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開良
六合區(qū)勵志學校前身為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初中部,學校創(chuàng)建于1941年,建校以來,風雨砥礪,不斷發(fā)展,成為南京市六合區(qū)教育的品牌,是六合人對外的一張名片。2009年3月,江蘇華爾集團與六合高級中學股份合作辦學。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fā)揮民辦學校的用人機制優(yōu)勢,自主選拔學生。學校一直遵循“志圓行方”的校訓,確立了“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有理想、有素養(yǎng)、會學習、會創(chuàng)造”為育人目標,努力將學校打造成為“省內知名、市內一流、特色鮮明”的名校。
學校的校訓:志圓行方。出自明·鄭心材《鄭敬中摘語》:“志欲圓,行欲方。”本意是:志向廣博圓通,行為方正不茍。成事者,首先要有干事的愿望與動力,再落實到行動中,踏實的做,才可能成功。這與我們常說的“立大志,做小事”,也與溫總理北大講話中提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有異曲同工之處。
柴時鐘先生在主編的教育理論文集《以人為本 為學生終身基礎奠基》中提到:我們所實施的是基礎教育,我們的一切教育活動的目標皆指向如何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我們將努力全方位地夯實他們的發(fā)展基礎,培植他們自主發(fā)展的愿景和能力,保持他們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趣。基于認同,我們確立了“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的辦學理念。
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從小就應該培養(yǎng)樹立為國家、為家鄉(xiāng)、為家庭而努力奮斗的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練好本領,為維護社會發(fā)展盡應有職責,所以有理想就是一種責任擔當,也是一種“精神追求”,體現(xiàn)的正是學校文化中的“志”。初中三年從少年兒童逐步走向成人的重要階段,在人生發(fā)展的轉型期,培養(yǎng)具有人文、科學、健康生活等綜合素養(yǎng)的未來的接班人,就是為后續(xù)發(fā)展打底子,為社會輸送合格公民。學校是鍛煉本領與生長智慧的地方,不再是培養(yǎng)書呆子或考試機器的地方,會學習(學會學習)、會創(chuàng)造(實踐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背景下對未來人才的應然要求?!坝兴仞B(yǎng),會學習,會創(chuàng)造”,是從做人、學習、發(fā)展三個方向提出的培育目標的具體體現(xiàn),體現(xiàn)的正是學校文化中的“行”。所以說,學校的育人目標就是國家提倡的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具體歸納如下表:
如何落實學校的“育人目標”,讓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真正落地生根,成為了擺在全體勵志人面前的亟需解決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實踐、研討、再實踐,結合學校的傳統(tǒng),確定了學校的“志行文化”體系:“365”志行德育與“126”志行課堂。
(一)“365”志行德育
在德育實踐中,“志”可理解為志向、理想、勵志,“行”可理解為操行、行為、行動。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我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調動學生成長的內驅力,激發(fā)學生發(fā)展的原動力。在活動中與學生共同制定規(guī)則,互相監(jiān)督,互相約束,逐步養(yǎng)成行為規(guī)范。真正培養(yǎng)“有理想、有素養(yǎng)”的勵志學子。
1.“365”志行德育解讀
“3”表示三層目標。第一層是學校的辦學目標:省內知名,市內一流,特色鮮明。第二層是各年級的育人目標:初一立志·愛國教育;初二明志·鄉(xiāng)土教育;初三弘志·青春教育。第三層是學生為自身制定的近遠期目標。
例如,學校圍繞年級育人目標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社會實踐體系:初一年級上學期軍訓,到南京博物院、青少年科技館開展體驗式的探究活動,下學期到南京中山陵、大屠殺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等地開展儀式活動。初二年級上學期在行知實踐基地開展為期一周的學農活動,下學期參觀桂子山石柱林,現(xiàn)場體驗四合農民畫制作全程的鄉(xiāng)土文化。初三年級上學期組織靈巖山22公里拉練,下學期到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體驗高校文化。學校還定期邀請知名教授、專家來學校開設“勵志講堂”,拓展師生視野,豐富文化生活。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體育節(jié)讓孩子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收獲高雅的情趣和熱血的青春。
“6”表示六大課程:學科課程、特色課程、主題課程、實踐課程、引橋課程、家校課程。
例如,特色課程就包括英語特色課程、足球特色課程、大課間課程、科技特色課程、游泳課特色課程、選修(社團)課程。
例如,主題(活動)課程包括節(jié)日課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體育節(jié)、外語節(jié)、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演講節(jié)及其相應主題教育課程(假日課程);儀式課程:升旗儀式、十四歲青春儀式、各類頒獎儀式;班會課程:學校編印了《德育活動實踐課本》作為主題班會素材,開展體驗式班會的探討;論壇課程:定期邀請家長、當?shù)氐闹麑W者來我校開設前沿高端和本土文化講座。
例如,家校課程主要開展如下活動:家長論壇、培訓,建立了三級家長委員會,設立了家長學校,學校編印了《勵志學校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定期召開家長會和舉辦家長培訓班,提高家長的思想素質和教育水平;定期開展家?;樱议L開放日、家訪等),邀請了部分有專長的家長走進學校,參與學校教育管理活動。如選擇校服款式及商談價格、開設勵志講堂的講座、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介紹家庭教育經驗和提供其他的社會教育資源等;家長輪值、志愿者活動等。充分發(fā)揮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的積極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相互滲透、整體協(xié)調的育人格局。
“5”表示五類評價:過程評價(七彩勵志卡)、年級月度各類學生評比、勵志學子評比、勵志金銀獎評比、綜合素質評定。構建具有勵志特色的多元評價體系,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以釋放與肯定。
2.德育課程的整體設計
(1)校級德育課程
(2)年級德育課程
(二)“126”志行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志”可理解為志向(目標與追求)、志趣(愉悅與動力),“行”可理解為踐行(實踐出真知)、真行(激勵性評價)。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興趣濃厚,積極探究,勇于實踐,完全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激情飽滿,引導得法,深悉學情,節(jié)奏把握恰當,評價及時又富有激勵性,整個課堂教學氣氛愉悅而又高效有成。真正實現(xiàn)“目標明、有旨趣、真學習、能達成”的勵志特色課堂。
1.“126志行課堂”解讀
“1”表示“志行課堂”的一個中心: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自身發(fā)展為目的,重視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發(fā)現(xiàn)、探索、創(chuàng)造的空間,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更加關注學生自主、個性的發(fā)展。
“2”表示“志行課堂”的價值追求:愉悅、高效?!爸拘姓n堂”追求對學生的志向引領,高度關注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特別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體驗?;趯W生愉悅的學習過程,“志行課堂”同時追求課堂行為的高效,學生學習呈現(xiàn)出“民主、創(chuàng)造、合作、自主”等高效課堂的特征。
“6”表示在“志行課堂”教學設施過程中的六個要素:導、議、展、引、練、測?!皩А敝饕刚n堂的情境導入。“議”主要指課堂中的探究活動與小組合作。“展”主要指課堂中的交流展示活動。“引”主要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拓展等活動?!熬殹敝饕刚n堂中的當堂練習?!皽y”主要指課堂結束的達標精測。
“126”志行課堂的本質核心就是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益顯出來。通過高效課堂建設,我們希望達到促進課堂從關注老師的“教”轉向關注學生的“學”、從關注學生“學會”轉向“會學”、從關注師生間的“要我學”轉向“我要學”的目標。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氛圍,培育學生積極、自主的心態(tài),并伴隨自信有力的行動,去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
2.“126”志行課堂實施策略與路徑
(1)進行整體規(guī)劃。學校課改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從理念的認同到形式的達成,從深度的理解到有效的實施,從個性的表達到文化的形成,需要不斷的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為了保證課改的扎實推進,與老師們共同制定了學校課改的“五年規(guī)劃”(見下表),一個學期一個重點,穩(wěn)步進行。由淺入深,推進課改的同時,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的真成長。
(2)以學習單為抓手。所有文化學科采用的精心編制的學習單,把“126志行課堂”的精髓融合到學習單的設計中,既有效提升了可操作性,又提高了課改的組織化程度,有力的保障了課改精神落實到每一位老師的每一節(jié)課中。課堂上。提倡老師結合個人教學風格,進行個性化的實施。為了保證學習單的質量,每年的寒暑假組織各備課組進行學習單的修訂。真正實現(xiàn)修訂程序規(guī)范化,二次備課個性化,課后反思科學化。多次開展基于學習單的教學研討,從教與學探索科學有效的使用方法,實現(xiàn)“整體提高,揚長避短”的預期。
(3)落實保障措施。為了有效實施課堂改革,多次召開教備組長會,反復研討、磋商,制定了《構建“126志行課堂”實施綱要》。在此基礎上,各個學科組結合本學科的特點,組內充分發(fā)揮民主與集體智慧,拿出了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方案。真正形成課改精神不變,求同存異、百花齊放的局面。以學校行政的力量強力主導,所有行政分配到各個備課組,參與理論學習、聽課交流、磨課過關、賽課提升、回查鞏固等所有備課組活動環(huán)節(jié),全力配合組長開展工作。從上課、賽課到聽課,行政人員帶頭,并與大家反思實踐中的問題,逐步形成自己的課堂文化建設經驗與課堂教學范式。
學校文化如學校教育的金字塔的底部(如下圖),只有底部的扎實、豐厚,才有學校育人目標與辦學理念的實現(xiàn)的可能。只有在學校文化體系思想的指導下做細做精,并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經過初中三年的培養(yǎng)才有可能越來越接近的培育出我們期望的(即育人目標)人,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
各項活動表現(xiàn)突出。學校現(xiàn)為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六合區(qū)足球聯(lián)盟首席學校。2018年,校男足榮獲區(qū)校園足球聯(lián)賽冠軍,女子足球隊連續(xù)四年獲得區(qū)校園足球比賽冠軍,南京市校園足球聯(lián)賽一等獎。學?,F(xiàn)為“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擁有學生專利14項。多名學生在省市作文、科技、電腦制作、書法繪畫和機器人比賽中獲獎。?;@球隊獲區(qū)中學生籃球賽亞軍,校羽毛球隊獲區(qū)中學生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學校啦啦操隊和合唱隊在市區(qū)比賽中屢獲一等獎。
學校的教育教學成績連續(xù)多年在全區(qū)保持領先地位,連續(xù)多年在區(qū)辦學水平評估中榮獲“一等格次”和“先進學?!狈Q號。因中考成績突出,連續(xù)多年被六合區(qū)教育局授予初中教學工作“教學質量貢獻獎”與“教學質量優(yōu)秀獎”。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最具影響力初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核心素養(yǎng)如同樹葉,學校的課程(課堂)如同樹干與樹枝,學校的文化如同樹下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營養(yǎng)豐富,才能枝繁葉茂。全體勵志人秉承“志圓行方”校訓,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全面育人觀。精心打造“志行文化”體系,努力培養(yǎng)“有理想、有素養(yǎng)、會學習、會創(chuàng)造”的具有勵志特質的學子,真正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使勵志品牌更新、更強、更亮,把學校辦成學生快樂、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的家園。
(南京市六合區(qū)勵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