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冬梅
通過源于興趣愛好的主動學習,依托社會資源的實踐學習,有一定時間積累的自主積淀學習等多種學習活動方式,為學生搭建自主發(fā)展的舞臺,充分展現(xiàn)個人特點鮮明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關鍵詞:自主性實踐性持續(xù)性獨特性
一、源于興趣愛好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奇是人類的第一美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通過鼓勵學生在興趣愛好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力,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同時更能夠促進學生在學習與體驗的過程中學會尊重伙伴,提高對自我認識的能力與水平。
曾經(jīng)的一個畢業(yè)生,酷愛籃球。正是因為有了長期的訓練,有了專業(yè)理論和技術的支撐,小張成為了全年級大名鼎鼎的籃球達人!他的頭上仿佛已經(jīng)戴上了籃球明星的光環(huán)。因而,他對于班中其他喜歡籃球運動的同學,尤其是女生籃球隊的成員,總是帶有一種不屑一顧的神情。
籃球運動僅僅就是自我炫耀的資本嗎?籃球運動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么呢?這些問題我們的籃球小明星知道嗎?這樣一項非常有發(fā)展前途的特長,我應該怎樣發(fā)揮他的興趣愛好,為他搭設更加廣闊的平臺呢?終于機會來了!學校的籃球比賽如期舉行!在一場比賽中,我們班女生的籃球比賽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了!也恰巧這時,小張的一句話:“他們打的叫什么呀?練的基本功都不行!”本應該得到伙伴們的鼓勵,卻聽到的全是埋怨之聲,本應該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戰(zhàn)略戰(zhàn)術,卻一直沉浸在指責聲中!我替上場的女生不平!怎么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籃球達人的技能,讓他又不傷害到女生的面子。
回到教室之后,我說道:“小張,你有在“NBA姚明學?!睂W習的經(jīng)歷,又在咱們學校多次參加過許多大型的比賽,見得世面比較多,實戰(zhàn)經(jīng)驗又是極為豐富,能不能請你來指導一下咱們班女生的籃球呢?”小張有點不好意思了,他一改往日趾高氣昂地語調(diào),紅著臉小聲地說:“???讓我指導?我也只是比同學們高了一點點而已?!甭犞t虛的話語,我走到他身邊,說:“沒關系的,我和同學們都信任你!都支持你!”他高興地笑了,露出了兩個小酒窩。
說干就干!小張立刻變身“教練”——把女生籃球隊的成員圍攏到自己的身邊,心平氣和地和女生進行賽后的總結(jié)。每天完成作業(yè)之后就在這片陣地上繼續(xù)工作;他們還利用周末的時間,進行實際演練,幫助女生提高籃球技能。
又是一場比賽了!女生們面臨著年級中最強勁的對手!在休息的間歇,“張指導”馬上安排讓女生邊休息,邊聽自己的小結(jié),他排兵布陣,細致指導女生的動作。
我發(fā)現(xiàn)了小張和幾位籃球達人的轉(zhuǎn)變——他們不再簡單地炫耀自己,而是把自己個人的特點,個人的長處,利用一切機會,轉(zhuǎn)變成集體的特點,集體的長處!
二、依托社會資源的實踐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實踐能力
學習的目的應該是學以致用,青少年的學習更是如此,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應該是有反饋的學習,而不是僵化的接受。學生在學習中懂得人生,從學習中懂得實踐,隨后養(yǎng)成了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一邊實踐的習慣,在螺旋上升中,學生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得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
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空間,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在這些基地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從真實的世界中獲取親身參與的經(jīng)歷,建立起和諧、合作、陽光、自信的態(tài)度與品質(zhì),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在一次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活動中,我借助“大黃鴨”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意志品質(zhì),從而達到了改變自我的目的。
園博園占地面積很大,是頤和園的兩倍大。這不僅考驗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耐力,更重要的考驗了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堅韌、吃苦。在參觀的過程中,總有1名男生不停的抱怨,“路太長了,早知道這樣就不來了,能不能坐下玩會兒游戲呀?”
面對這名學生不停的抱怨,學生們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紛紛獻出錦囊妙計。聽了大家的話,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撅著嘴,低著頭,慢騰騰的跟在隊伍的后面。
在去往錦繡谷的路上,同學們看到了賣大黃鴨的攤位時,很是興奮,都想買一只。于是我趁著這個機會,利用熱播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給那個抱怨的學生以及其他學生講了有關大黃鴨的奇跡漂流的故事。這些小東西用微弱的浮力與堅忍的耐受力,在無邊無際的大洋里,歷時15年從中國漂洋過海歷經(jīng)萬難最終登陸英國、美國,這一路充滿了各種奇妙經(jīng)歷,頗有美麗童話故事的意味。
當我簡要的介紹了大黃鴨的故事之后,抱怨的學生漸漸找回了行走的勇氣,從隊伍的最后,回歸到了自己本來的位置上,而那些蜂擁而至只想買鴨子圖一樂的學生,看到別人買自己也跟風的學生,也漸漸地開始思索自己購物的價值。
大黃鴨故事的出現(xiàn),幫助我解決了個別學生意志薄弱的問題,也解決了學生在游覽過程中理性消費、有價值的消費的問題,可謂一箭雙雕。
在那以后歷次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活動中,在學校的各項賽事中,在學生自己的學習中,“大黃鴨”儼然成為了戰(zhàn)勝困難的代言人。只要想一想“大黃鴨”,他們就重新給自己進行定位,而這樣的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活動就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學生的人生軌跡。
三、有一定時間的積累——提升學生學習的持續(xù)性
學生們每天在學校的生活中都經(jīng)歷著愛的傳奇,如何把一瞬間的感動化為永恒?從而又能夠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能?日記,當仁不讓的成為首選。
從五年級時,我請每一名隊員書寫中隊日記——“陽光少年日記”和“太陽花日記”。就這樣,中隊日記在每一名隊員手中傳遞著,愛心也在他們的心間流動著。
在升入六年級之后,面臨畢業(yè),面臨成長的煩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單純的說教無異于把孩子推向了反感、叛逆的深淵,于是我就利用日記這塊陣地,專門開辟了一個新的專欄——發(fā)現(xiàn)伙伴的美,用這樣的欄目使孩子們更加關注伙伴們的長處,在班中傳遞著濃濃的正能量。
總之,正是借助多樣的,扎實的活動,學生們獲益良多。他們在興趣中,在實踐中,在閱讀中,在反思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提升了自我認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