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教育課程體系的不斷深化,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鋼琴教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意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與綜合素質,使大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文章通過對鋼琴教學過程的分析,發(fā)現(xiàn)鋼琴教學課程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希望能為推進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課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課程改革
鋼琴課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與能力的必修課程。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基本沒有學習過器樂方面的知識,更不用說操作技巧了,所以鋼琴課程教學要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開始,再進行彈奏實踐,整個過程可謂是任務艱巨。
一、課程導入方式
課程導入是整節(jié)課的最佳切入點,目的在于通過多種形式的引導快速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對本節(jié)課程做到簡單提煉,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即這節(jié)課學什么。當然,導入要盡量做到個性化趣味性,因為學前專業(yè)的學生將要面對的3-6歲的小朋友,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趣味性與專業(yè)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對于今后的工作狀態(tài)也會發(fā)揮積極作用。
二、教學過程中多互動
(一)學生合作互動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學習積極性被打消,學習效率自然無法提高。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有著很大改善,是鋼琴教學中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需要學生進行有效合作,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互動交流,共同進步。在這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合作探討,查漏補缺,幫助對方發(fā)現(xiàn)不足,與此同時也能及時糾正自己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對于學生們的共性問題,學生可以自主合作探討解決,教師也可以針對性的講解,從而減少課上反復講解的次數(shù),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減輕了勞動負擔,也能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的興趣,提高主動性,一舉多得。另外,對于鋼琴彈奏技巧性的知識,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講解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互相學習,互相督促,營造自主學習、積極練習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不斷提升鋼琴技巧,提升對鋼琴學習的認識。通過小組合作教學,學生可以在進行基礎鋼琴訓練時互幫互助,強弱結合,共同提高鋼琴彈奏技巧,還能進行四手聯(lián)彈的練習,使學生在互相鼓勵與幫助之下完成鋼琴演奏的練習,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樂感,深化他們對鋼琴演奏的認知。
(二)師生教學互動
小組合作教學有益于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但畢竟學生之間的水平存在差距,有些學生的基礎條件較差,有些學生基礎較好但技巧性不足,只通過小組合作也有部分問題難以解決,這時就需要加強師生互動,進行個別教學。兩種教學方式應當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通過個別教學可以及時解決課堂遺漏問題,也可以針對性解決不同學生之間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瓶頸困境,促進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教學分組分層次
(一)進行小組劃分
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技巧水平的差異性,在進行鋼琴教學時可采取小組劃分的形式進行練習。這種小組劃分的原則不同于傳統(tǒng)模式,不是由技巧水平與掌握程度決定,而且以實際情況為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事實上,傳統(tǒng)劃分模式也是符合鋼琴教學的,教師能夠針對每組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接受能力進行教學,各小組之間雖然部分任務目標不同,但大部分的基礎教學仍然是相同的,這既可以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穩(wěn)固,又能照顧到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并逐漸縮小差距,對于鋼琴教學而言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這種劃分的方式會使學生從心里產生“好生”與“差生”的落差,覺得在低難度等級的就是“差生”,從而形成逆反心理,產生消極態(tài)度,而部分高難度等級的學生也難免會產生自負心理,影響同學間的團結。所以,現(xiàn)在鋼琴教學一般采用新的小組劃分方式,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基礎,充分考慮學生性格與理解能力,將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劃分一組,成員之間做到互補搭配,互幫互助,實現(xiàn)優(yōu)化組合。
(二)進行分層次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普通高考,并沒有接觸過鋼琴,也看不懂五線譜,學習鋼琴基本都是從零開始。鋼琴教學要針對學生的普遍情況,重視基礎訓練,分層次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出層次,再通過個別輔導讓學生練習對應難度的曲目,完成相應的任務。對于基礎差,起點低,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應著重教授學生入門樂理知識,識讀樂譜等基礎性內容。在進行層次劃分時,可以以一個演奏技巧為基準。通過學生的針對性學習,都以此為目標,不斷訓練,提升整體學習水平。
四、考核方式多樣化
(一)充分利用網絡媒介的便捷條件,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督促學生完成練習要求
選擇比較有趣味性的曲目,為枯燥的鋼琴練習增添樂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練習效率與質量,教師可以動員學生組建微信群,互相鼓勵監(jiān)督,并隨機抽查學生練習視頻,教師或學生都可以在微信群里進行點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當然學生如果有問題也可以借助這一平臺向老師同學們提問,共同解決。
(二)課前現(xiàn)場回課
鋼琴教學需要前后連貫,因此回課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鋼琴教師可以在課前隨機叫學生彈奏上節(jié)課的練習曲目進行檢查。檢查時可以采用投影設備,以便讓全班同學共同觀摩,找出問題所在,同時檢驗自己的基礎,積累表演經驗。
(三)學期中安排階段性考試
為督促學生學習,檢驗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安排期中考試,以便學生及時查漏補缺,認真學習接下來的課程。
(四)期末考試分等級考試
鋼琴教學會用到小組合作教學、分層次教學等,這都是基于學生基礎水平不一的實際情況采取的策略。因此在進行期末考試時也應當進行分層次測驗,避免一刀切。將考試作品的難度分為三級,對應分數(sh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自主選擇,彰顯公平。
參考文獻:
[1]金元宇.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