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不受重視是英語教學中常見問題,應用PBL模式旨在改變以往教學模式,以問題作為切入點,以合作學習作為形態(tài),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不受重視的具體表現(xiàn)為問題切入不當、合作學習隨意、評價單一等,需要從問題、小組、評價、成果展示等環(huán)節(jié)加完善,以便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PBL模式;思辨能力;問題情境
【作者簡介】朱涇(1981.03-),女,漢族,江蘇南通市人,南通職業(yè)大學,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更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需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PBL模式,是以問題作為導向,以合作學習作為形式,以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作為目標,以多種評價為反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PBL模式應用在英語課堂中還有合作學習隨意性、思辨能力不受重視、問題切入點不當?shù)葐栴},需要從問題設置、合作學習、評級機制、成果展示等環(huán)節(jié)加以完善,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Precious Legacy》是以“珍貴的遺產(chǎn)”作為主題的,為了更好更快的切入英語學習中,教師可以以“Do you have any treasures? Where do they all come from?”(你們有沒有珍藏的東西,這些東西都來自哪里)。“Are those precious objects from bereaved relatives? What kind of stories do you have? Tell me about them.”(那些珍貴物件是來自失去親人的嗎,有什么樣的故事呢,請講一講)等問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思考何為珍貴遺產(chǎn),珍貴遺產(chǎn)的意義何在。再切入“Grandma,s letter”的文章中,引導學生研討何為“true love”問題。何為“true love”是一種開放性問題,便于每個學生有話可講,在“true love”的作用下,學生答案也會產(chǎn)生兩種中國式兩極化愛的情況,一種是溺愛一種是棍棒下的愛,這兩種愛的狀態(tài)可以作為思辨主題,例如開展“Is spoiling good or bad?”(溺愛是有益還是無益)、“Is love under a stick desirable or undesirable”(棍棒下的愛是可取還是不可?。┑戎黝}研討,以問題作為切入點積極引導學生收集資料,以便解答該問題。
二、思辨小組分工
主題研討為了體現(xiàn)觀點鮮明、立場堅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實施“同組異質(zhì)、異組同質(zhì)”的原則,分成觀點不同的兩組辯論隊伍,以辯論隊伍的形式進行思辨。兩組成員應該正規(guī)辯論隊伍人數(shù)為主,四人為一組,有正反兩方進行,其中在兩組之間安排一個主持人,應該給予主持人整個學習小組組長作為稱號,有效地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Is spoiling good or bad?”主題中,正方是“It is useless to spoil”,反方是“Its good to spoil”,雙方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論述理由,需要查閱大量資料,為思辨做好準備。思辨作為本次課題研討的重點所在,需要實例、名人警句等進行佐證,強化論點,提升思辨的勝率。學生合作分工,需大量聽取他人意見,糾正他人或者自己錯誤所在,鍛煉了學生思辨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思辨小組分工應用在英語課堂中,打破了一貫教師灌輸式教學模式,以合作分組、共同研討促進英語學習的自主性、互助性和辯駁性,便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三、學習評判
學習評判是英語課堂PBL模式存在的價值所在,其目的是以評判作為手段,發(fā)現(xiàn)學生合作學習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優(yōu)勢加以推廣和借鑒,不足加以改正和提升。在PBL模式中,學習評判在于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多種評價形式為一體,以便從各個方面促進學生發(fā)展。在個人評價上,是學生對個人學習過程中的反思,鼓勵優(yōu)點持續(xù)發(fā)揮,缺點積極加以糾正,評價內(nèi)容主要從資料收集、學習方式、任務進度等加以評價;在小組評價上,主要是針對合作效率、合作完成目標、合作形式、解決問題等方面加以評價,目的是提升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自我管理,強化合作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果;在教師評價上,主要是針對整個研討構(gòu)思、合作分工、資料分析等方面進行評價,是一項整體評價方式。當然,還應該重視過程評價和結(jié)果評價相統(tǒng)一,使評價多樣性,才能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四、成果展示和反思
成果展示和反思,是以學生合作學習的問題答案為依據(jù),展現(xiàn)每個學習小組的運作狀態(tài)和解答問題的方式方法,讓大眾進行評價和學習,如此,能夠使學生大量接受其他知識和信息,豐富學生知識面,拓寬學生視野,諸如“Its good to spoil”的觀點論述,適當?shù)哪鐞劭梢杂兄诤⒆用鞔_需要并為之努力,適當?shù)哪鐞塾兄诤⒆訕淞⒆孕判?,這些都是打破溺愛傳統(tǒng)看法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此外,成果展示也是自我反思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哪些不足并加以改正,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
五、結(jié)語
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應用PBL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在其中作為引導者,為了改善課堂氛圍,應用PBL模式,需要認識問題切入點不準、思維培養(yǎng)不重視、評價單一性等問題,深切地挖掘“PBL模式”內(nèi)在機理,從問題、小組、評價、成果展示等方面出手,有效地提升學生思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鐘先錦,方麗波,何曉麗,等.PBL教學模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廣州化工,2016,44(15):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