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這一點也反映在學生的生活中。如今有很多學生家庭條件較為富裕,再加上家長往往不會對其進行嚴格的要求,所以他們養(yǎng)成了不愛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同時,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智能時代的發(fā)展讓很多人誤以為智能設備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勞作,這種錯誤的認識不僅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而且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進步。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根本,把勞動教育納入整個教育體系十分重要。要想做到這一點,達成教育的目的,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者必須形成緊密的合作,通過合理的互動實施勞動教育,實踐教育途徑,促進學生進步。
關鍵詞:現(xiàn)狀調查;勞動價值觀;四方聯(lián)動
中圖分類號:G40-01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8-0092-02
引? ? 言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全社會早已耳熟能詳?shù)慕逃繕?。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界對于人才的需求層次也在逐漸提高。國家在現(xiàn)實中也較為注意這一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應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其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因此,學校更應將開展勞動教育作為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手段?!皠诹谛模嘀嘈??!眲趧釉诮逃惺种匾?,十分必要,十分合理,尤其是對正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青少年來說,勞動可培養(yǎng)其堅韌的精神,提升其動手能力,因此,我們必須讓青少年多多參與勞動的過程[1]。
一、家庭勞動現(xiàn)狀的調查
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在教育層面,勞動教育淪為智育的附庸。而在實踐層面,很多教師單純地將學校衛(wèi)生打掃過程當作是勞動教育,這種情況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使他們在現(xiàn)實中更加討厭勞動。就我校對學生在離校后參與勞動程度的調查顯示,學生參與的勞動時間并不多,參加的勞動項目也很有限,詳細內容見圖1、圖2和圖3。
適當參與體力勞動,不僅能夠調節(jié)學生的大腦,提高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靈活性,還可以訓練其反應能力。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況下,習慣參與體力勞動的學生能夠快速對其做出反應,并想出解決的辦法。
調查顯示,目前在學校內很多學生不愿意參加勞動,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學生,實事求是地說,如果學校和家庭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督促孩子參與勞動,也就不會出現(xiàn)孩子不愛勞動的情況。其實,勞動并非枯燥無味,其內容較為寬泛,同時能提高勞動者的相關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很多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時都將打掃衛(wèi)生看作是勞動,殊不知這僅僅是勞動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并不是勞動的全部。正確的勞動教育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勞動興趣,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正如前文所說,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智能時代的發(fā)展讓很多人誤以為智能設備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勞作,這種錯誤的認識不僅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還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進步。當前有些家長舍不得讓孩子勞動,學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因此,家校應聯(lián)手,加強勞動教育,補齊勞動教育的短板,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還有教育者四位一體的共育模式。
二、建立班級勞動清單
對班級勞動清單進行制訂十分重要,一些學校專門制訂了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希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明確學校勞動教育的目標和途徑[2]。具體來說,班級既存在著德育管理制度,也存在著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如果能夠將這兩種制度進行結合,就可以提升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同時,學校還應該堅持落實“三操(早操、大課間、室內操)、中餐自主管理”制度。
學??梢詮亩鄠€方面讓學生參與勞動。例如,在環(huán)境綠化方面,學校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班級保潔方面,也應該讓學生合理地進行衛(wèi)生清掃。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主動維護班級內的環(huán)境與設備,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教師及學校領導還需要對班級校園環(huán)境美化知識進行普及,同時讓學生對植物進行認領并進行養(yǎng)護,提升其積極性。
學校在對德育一日常規(guī)管理制度進行落實的過程中,應細致地記錄一日常規(guī)的具體檢查結果,之后將具體的評比結果與班主任的個人績效相聯(lián)系,如此就可以對勞動教育進行更好的落實。學校通過對學生的勞動情況進行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勞動教育檔案的建立;通過教師的評價,能夠對學生勞動教育基本情況進行明確;通過學生自評,可以加強學生的反思程度;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能夠讓他們各自交換意見,互相幫助;通過家長的評價,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改善親子關系。
三、開發(fā)學校勞動校本課程
學校之所以要開展勞動教育,主要的目的在于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培養(yǎng),在思想方面,首先要讓學生尊重勞動的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學會參與勞動,掌握各種技能;之后,要讓學生樹立合理的價值觀。由于勞動包含著智育和體育兩種教育的特點,所以在開展勞動教育后,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學校在校本課程中開設生活自理能力、手工、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包括廚藝、紙藝等勞動技能課程,風箏軋制、老貓花燈等傳統(tǒng)文化課程,素養(yǎng)提升類的茶道、插花,以及心理健康等多元課程體系。在學期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課,以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打造適合每位學生的勞動教育。學校以及相關教師還需要結合具體學科的基本特征對學生的勞動態(tài)度進行培養(yǎng),這樣無論是語文學科還是音樂學科,抑或是美術學科,都可以達到滲透勞動教育的要求。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校園內場景。例如,在班級空間內,班主任教師可以對“勞動角”進行設置,鼓勵學生自愿從家中帶綠植花卉,自己澆水和管理;利用校園操場兩側空間栽培的綠植,讓學生通過認領養(yǎng)植,學習植物栽培的基本常識,啟發(fā)勞動精神和責任意識;學校分配的公共衛(wèi)生區(qū)和班級衛(wèi)生,每周通過衛(wèi)生勞動平均分配法,讓每位學生參與到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勞動中。教師應根據(jù)校園內可以利用的東西設計勞動教育的目標,并將其轉換為勞動教育的場景,如此就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勞動。
四、小手牽大手,我愛我家系列活動
教師應倡導家務勞動,重視家校合育。家庭是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務勞動是實施勞動教育的有效補充。學校可以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讓家長參與到學校勞動的具體實踐過程中。
學校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從自身的實際行動入手,對相關的美德思想進行踐行,同時讓他們學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為父母、長輩排解壓力,從家庭小事做起,積極地參與到勞動過程中。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開展假期實踐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策劃、實施相關的勞動實踐活動。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出外買菜的任務;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布置獨立做一頓飯的任務,如此就能夠在生活中實施勞動教育,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快樂與幸福。在勞動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學校應與家長進行合作,讓家長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并讓家長及時反饋。
為了保證學生參與勞動教育實踐的具體效果,學校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或者通過學生把勞動的相關意義傳遞給父母,讓學生與家長一起參與勞動,保證勞動實踐能真正的實施。
五、常態(tài)化的社區(qū)勞動活動
常態(tài)化的社區(qū)勞動活動能直接深化勞動教育的效果,因為開展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師、家長的責任,還是全社會應盡的義務,當社會與學校形成合力,就可以真正地詮釋勞動教育的價值。
學校在現(xiàn)實情況中應對相關的公益活動進行組織,并持續(xù)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地參加公益活動。另外,在寒暑假期間,學??梢砸龑W生和父母一起參與“親子義工”活動,如低學段學生可以參觀當?shù)夭┪镳^、科技館、新農村等,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文化;高學段的學生可以去外地參觀學習。
結? ? 語
在勞動教育的開展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水平,其自身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得到較大的改變。由于適應并理解了勞動的具體意義,學生無論是對體育鍛煉還是對勞動過程都會較為積極。在學校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搞好教室衛(wèi)生;回到家里,會改掉懶惰的習慣,主動參與勞動,為父母減壓,同時促進自身的進步,為適應未來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榮鋼.當前家庭勞動教育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趙榮輝.勞動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楊耀霞(1977.10—),女,浙江慈溪人,現(xiàn)為慈溪市開發(fā)小學副校長,小學高級教師,慈溪市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