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和君
最近,有十二句特火的話:1.說中國話; 2.吃中國食; 3.穿中國衣; 4.用中國貨; 5.在中國游; 6.過中國節(jié); 7.購中國物; 8.有中國腦; 9.安中國心! 10.想中國事; 11守中國禮! 12做中國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人民的殷切囑托。其實,這些跟我們語文教育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我充分挖掘教科書中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時刻銘記我們是一名中國人,感恩祖先慈悲智慧,感恩國家培養(yǎng)護佑,我們才可以在這么舒適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只有讓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才會懂得付出和回報。
一、心存感恩,方懂孝順——感恩父母
自二孩政策開放以來,讓很多獨生子女家庭欣喜若狂,紛紛增加人口 。但也出現(xiàn)中國孩子力阻父母生二孩等新問題。在這之前,這些獨生子女可是家中的“小太陽”,家里人對他們百般溺愛,有求必應。結果,他們覺得大家對自己好是理所當然的事兒。在我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當家里的二孩出現(xiàn)后,家庭重心馬上轉移。導致大孩子的極端行為:憤恨不滿,性情暴躁。我班的陳艷麗同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她父母是單位雙職工,政策一開就添個弟弟。據(jù)母親反映,陳艷麗同學在家經(jīng)常掐弟弟大腿,對父母態(tài)度冷淡,甚至叛逆。我了解情況后,多次找她談心,告訴她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和促進,更有利我們的健康快樂成長。教育她要感恩父母養(yǎng)育之恩,跟她一起理解“百善孝為先”的古訓。還結合語文第六單元主題:父母的愛。通過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等課文時讓她感受父母的愛,學會回報父母。
在班上,我還組織開展了“我與爸媽角色互換”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父母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家庭,承受上有老下有小的苦。我讓學生說感受,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父母太累了。”看著同學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我也激動萬分,忙適時教育:“是啊,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勞作著,難道他們不知道辛苦,不樂意享受嗎?但他們卻毫無怨言地養(yǎng)育我們!”學生們恍然大悟:“老師,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大人賺錢不容易,我們以后再也不買零食吃了,也不挑吃穿了?!弊钭屛腋袆拥氖顷惼G麗同學寫的一首詩《媽媽的手》“媽媽的手,長滿了繭。三十出頭的人,卻似五六十歲的手,是生活的苦,讓媽媽……”詩中雖沒有華麗的詞藻,卻飽含著她對媽媽的愧疚及感恩。作為老師,還有什么能比的上學生們懂事,學會感恩更值得欣慰的事呢?
我還會不定期布置“感恩家庭作業(yè)”,幫大人盛飯、洗碗、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高興我更欣慰,更有成就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相信這樣的活動,更潤滑和諧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另外,我還有效利用家長會,跟家長探討關于家庭教育小策略,每個家庭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家長要具備“三心”———愛心、耐心、責任心。有這三心無論面對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家長都會隨機應變游刃有余,否則就會如履薄冰。正確的教育,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優(yōu)秀!而大家也樂于接受這個說法。
二、心存感恩,才能樂學——感恩老師
心存感恩,才能樂學。潛移默化的讓學生感謝老師,因為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聽說讀寫的能力;老師上課很辛苦,我們要認真聽講,這就是感謝老師的表現(xiàn)。平時,我還收集有關毛澤東、周恩來感恩老師的故事, 用典型的事例來教育感染孩子:教給自己知識以及幫助過、關心過、鼓勵過自己的人,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尊重老師、感恩老師。
老師的諄諄教誨,無怨無悔的付出!相信學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中的。當孩子們聽到老師講課沙啞的聲音,就偷偷放一個羅漢果或一包潤喉糖在老師辦公桌上,附一小紙條:“孫老師,您辛苦了!”野炊中,每做好一道菜都先讓老師品嘗,有好吃的先想著老師,孩子們學會感恩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了,懂得回報老師了。
針對社會上對老師的負面消息,我在家長會時特別強調: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極力維護學校和老師,有意見要私下跟老師反映,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詆毀老師,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很有可能因為家長的態(tài)度而一落千丈,孩子就不會信服老師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好,這就應該給孩子正能量的影響“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奔议L對教師的態(tài)度謙卑,能始終支持老師的工作,孩子才會更加信服教師,才能更努力地去學習,感恩老師。
三、心存感恩,才能互助——感恩同學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離不開同學和朋友,是他們用誠摯的友誼一次次給予安慰和鼓勵,并肩沐浴陽光,也并肩分擔風雨,就像一朵花感恩另一朵花,這個給我們留下了美好而溫馨的記憶。
在語文教學中,針對錯別字猖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我做了個新嘗試:同桌或結對子做錯別字搜集表,將每個單元的錯別字,按照“錯字——正字——正字組詞”的形式統(tǒng)計出來,同學互相聽寫、相互促進,老師定時抽查,積分獎勵。就算個人學習遇到困難,也有同學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失意時同學及時地開導,還有大家一起分享破解難題后的喜悅。讓我們感恩同學的默默陪伴,珍惜那份純真的同學之情。
心存感恩,才能互助。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同學相處更團結和睦了。他們懂得合作,懂得愛是相互的,樂于付出,就算給予也是一種快樂。從身邊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恩他人,善待他人。
總而言之, 我們要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耳濡目染,潤物無聲地教會學生感恩的方法。我們的感恩教育,不需要好高騖遠,要從理解關心父母,為父母分憂等不起眼的實事小事做起;尊重老師,不忘教導之恩;團結同學,不忘記別人的幫助之恩。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過智慧人生。
感恩,不一定非得驚天動地,轟轟烈烈,就算風輕云淡,也足以讓人刻骨銘心。就像這首歌,輕輕的,淡淡的,暖暖的,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