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新課標視野下,教師應(yīng)當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使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技巧,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水平。文章對新課標視野下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guān)鍵詞:新課標;語文;閱讀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87-02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性格特點,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技巧,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品質(zhì),主動進行語文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從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新課標視野下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策略進行探究。
1.教學模式亟待完善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無法積極地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前進行認真的備課,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不能靈活運用材料進行知識傳遞。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一味追求進度,無法真正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提升,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不佳。
2.教學形式過于形式化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應(yīng)讓學生進行興趣化閱讀,但是教師過于重視語文考試成績,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拓展,無法形成自己的語文學習技巧,對于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沒有深入地進行分析和探究。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不到拓展,教師也沒有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不能了解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使得教學缺乏針對性。
3.學生的閱讀力量匱乏
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使得閱讀量較小。部分地區(qū)的學校沒有圖書館,還有部分地區(qū)的學校圖書館經(jīng)常關(guān)閉,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極大地限制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甚至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
1.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觀念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由于學生生活環(huán)境和性格特征大不相同,所以學習水平也參差不齊。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和探究,提高語文學習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高效的閱讀,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形成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技巧。因此,教師必須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增強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采用多元化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學生較為活潑,對所有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進行引導式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教師可以推薦一些學生喜歡看的書籍,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qū)使下更好地投身到閱讀學習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進行高效閱讀,提高學生的自律意識,鼓勵學生提問和探索。教師還要表揚和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產(chǎn)生主動探求的欲望。教師可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自己覺得較為喜歡的詞句時,進行摘抄和記錄,以便于積累和運用。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前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通過聲音和影像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投身到閱讀學習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閱讀
由于學生的思想尚不成熟,對于事物理解不深刻,所以教師要利用正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找更多的語文問題來進行拓展和提升。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所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語文的掌握和理解也大不相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耐心并且細心地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語文學習技巧,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采用分層式教學可引導學生進行互幫互助,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觀念,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chǔ),提高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提出一些有趣并且能夠引人深思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意識,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4.加強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整合課堂內(nèi)的教學資源,還要及時地運用課堂之外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材和課堂知識是非常有限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拓展課外閱讀知識,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心得體會。教師要結(jié)合語文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整合課外資源來幫助學生進行拓展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感悟文章中的內(nèi)涵,從而領(lǐng)略作者的情感大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使知識面得到拓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視野下,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技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了解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信任教師,從而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閱讀和學習,增強文學知識積累量,提高語文素養(yǎng)。
[1]彭小靜,李學容.提高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基礎(chǔ)教育論壇,2018(34).
[2]王承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議[J].青海教育,2017(11).
[3]鐘艷.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多媒體運用的探究[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7(22).
[4]江鵬.巧用“互聯(lián)網(wǎng)+”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1).
[5]夏娟.試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4).
[6]姚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4).
[7]靳天剛.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18(21).
[8]王悅.“微”閱讀 “微”教學——談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yīng)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8(24).
[9]張秀杰.內(nèi)外相長,課內(nèi)開花課外香——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整合的有效策略[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0).
[10]李麗娟.比較閱讀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