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高中音樂教學中人文理念的滲透與實踐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將人文理念融入教學的具體優(yōu)勢,并提出了將人文理念滲透于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策略,希望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高中音樂;人文理念;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7-0063-02
引? ? 言
音樂是高中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高中音樂教學的目的在于合理地配置課堂比例,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從心靈、精神層面對學生進行審美教學與培養(yǎng),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人文理念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與實踐十分必要,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人文理念滲透與實踐的優(yōu)勢
1.幫助學生進行自身精神文明建設
高中是學生成長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人文理念,可讓學生在繁重的高中學習任務中適當放松身心,積極建設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與素質(zhì),加強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
2.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理論知識是高中教學的一部分,但感性知識同樣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教學部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與實踐人文理念,能讓學生接受更多人文氣息較強、價值觀和人生觀傳遞較為直接的教學手段,從而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充分調(diào)動學生智慧
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時音樂也存在自身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欣賞音樂、理解音樂并對音樂知識感興趣時,學生的音樂智慧會得到有效的開發(fā),此時,學生的學習智慧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1]。
二、高中音樂教學中人文理念滲透與實踐的重要策略
1.音樂文化滲透
音樂文化包括音樂發(fā)展的歷史、音樂中的名人事跡、音樂講述的故事與情感等,音樂文化是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音樂文化的滲透,學生能獲取更多知識,了解更多事跡,獲得更加優(yōu)秀的精神文明,從而大大提升思想水平。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圍繞著名的樂曲展開音樂文化的相關教學。
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為例,該曲目中第一樂章表達著沖突與斗爭,最末樂章作為全曲的高潮,表達著勝利與喜悅,整首曲目都很經(jīng)典。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向?qū)W生全面?zhèn)鬟_與其相關的文化信息,在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命運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后世對作品的評價,并結合作者的生平等對曲目展開全面性、深層次的了解。在了解音樂文化的過程中,學生對身殘志堅的貝多芬產(chǎn)生了更深刻的認識,受其人文精神的影響,學生逐漸學會了自立自強、勇敢無畏、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在音樂文化的滲透中,學生的思想與意識等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再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學生能更深切地了解音樂講述的故事與內(nèi)容,從而更深刻地感受音樂的內(nèi)涵。
2.音樂審美教學
審美是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綜合素質(zhì)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綜合體現(xiàn),高中時期學生受學習壓力的影響與社會接觸較少,對世界上的各類信息了解甚少,而音樂交流可以有效打破該類界限,加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審美層次與審美水平,拓寬學生的眼界,使學生接收到更多的文化信號。高中音樂教學的開展應積極滲透人文理念,教師應了解到現(xiàn)階段學生接觸的現(xiàn)代音樂較多,且對現(xiàn)代音樂的接受程度與認可程度較高,但古典音樂中仍有學生需要學習的音樂元素與精神文化,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了解古典音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文化內(nèi)涵。學生對古典音樂的欣賞與感知程度有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會逐步認識到古典音樂的魅力,因此,教師可從中國多元化的樂器角度引導學生欣賞該音樂文化,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蘊,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音樂的價值認知[2]。另外,教師可針對現(xiàn)代音樂開展教學,音樂審美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更明確的認知,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在正確的價值觀念基礎上了解音樂的具體內(nèi)涵,并對音樂展開進一步的鑒賞與解析。人文理念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要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念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也要使學生具備獨特的審美觀念與眼光。
3.把握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高中音樂教學中人文理念的滲透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包括對學生精神、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積極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學,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音樂、膾炙人口的音樂等。其次,教師可通過情景化的描述,提高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水平,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人文理念與精神。另外,教師還需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與欣賞生活中的音樂。在生活中學生接觸到的音樂大多為現(xiàn)代音樂,現(xiàn)代音樂同樣是人文發(fā)展過程中人們智慧的結晶,教師可以以現(xiàn)代音樂為題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欣賞音樂的積極性,進一步合理地設計、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4.開展音樂主題教學活動
傳統(tǒng)高中音樂教學主要以音樂欣賞內(nèi)容的講解為主,教學內(nèi)容缺乏創(chuàng)新與吸引力,學生對音樂教學內(nèi)容的接受程度較低。教師可積極開展各類音樂教學活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并在音樂教學中不斷滲透人文理念,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具體的音樂教學活動可選擇合唱、對唱、音樂情景劇等形式,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并在活動的組織與創(chuàng)設中更深刻地理解音樂內(nèi)涵與人文知識[3]。以音樂劇活動組織為例,教師可積極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音樂劇本,并組織學生扮演音樂劇中的特殊角色,以小組為單位合理分配音樂劇的組織者、參與者,并由學生親自組織音樂演唱練習。在自主組織音樂劇排練、音樂劇表演及音樂劇相關練習時,學生對音樂劇中蘊含的人文知識的認知會更加深刻,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有效,從而獲取更深刻的感受,培養(yǎng)自身的人文思想與文化內(nèi)涵。
結? ? 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人文理念,具有幫助學生建設自身精神文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智慧等優(yōu)勢。通過音樂文化滲透和音樂審美教學,教師能夠把握音樂教學的多元化,開展音樂主題教學活動,使高中音樂教學充分發(fā)揮自身有效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楊月華.試論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人文理念[J].藝術評鑒,2019(12):105-106+112.
時開陽.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人文理念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6):167.
楊華.論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人文理念[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75.
作者簡介:錢曉慧(1982.3—),女,江蘇南通人,中學一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