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濤
【摘 要】科學技術是國家發(fā)展進步的第一生產力。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學研究發(fā)展迅速。研究探索科研項目計劃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能夠促進科研項目的順利推進,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提升國家的整體實力。基于此,論文分析了科研項目計劃管理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in China, scientific research is developing rapidly. To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mod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can 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chieve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for reference.
【關鍵詞】科研項目;計劃管理;探索;創(chuàng)新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lanning management; exploration;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G31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8-0013-02
1 引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茖W技術是推動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是生產力發(fā)展和經濟增長的根源。現代社會迎來了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成為國家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主要靠的是科學的力量和技術的進步,從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實踐來看,更是如此。目前,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學研究發(fā)展迅速,百花齊放,各行業(yè)都取得了矚目成果。但現今,世界形勢復雜多變,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國外勢力對我國關鍵技術的封鎖日趨嚴重。為了加快研制高新技術,掌握戰(zhàn)略主動,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對科研項目進行科學的計劃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2 科研項目計劃管理現狀
2.1 科研項目計劃管理現狀
科研項目是指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的一系列獨特的、復雜的,并且相互關聯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在特定的時間、預算和資源限定內,按照規(guī)范要求完成。主要包含軍工研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基礎研究和其他研究等,是一個大的系統(tǒng)工程,參研單位和協(xié)作單位一般數量眾多,涉及面比較廣,技術含量高,投資大,周期長,技術風險較大。目前,我國科研項目種類繁多,來源各異,管理要求多樣,基本都構建了項目計劃管理團隊,對科研項目進行管控,取得了很多成果,科學研究加速突破,對改革發(fā)展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但目前科研項目計劃管理的水平參差不齊,對一些項目的科研進展產生不利影響。
2.2 科研項目計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科研項目研制管理中,計劃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項目的計劃進度是項目研制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項目計劃管理的好壞,制約著項目研制周期的長短和成敗。
我國科研項目雖然數量龐大,種類多樣,涉及各行各業(yè),但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策劃不夠完善,對臨時突發(fā)情況應對不足,很多項目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環(huán)境,項目成功率低,取得的成果有限,浪費了國家資源和社會資源。很多科研項目的計劃管理團隊缺失或者弱化,對進度方面的控制沒有制度性,管理以粗放式、命令式為主,沒有形成程序化、制度化,進度和效果不理想。
3 科研項目計劃管理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
隨著技術封鎖的加嚴和國際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科研項目取得突破越發(fā)艱難,其計劃管理模式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的科研環(huán)境??蒲许椖康挠媱澒芾硎菍ρ兄葡到y(tǒng)從時間上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根據項目研制的目標要求,運用計劃、組織和控制等功能,按最經濟、最快捷和最可靠的方式,將計劃要素轉換成科研項目成果,如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等??蒲许椖康挠媱澒芾碜鳛轫椖抗芾淼囊粋€子系統(tǒng),有其本身的運作規(guī)律,就是輸入計劃要素,運用動態(tài)的進度計劃管理模式來控制項目研制全過程,最后輸出科研成果,并在研制過程中進行適時的信息反饋。
科研項目的計劃管理包括研制準備和組織、研制計劃、研制控制,包含科研項目在全壽命周期過程中全部工作的安排。科研項目的計劃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范圍、研制目標、研制思路、研制周期與進度、里程碑信息、工作分類、工作內容、開始時間、完成時間、交付形式、責任主體等信息,以及研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質量、進度等風險的識別、分析與應對等風險管理。
3.1 科研項目計劃管理原則
科研項目計劃在實施與管理中應遵循下列原則:
①應按照全系統(tǒng)、全壽命、漸進明細的觀點系統(tǒng)規(guī)劃、合理安排各項科研項目工作,確??蒲许椖坑媱澋耐暾f(xié)調、統(tǒng)一,具有可執(zhí)行性和可操作性。
②編制科研項目計劃時,應明確任務輸入單位、主管單位對科研工作的需求與要求。
③編制科研項目計劃時,應明確研制工作的保障條件、資源需求、技術接口關系等要求。
④科研項目計劃編制后,需進行風險分析,對風險點提前做好預案,給出合理的解決措施[1]。
⑤應根據工作進展不斷調整、完善科研項目計劃,全壽命周期內各級計劃按周期進行調整、完善。
⑥正式科研項目計劃為科研項目工作開展的指令性依據,不得隨意調整、變更各級科研計劃,自覺維護科研計劃的權威性。如需調整科研計劃,需要明確調整原因,分析對科研項目的影響,評估后進行調整。
3.2 利用網絡計劃方式
網絡計劃圖是運用網絡計劃技術以圖示和網絡計劃的方式將科研項目工作目標、主要工作內容、里程碑、責任主體等進行描述的規(guī)劃圖。利用網絡計劃技術組織科研生產和進行計劃管理,在科研項目計劃管理中應用意義重大。網絡計劃技術適用于工程項目大、協(xié)作關系多、任務組織復雜的項目,網絡計劃用于科研項目管理,不僅可以從繁雜的工作任務中理出頭緒,而且可以對工作時間、資源進行優(yōu)化配置。
網絡計劃圖可分為0級、Ⅰ級和Ⅱ級網絡圖等,互為子母級關系。0級網絡圖是科研項目的總體規(guī)劃,含型號研制各個階段的重要節(jié)點。Ⅰ級網絡圖指科研項目在全壽命周期過程中由各分承擔單位開展的科研計劃,是對0級計劃的分解、擴充和落實。同理,Ⅱ級網絡計劃圖是對Ⅰ級網絡計劃的分解、擴充、落實和細化。
各分承擔單位必須按其任務來源的上一級網絡計劃圖編制本級別網絡計劃圖。根據項目的研制關系和配套順序,確定項目管理計劃,從而形成年度、季度、月度,甚至日度管理計劃。網絡計劃圖編制要充分考慮上級計劃及總計劃、平級計劃和自身的下級計劃,分析確定科研項目的關鍵點和風險點,使研制過程有條不紊,按項目計劃推進。利用網絡計劃圖比較容易跟蹤、檢查任務的執(zhí)行情況,有利于控制項目計劃節(jié)點。
3.3 做好科研項目計劃平衡工作
做好科研項目計劃的平衡,是科研項目順利推進的保障。由于科研項目任務多、單位多,各單位的研制能力不同,應合理平衡科研項目資源,既能滿足各項目的科研進度需求,又能各盡其能,取得最好的科研效果。
3.3.1 承擔單位內部平衡
從輕重緩解的角度考慮:抓“重”放“輕”,抓“急”放“緩”,即集中人力、設備等科研資源,優(yōu)先安排重要的、急需的、關鍵的工作,進行合理的順序排隊和資源傾斜。
3.3.2 外部資源平衡
承擔單位內部無法平衡時,在保留核心業(yè)務的同時,需要尋求外部資源,尋找具有能力和資質的供應商來協(xié)助完成科研工作,建立供應鏈體系,充分利用行業(yè)資源。
如承擔單位內部和其外部資源都無法完成時,可能造成科研項目拖延或擱置,需及時反饋風險,提交上級計劃部門協(xié)調,通過上級部門更完整、更全面的資源來完成工作,或者進行工作內容和周期上的調整。
3.4 完善考核體系
科研項目計劃考核是科研計劃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保證科研任務完成、激勵和調動科研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措施。計劃考核要公平、公正、合理,側重正向激勵。對科研項目的各個關鍵節(jié)點,各個承擔單位設置考核指標,制定對應的獎懲措施,形成考核制度和完善的考核體系。
4 結語
科學技術是我國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力量,科學研究是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源泉??蒲许椖恳M行科學合理的計劃管理,對科研項目的全周期、全層級進行全方位的管控,按照一定的原則,利用網絡計劃方式,做好資源平衡,完善考核體系,促進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在各行各業(yè)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和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力.科研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評價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yè)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