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南 王增勝
摘 要:為實現(xiàn)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可視化,以曲柄搖桿機構、曲柄滑塊機構、正平行四邊形機構、反平行四邊形機構等四種典型平面四桿機構為研究對象,借助GeoGebra構建機構模型,實現(xiàn)了平面四桿機構的動畫演示。實踐證明,利用GeoGebra易于實現(xiàn)平面四桿機構運動的可視化,其建模過程簡單、高效,動畫演示交互性較好。
關鍵詞:平面四桿機構;GeoGebra;運動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102
1 曲柄搖桿機構運動可視化
1.1 建立模型
建模過程如圖1所示,其步驟為:
(1)繪制機架。用線段命令作機架AD,此處AD長度為4。
(2)繪制曲柄。用定長線段或圓(圓心與半徑)命令作曲柄AB,此處AB長度為2。
(3)繪制連桿和搖桿。用圓(圓心與半徑)命令分別以點B、點D為圓心,5為半徑繪制兩個圓,選擇其中一個交點,用描點命令標記為點C,用線段命令連BC、CD,得到連桿BC和搖桿CD。
為便于觀察,可將各桿設置為不同的顏色,并增加其寬度,最終建立如圖1所示的四桿模型。
1.2 動畫演示
模型完成后,隱藏兩個輔助圓,用軌跡命令指定顯示點C的軌跡,手動拖動B點轉動,或在B點右鍵選擇啟動動畫,便可得到機構動畫,其截圖如圖2所示。
2 曲柄滑塊機構運動可視化
2.1 建立模型
曲柄滑塊機構建模過程如圖3所示,其建模步驟為:
(1)繪制曲柄。用定長線段命令繪制曲柄AB,為便于繪圖,此處A點取坐標原點,并取長度為2。
(2)繪制滑塊運動中心線。在距原點上方為1處(即偏心距為1),用直線命令繪制直線DE作為滑塊運動中心線。
(3)繪制連桿。用圓(圓心與半徑)命令,以點B為中心,5為半徑繪制圓,與直線DE的交點取為點C,用線段命令連接BC,得到連桿BC。
(4)繪制滑塊。用剛體多邊形命令繪制滑塊。
2.2 動畫演示
為使圖面簡潔和便于觀察,隱藏輔助線、輔助圓、網格、坐標軸等,用軌跡命令顯示滑塊C點的軌跡,設置各桿的顏色和寬度。點擊拖動B點或右鍵啟動動畫即可實現(xiàn)其運動的可視化,動畫截圖如圖4所示。
3 特殊四桿機構的運動可視化
3.1 正平行四邊形機構運動可視化
3.1.1 建立模型
正平行四邊形機構建模過程如圖5所示(保留了作圖過程),其建模步驟為:
(1)繪制機架。用線段命令繪制機架AB。
(2)繪制主動曲柄。用定長線段命令繪制主動曲柄AC。
(3)繪制從動曲柄。用圓(圓心與半徑)命令以點B為圓心、AC長度為半徑繪制輔助圓,用平行線命令過B點作AC的平行線交輔助圓于點D。連接BD,即得到從動曲柄。
(4)繪制連桿。用線段命令連接CD,得到連桿。
3.1.2 動畫演示
為便于觀察,隱藏不必要的元素,設置各桿顏色和寬度,顯示D點運動軌跡。點擊拖動點C或右鍵啟動動畫,即可得到該機構的運動動畫,如圖6所示。
3.2 反平行四邊形機構可視化
3.2.1 建立模型
反平行四邊形的建模過程如圖7所示,其步驟如下:
(1)繪制機架。用線段命令繪制機架AB,此處長度取5。
(2)繪制主動曲柄。用定長線段命令繪制主動曲柄AC,長度取為2。
(3)繪制連桿和從動曲柄。用圓(圓心與半徑)命令,以點B為圓心、以2為半徑繪制輔助圓,用線段命令連接BC,作線段BC的中垂線i,作點A關于中垂線i的對稱點A,連接CA,得到連桿;連接A,B得到從動曲柄。
3.2.2 動畫演示
隱去輔助線和輔助圓,隱藏坐標系和網格,設置各桿顏色和寬度。點擊拖動點C或右擊選擇啟動動畫,則可得到該機構的動畫演示,如圖8所示。
4 結論
(1)借助GeoGebra實現(xiàn)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可視化是可行的。
(2)通過GeoGebra實現(xiàn)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可視化,其建模過程簡單、高效,動畫演示可實現(xiàn)交互。
(3)基于GeoGebra實現(xiàn)機構的運動可視化,可用于教學演示,虛擬樣機驗證或逆向工程等領域。
參考文獻
[1]左曉明,田艷麗,贠超.基于GeoGebra的數(shù)學教學全過程優(yōu)化研究[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0,19(01):99-102.
[2]鮑莉.機械設計基礎[M].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