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是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必要舉措。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拓寬視野,提高其語文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8-0048-02
引? ? 言
初中語文作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承上啟下、貫穿語文學習的基礎學科。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語文思維構建和語文綜合能力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綜合性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更新和完善教學策略。語文學科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識內容,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對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僵化,阻礙了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采用簡單的“授受式”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遞,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容易使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局面。第二,教師的課堂觀念落后。教師在教學中依然保持課堂掌控者的主導地位,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做題數(shù)量,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第三,教學內容過于片面性。眾所周知,語文學習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包括識文斷字、文意理解、閱讀與寫作、語言運用、表達交流和溝通交際等。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偏重于單方面的教學,不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與提升。第四,理論不能結合實踐。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只注重書本知識的講解,教學停留在教材講解階段,不利于學生開拓思維,限制了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力的提升與進步[1]。
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語文的學科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將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主要教學任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
1.教師要更新語文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充分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發(fā)掘自身教學潛能,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深刻認識到綜合性學習對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重要性,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明確教學任務和責任,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建立課堂教學新模式,幫助學生樹立主體學習的意識。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重視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guī)律,將多方面的知識內容融會貫通,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實現(xiàn)學生文學品質和綜合性學習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師要在先進的教學觀念的指引下,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形式,啟發(fā)學生認識到綜合性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和實踐能力[2]。
2.拓寬閱讀視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表達能力
文章閱讀和語言組織表達是語文學科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將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有效結合,能夠使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的重要時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深層透徹的閱讀能力和流利順暢的表達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教師要通過教材和課外的有關文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深層次地感悟文章情感和內涵,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感情抒發(f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與寫作方法,避免出現(xiàn)對文章死記硬背的被動局面。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掌握的閱讀技巧運用到寫作表達中,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情感和靈魂,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態(tài)度。另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范圍,延伸表達視角,多積累寫作素材。在語文學習中,良好的閱讀和表達能力能夠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充分提高其語文知識水平,有效地培養(yǎng)并提高其綜合性學習能力[3]。
3.開展課堂討論,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還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課堂討論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合作學習能力的重要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學習程度,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獨立思考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和解決問題。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正確行使小組責任,各個小組之間互相監(jiān)督、相互促進,改善學習條件,明確學習任務。在課堂討論和小組學習中,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容易構建語文學習思維,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形成高效的學習模式。此外,適時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價值,靈活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性學習能力。
結? ? 語
初中語文教學是關系到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思想品質的重要科目。隨著教育方式和教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教學在整個基礎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承擔教學責任,挖掘教學潛能,努力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并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形成語文思維,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文學品質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利.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48.
王軍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6(08):175.
汪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06):32.
作者簡介:魏建軍(1976.9—),男,甘肅隴西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