生活化,強調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體現(xiàn)生活化元素,促進生活化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霞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4):127.
[2]操明權.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生物學教學,2017(3):34-35.
[3]呂海霞.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66.
[4]岳麗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05+135.
作者簡介:張巖芳,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連江尚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