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維軍 邵帥
【摘要】青少年是群眾冰雪運動推廣普及的重點。當前我國校園冰雪運動正在積極推進當中,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應從師資力量、課程體系、場地設施等方面予以關注,以進一步推進校園冰雪運動健康、科學、有序發(fā)展。
【關鍵詞】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冬奧會;青少年;賽事活動
【作者簡介】邵維軍,山東省濰坊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優(yōu)秀教練員(山東濰坊261031);邵帥,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項目主管(北京100044)
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在即,“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的諄諄囑托。全方位審視當前我國校園冰雪運動開展情況,有利于推動群眾冰雪運動健康、科學、快速發(fā)展,高質(zhì)量完成“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
為推動校園冰雪運動快速發(fā)展,在全社會營造積極支持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濃厚氛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意見》等文件陸續(xù)發(fā)布,從頂層設計角度為推進校園冰雪運動開展提供了相對完善的政策支持。
《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提出發(fā)展目標:“全國中小學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020年達到2000所,2025年達到5000所”。2018年底,教育部發(fā)出通知,決定在全國遴選建設一批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要求通過特色學校和示范學校遴選,樹立一批校園冰雪運動教育教學工作的先進典型,普及校園冰雪運動,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此后,全國各地積極行動起來,北京、上海、河北、黑龍江、遼寧、山西等地都提出了冰雪特色學校建設目標,有效推動了校園冰雪運動發(fā)展。
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冰雪場地設施建設,帶動青少年參與和體驗冰雪運動。東北地區(qū)大力發(fā)展季節(jié)性、臨時性冰場,每年利用田徑場澆筑冰場,為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創(chuàng)造條件。北京作為冬奧會主辦地,首批52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中有部分學校建設了冰場;積極推進冰雪運動“旱地化”;加大“共享場地”建設,如東城區(qū)的共享季節(jié)性冰場面積近500平方米,供6所學校學生進行冰上運動訓練。
一是校園場地設施缺乏。場地設施是校園冰雪運動開展的基礎,目前全國校園冰雪場地設施整體缺乏。我國東北地區(qū)氣候寒冷,冰雪資源豐富,雪場較多,學??梢岳锰飶綀龅貪仓鶊?,但室外冰雪場所周期短,全年僅有3個多月。除上述省區(qū)外,因氣候原因,其他多數(shù)省份學校不具備室外澆筑冰場的條件,南方地區(qū)學校冰雪場地設施就更加“稀缺”。
二是師資力量匱乏。在冰雪運動進校園過程中,教師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和喜好程度。目前,全國冰雪師資力量匱乏,各類高校向?qū)W校輸送的懂冰雪技能的教師非常有限,絕大多數(shù)教師不具備冰雪專業(yè)技能。
三是冰雪課程未形成體系。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冰雪運動進校園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國沒有系統(tǒng)開發(fā)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的冰雪運動課程。各地大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場地開展“應景式”冰雪活動,無法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
四是資金來源不足。冰雪運動是高消費運動。校園冰雪運動對場地、器材、裝備等有較高要求,資金投入大。真冰場、仿真冰場、氣膜館等建設費、維護費成本較高。北京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真冰場加上制冰設備,3個月租金達40萬元;一套普通冰球裝備5000-6000元,冰球桿約700元。在資金來源上,相關財政投入甚少,資金缺乏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
五是新技術、新材料推廣力度不夠。推動校園冰雪運動廣泛開展的難點之一在于場地設施,但隨著技術進步,冰雪運動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已成為可能。目前市場上各類VR、滑雪模擬體驗器、旱雪、液態(tài)仿真冰、氣膜館、可拆卸裝置等新技術、新材料大量出現(xiàn),但在校園推廣普及力度不夠。作為冰雪運動的伴生項目,輪滑、滑輪以其不受場地、季節(jié)因素影響的特點,對推廣青少年冰雪運動具有無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目前也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一是建立冰雪進校園的工作機制。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教育、體育、財政等部門的配合協(xié)作力度,形成多部門協(xié)同推進冰雪進校園的工作機制,集聚更多資源,形成強大合力。
二是加強經(jīng)費保障。建議設立冰雪進校園專項資金,支持學校各類冰雪主題活動的開展;建立多元化青少年冰雪運動資金籌集機制,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三是因地制宜推進校園冰雪運動。推廣校園冰雪運動,應根據(jù)各地冰雪傳統(tǒng)、自然條件及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引導不同區(qū)域?qū)W校因地制宜、各有側(cè)重地開展校園冰雪運動,宜冰則冰、宜雪則雪。條件允許的學校可將冰雪運動納入校本課程,通過體育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冰雪技能;缺乏冰雪運動開展條件的學校,可以納入課外體育鍛煉或?qū)W生社團活動,通過增加冰雪體驗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南方地區(qū)學校應積極與冰雪場館或冰雪運動俱樂部建立合作,促進青少年冰雪運動普及發(fā)展。
四是加強師資培養(yǎng)。建議教育部門協(xié)同體育部門抓緊制定冰雪進校園師資培訓規(guī)范或認證標準,盡快培養(yǎng)一批懂冰雪的教師、輔導員;鼓勵高校冰雪專職教師以“走教”的形式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吸引優(yōu)秀退役冰雪運動員或國外高水平冰雪教練團隊到學校任教;以體育院校為基礎,增設冰雪運動專業(yè),加快人才培養(yǎng),努力打造—支專兼職相結(jié)合的教師、教練員、校外冰雪運動輔導員隊伍。
五是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建議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展開協(xié)作,按照少而精、量力而行的原則,建設科學、嚴謹、靈活的冰雪運動進校園課程體系,明晰教學的組織、開展形式和教學內(nèi)容、時間等,作為引領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性大綱。
六是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建議體育部門積極搭建平臺,協(xié)助教育部門與更多的冰雪企業(yè)、俱樂部、機構合作,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廣泛利用社會冰雪場地設施;支持建設“共享場地”,使區(qū)域內(nèi)若干所學校共建冰雪場地設施,提升場地利用效率;積極在北方地區(qū)學校推廣澆筑冰場經(jīng)驗,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造簡易冰場;推廣VR、滑雪模擬體驗器、旱雪、液態(tài)仿真冰、氣膜館、可拆卸裝置等新技術、新材料,推動滑輪、輪滑、陸地冰壺、旱地冰球等在校園普及,盡可能彌補場地不足的缺陷,讓不同自然條件下的學校開展冰雪運動成為可能。
責任編輯 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