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健,鄧摯璽
長安醫(yī)院麻醉科(西安 710016)
術后疼痛能夠導致致痛因子水平的提升,嚴重影響患者的機體功能,并能對心肺等臟器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其不僅給予患者心理負擔和身體上痛苦,而且使患者胃腸道功能、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內分泌代謝等出現異常。術后疼痛能夠加重或引起機體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患者的康復時間,通過進行鎮(zhèn)痛,能夠減輕疼痛對機體的影響,使之處于患者能夠忍受的范圍內,同時有助于使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降低。膠質瘤(Glioma,GL)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最主要惡性腫瘤之一,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1],該類腫瘤每年的患病率在6.4/100000人,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術后的鎮(zhèn)痛也是臨床上非常關注的重點。目前術后鎮(zhèn)痛的方案很多,但是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舒芬太尼與Dex +地佐辛鎮(zhèn)痛效果的對比研究較少,Dex主要適用于重病監(jiān)護治療期間開始插管和使用呼吸機患者的鎮(zhèn)靜,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體,用作鎮(zhèn)痛藥[2]。地佐辛主是κ受體激動劑,也是μ受體拮抗劑,成癮性小。本研究納入GL患者90例,以期了解探究Dex聯合舒芬太尼與Dex聯合地佐辛在GL患者術后鎮(zhèn)痛中的應用效果。
1 一般資料 納入在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間進行治療的GL患者90例作為實驗對象,按照住院號排序后取隨機數字排序前45例為A組,后45例為B組,其中A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齡在33~62歲間,平均為(52.8±3.0)歲,病程在5個月至2年間,平均為(1.1±0.3)年;B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齡34~63歲,平均(53.1±3.1)歲,病程在6個月至2.4年間,平均為(1.2±0.4)年,A組和B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入組患者均滿足《2012版中國中樞神經系統(tǒng)膠質瘤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相關內容,具備手術指征且擇期行手術治療者,身體狀況能夠承受手術創(chuàng)傷患者,患者本人或家屬對本次實驗知情且自愿參與臨床研究者;近1個月內未使用其他止痛/鎮(zhèn)靜藥物者;研究符合倫理道德。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伴有精神疾病患者,伴有其他部位臟器惡性腫瘤患者;對實驗使用鎮(zhèn)痛劑有過敏反應者,伴有心臟、肝臟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依從性差,不配合或者拒絕參加研究者。
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行全身麻醉。
2.1 A組:手術結束前約30 min,采用Dex+舒芬太尼經靜脈鎮(zhèn)痛泵治療,配制標準:Dex(國藥準字H20090248)2.0 μg/kg+舒芬太尼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4256)200 ml,進行靜脈滴注,按壓劑量為0.54 ml/次,鎮(zhèn)痛48 h。
2.2 B組:在手術結束前約30 min,Dex+地佐辛經靜脈鎮(zhèn)痛泵治療。Dex使用劑量同A組,同時聯合將10 mg地佐辛(國藥準字:H20080329)配制成為200 ml生理鹽水溶液后,進行靜脈滴注,滴注方法同A組。
3 觀察指標 ①A組和B組患者的喚醒時間比較:術后由責任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喚醒時間,做好準確的記錄,計算兩組患者平均值;②血液中致痛因子水平變化:分別于術前、術后24 h以及術后48 h時抽取患者靜脈血,離心后取血清,測定A組和B組血清中致痛因子水平,包括5-羥色胺、P物質。③鎮(zhèn)痛、鎮(zhèn)靜評分:對A 組和B組分別于術后6~48 h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和Ramsay評分比較兩組患者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情況。VAS評分標準[4]:分值范圍0-10分,其中0分表示患者無疼痛存在,10分為疼痛難以忍受,以至睡眠和飲食受到嚴重影響。Ramsay評分標準[5]:1分表示患者處于煩躁狀態(tài),6分表示患者處于深度睡眠狀態(tài),即使進行輕微刺激,患者也未有任何反應。④不良反應:記錄A組和B組患者術后48 h內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 A、B組術后喚醒時間比較 A組患者喚醒時間為(18.14±1.63)h,B組為(13.74±2.02)h,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371,P<0.05)。
2 A、B組術后各時段血清致痛因子水平比較 術前A、B組患者血清致痛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48 hA組和B組血清致痛因子水平均發(fā)生明顯變化(P<0.05),其中術后各時段B組5羥色胺水平明顯高于A組,P物質水平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1。
3 A、B組術后各時段的鎮(zhèn)靜評分比較 術后6 h和12 h,A、B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和48 h,A組VAS評分明顯高于B組。術后6 h,A、B組Ramsa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2 h、24 h和48 h時,B組患者Ramsay評分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2。
4 A、B組安全性比較 術后, A組出現4例(8.88%)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2例、皮膚瘙癢1例和頭暈1例;B組出現3例(6.67%)不良反應,包括頭暈2例、皮膚瘙癢1例,A、B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5,P>0.05)。
表1 A、B組患者術后各時段血清致痛因子水平變化
注:同組與術前相比,△P<0.05。
表2 A、B組患者術后各時段鎮(zhèn)痛、鎮(zhèn)靜評分比較
外科手術下使患者產生創(chuàng)傷,進而導致機體的傷害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得以激活,同時,手術中產生的創(chuàng)傷也會引發(fā)神經系統(tǒng)的敏感化,進而感受器的承受能力下降,患者在手術后往往對疼痛的感覺越發(fā)敏銳[6]。也有研究發(fā)現,手術中產生的創(chuàng)傷,能夠激活機體中炎癥因子的大量釋放且聚集,進而使患者疼痛程度增加,因此對于手術患者,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手術后的患者,應及時進行術后疼痛的緩解治療[7]。通過進行術后鎮(zhèn)痛,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疼痛評分,并能夠降低由疼痛產生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目前臨床中有多種鎮(zhèn)痛方案可供選擇,其中Dex屬于一種α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8],其對于α2受體選擇能力強,研究發(fā)現,與可樂定相比,Dex對α2受體的選擇能力高出其8倍左右,且0.5 μg/kg的劑量下即能達到應用效果[9-10]。但是目前在外科手術鎮(zhèn)靜、鎮(zhèn)痛方案中單一用藥的效果無法滿足要求,因此聯合用藥的方案逐漸成為趨勢。本次實驗中比較舒芬太尼、地佐辛分別與Dex聯合方案在GL手術患者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價值[11]。
當機體受到創(chuàng)傷后,5-羥色胺大量釋放,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2A受體結合,進而降低相關神經遞質的釋放,在機體中起到一定的抑制疼痛作用[12-13]。P物質屬于一種神經肽,在機體中主要存在于神經系統(tǒng)中,研究發(fā)現,當哺乳動物受到創(chuàng)傷時,傳入神經末梢通過釋放P物質等興奮性遞質,進而導致機體疼痛的發(fā)生[14-15]。本研究中,術后不同時間段,B組5羥色胺水平明顯高于A組,P物質水平明顯低于A組,提示術后B組的疼痛水平明顯低于A組。同時,為了驗證患者術后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我們對比了兩組患者術后各時段的疼痛和鎮(zhèn)靜評分情況,結果顯示,術后24 h后,A組VAS評分明顯高于B組,術后12 h后,B組患者Ramsay評分明顯低于A組,這可能與Dex、地佐辛和舒芬太尼的藥性等具有一定的相關性。Dex在機體中具有較快的吸收能力,但有可能使患者出現心率減慢、呼吸抑制等情況,而舒芬太尼屬于芬太尼的衍生物[16-17]。地佐辛屬于一種k、u受體的阿片類拮抗劑,在注入患者機體后,不會導致依賴性的產生,在術后疼痛、癌性疼痛等中應用廣泛,其對于激活全部的k受體,而對u受體為選擇性激活,在對δ受體則無激活作用[18。在對患者進行術后鎮(zhèn)痛的過程中,胃腸道反應、頭暈、幻覺、心動過速等均為臨床中常見的不良反應。鎮(zhèn)痛過程中,藥物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是患者較為關注的焦點 ,本研究中發(fā)現A、B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因此,在GL手術后,與Dex聯合舒芬太尼相比,Dex聯合地佐辛對患者進行術后鎮(zhèn)痛,患者機體中血清致痛因子的水平改善情況更佳,且能夠起到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