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靜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語文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重視。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到他們對其它學科的學習,而且會進一步影響到他們對于信息的理解與處理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閱讀習慣;個性化教學;課外閱讀;多元化;學生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個性化閱讀被淡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常見現象就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經常以自己的思考和經驗代替學生自身對文本的感悟與思考。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只是一味地強調課堂講解、反復地進行朗讀及課后習題練習,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枯燥而無趣。閱讀過程由教師包辦代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學生可自由支配的課外閱讀時間不夠,缺乏有效的閱讀目標。對于絕大多數學校和學生而言,應試依然是其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F在占有學生大量的課內、課外時間的任然是無休止的講解和做不完的練習,這也正是應試教育的特點。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待,課堂教學僅僅是整個學習活動的第一步,要提升學生閱讀水平、養(yǎng)成閱讀習慣還賴于課外的自主學習,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真正可以用來從容地進行實質性閱讀的時間卻少之又少。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對策略
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現提出以下應對之策: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課堂注意力渙散、整體教學質量不高、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退化等多方面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具體來說,首先小學生的閱讀材料故事性強、人物情感飽滿,很容易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色彩鮮明、主題明確的學習情境,起到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閱讀材料中所想要表達的情感的作用,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有著積極作用。其次,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要注重對教學導入藝術的使用,應當盡量避免直奔主題式的枯燥講解,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實物引入、表演引入、多媒體課件引入等學生們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教學導入方式,讓學生們樂在其中才能培養(yǎng)出他們對學習興趣。
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培養(yǎng)開發(fā)其自主學習能力。想要改變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除了要進行全面的教學方法改革,更應該從根本的觀念上擺正教學關系中的主體問題,進一步確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核心地位,加強對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始終不放心、不放手,無論是識字、寫作還是閱讀都是“滿堂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個性,阻礙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3 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中心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必須要形成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chuàng)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4 指導閱讀,授之以“漁”
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首先是指導精讀。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學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學《觀潮》第3、4自然段時,先讓學生細讀課文,想象畫面。再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形狀,并分別用波浪線和直線畫出作者描寫錢塘江涌潮聲音和形狀的語句。這樣,學生才會設身處地、入境人情地讀書。既理解了內容,體會了感情,有領悟和學習了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其次是指導速讀。
總之,對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提高小學生的思維和豐富學生視野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將會對其終身有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要從多角度啟發(fā)學生進行閱讀等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