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白”本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術語,運用在英語課堂中就是教師短暫的停頓,留出空隙,讓學生動起來,啟發(fā)他們思考,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鍛煉合作探究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本文依據(jù)英語習題課的不同題型,講述如何在每種題型講解之間如何“留白”,讓枯燥單調(diào)的習題課上的生動精彩。
【關鍵詞】留白;英語課堂;習題課
【作者簡介】梁霜(1991.7-),女,漢族,江蘇徐州徐州市第三中學。
一、引言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將課堂還給學生,打破“應試教育”的限制,最大程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高中英語課堂仍沿襲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師“一言堂”的模式,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沒有張嘴說話的機會。教師只是知識的載體,學生淪為被灌輸?shù)娜萜?。教師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一分鐘都不敢耽誤,步步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密不透風,學生昏昏欲睡,精神渙散。表面看似課堂內(nèi)容飽滿充實,實則結果不是高效而是低效甚至無效,久而久之,英語課堂進入了一個死循環(huán)。正如作家川端康成所說,我們的生活太擁擠了。同樣,我們的課堂也太擁擠了。這時,我們可以思考將藝術創(chuàng)作的“留白”運用到英語課堂中去,讓教師適當留有“余地”,激活學生,復蘇課堂。
二、聽力“留白”之鼓勵學生重述信息
江蘇高考英語聽力并不難,但是有些學生還是聽力理解困難、反應不敏捷等,導致從第一項失分嚴重。課堂上,教師有時候會讓學生做聽力,大多數(shù)結果都是學生聽完對著答案改個選項,便草草了事,抓緊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評講。這樣一來,學生的聽力能力得不到提高。其實聽力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不是單一性的固態(tài)的,可以將聽說結合,以聽練說,以說促聽,讓學生緊張的思維化成動態(tài)的表達。所以教師們可以在學生校對答案之后稍做停頓,重聽錯題,以“說”補“白”。教師可以在放第二遍錄音之前,讓學生明確題干要考察的信息點,是“why”?“when”?還是“how”?在二次聽力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精準捕獲信息,可以在答案處停頓,重要的是鼓勵學生重述關鍵句、答案所在句,完成語言輸入后的語言輸出,錯題可以得到解決,口語得以訓練,學生實現(xiàn)聽力和口語的并行提優(yōu)。之后也可以插幾句話,給學生介紹一些優(yōu)質(zhì)的美劇、英文歌曲、英語讀物,簡單的幾句話,的幾秒鐘,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緩解學生剛剛緊張的思維。
三、完型“留白”之引導學生閱讀文本
完型填空每題四個選項,既是單選題又不是單選題。說它是單選題,確實有些題目涉及舊詞新意、介詞搭配、短語辨析,但它又不是單純的單選題,因為它本身是個殘缺的文章,補全它攻克它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理清整個文章的脈絡,注意事件的轉(zhuǎn)折,把握作者的思想態(tài)度。學生在做完型填空時往往就題論題,糾結于細節(jié),把自己思維陷入在這一句話中不可自拔,思維跳不出來,耽誤時間,失分嚴重。教師在講授完型填空時一定要強調(diào)語篇意識,學生在做題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有時候上文的某個單詞就是提示下文,有時候這個空的答案在下文有出現(xiàn)。更要注意一些關鍵詞匯but, however, nevertheless等,說明上下文之間存在轉(zhuǎn)折。具體接下來的變化沿著什么方向,更是要整體把握。除了教師給予的做題策略,我認為要想讓學生加強語篇意識,留心上下文的聯(lián)系,應該在講完完型所有錯題之后,留出一小塊空白,以5分鐘左右的時間補之,讓學生自主把二十題的正確答案代入空格,要求他們大聲朗讀整篇文章,體會整篇完整文章的感覺。對于成績偏弱的學生,閱讀完型可以讓他們趁熱打鐵,加強對詞匯短語的記憶,及時補救,查漏補缺。對于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閱讀可以讓他們反思錯題原因,感悟解題思路,領會做題技巧,提高做題能力。
四、閱讀“留白”之鍛煉學生定位信息
閱讀理解是高考英語的重中之重,分值比重大,難度也不低,很能看出學生的英語能力,所以說“得閱讀高分者得天下”。但是閱讀題的講解很困難,一個班有一部分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主要是學生興趣不大或者是聽不懂,閱讀課就成了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局面。課堂氛圍沉悶,教師也困惑,怎么調(diào)動學生聽閱讀題的積極性?我認為在講評閱讀題的時候適度留出空白有利于學生思維的跳動。首先,在講評題目之前,我喜歡拋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我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主旨,或者說是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不要為了趕時間追求正確答案,而是給學生留出充裕的時間思考。既鍛煉學生口語表達,還提升他們總結概括的能力。教師也可以根據(jù)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其次,針對閱讀理解題目中的細節(jié)題我是不講的。應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教師必須懂得什么該講,什么留著不講”。細節(jié)題主要訓練學生的耐心和細心,答案都是來自原文。這個時候可以先帶領他們閱讀題干,鼓勵他們小組合作,互相幫忙找到答案的出處,準確定位信息的來源。最后,題目講完之后,留點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再回顧和揣摩。
五、結語
留白是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境界。英語課堂教學的“留白”設計不是空出來讓學生不知所措,而且相信學生,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在課堂“留白”處獨立思考,迸發(fā)智慧,實現(xiàn)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2003.
[2]吳丹綺.高職英語教學的“留白”效應[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