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華
摘 要: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習作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作教學的質量直接關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文章從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命題、立意、審題能力,強調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會學生寫作的方法并學會自我修改,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習作教學;興趣培養(yǎng);修改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5-0075-02
在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習作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語文教師感到頭疼的是學生的作文空話連篇,胡編亂造,沒有真情實感的體現(xiàn),甚至無從下筆進行點評。但另一方面,學生們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卻侃侃而談,大家都顯得“能說會道”,可是到寫作的時候卻啞口無言。同樣是語言表達活動,為何每次作文都有很多學生感到無話可寫,無從下筆?為何好不容易憋出一篇,卻往往空洞蒼白,干癟無味?基于此,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成為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本文從新課標的理念出發(fā),探討語文習作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習作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寫作內容的問題,只有引導學生多看、多想、多聽、多問等,才能讓學生有事可寫,有話可說。因此對于剛剛學習作文的學生來說,引導其學會觀察就顯得更加重要。觀察、思維的能力和習慣培養(yǎng)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多看多聽。教師要創(chuàng)設習作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多看多聽、多參與實踐,有了一定的素材積累,才能筆下生輝。如有個學生寫《指南針》,他首先寫處于靜態(tài)的指南針,寫它外殼的形狀和顏色,寫它的底盤和磁針,由整體到部分;接著又寫指南針的動態(tài),寫自己要它左轉、右轉,但不管怎么折騰它始終指南。于是他就聯(lián)想到“它像個頑皮的孩子,仿佛在和我逗著玩。它又像個脾氣倔強的老爺爺,不管你怎么勸說,也不改變主張”。最后,小作者想起南宋文天祥的一首詩,從“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詩句中體會了愛國志士堅貞不屈的精神。這位學生之所以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不僅是他對自己的指南針細致觀察的結果,也是他平時對周圍事物和人們的談話多看多聽的結果。
(2)多問多想。要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有不恥下問的品格,不能“不懂裝懂”,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有個學生寫《別忘了這里》,他首先寫了周末爸爸帶他參觀南京東郊王家灣的情形:這里有個大牌坊,上有對聯(lián)“英名萬古傳飛將,正氣千秋壯國魂”,橫批“精忠報國”。這里有許多墻壁,巨大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面刻滿了烈士的名字,一共三千多位。于是小作者又聯(lián)想到小朋友們在游戲室里打游戲,大人們在商場里擠來擠去買東西,由此發(fā)問“你們在吃飽了,玩好了,買到了滿意的物品以后,為什么不能到王家灣來看看這些在同日本侵略者作戰(zhàn)時獻身的烈士們呢?”這個學生不僅看了聽了,而且問了想了,他想得很多很多,所以才能寫出這篇思路清晰、言之有序、愛憎分明的文章。
(3)多寫多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練筆的習慣。三年級第一學期是寫作的起步階段,教師可每周安排一個特定的玩耍項目,教師也參與其中,有組織、有順序地進行活動,鼓勵人人參與,大家可以盡情地充當角色。在活動中學生們既當演員,又當觀眾;既要精彩地表演,又要周密地觀察。如寫《放風箏》這一主題的作文,教師可在三月初趁著涼爽的春風,帶領學生踏著解凍的草地,在寬闊的運動場盡情放飛夢想,學生們呈現(xiàn)出不同的放風箏姿勢,大家盡情玩耍?;顒咏Y束,學生們都有了豐富的體驗和心得,教師要安排學生進行復述活動、寫作練筆,以便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命題、立意,就是出題目和確定文章的中心意思。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命題、立意和審題。
(1)立意能力。立意的能力反映了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程度。立意首先要求正確,但只是正確還不夠,還要求有點新意。因為一個人寫文章不是單純地重復人家講過的東西,總是要告訴人們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這種見聞和感受是自己從生活中得到的,而不是仿照人家的意思表達的,這就叫有新意。立意只有既“對”又“新”,才能寫出好文章。
(2)自擬題目的能力??梢宰寣W生自己出題目或者教師提示一個主題范圍,學生“自發(fā)作文”,還要鼓勵學生能夠給文章定標題。給文章定標題,要做到四要四不要:要切合內容,不要題不對文;要具體,不要空洞;要精練,不要累贅;要醒目,不要一般化。
(3)審題的能力。教師出題目、學生“見題作文”的方式有一個審題的問題。就是說,訓練學生能把教師出的題目的含義弄清楚,然后在這個范圍內選擇材料,確定中心。
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寫作的重要,就會激發(fā)起學生習作的興趣,學生就會以好奇的心情去體驗每一次習作教學,寫好每一篇文章。在以往的工作實踐中,部分教師只知輕松地命題,而學生挖空心思寫不出語句,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老師布置的作文沒有感覺,找不到話題。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改變以往的教學套路,創(chuàng)新習作教學方法。不是先命題,后讓學生寫,而是圍繞命題范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玩、說、記、看等活動,然后讓學生在這個范圍內自己命題,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用筆和紙記錄下來,將被動變?yōu)橹鲃樱约ぐl(fā)學生的寫作欲望。玩,是一種樂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屬于游戲輔助教學的手段。在學生可以通過玩開發(fā)智力,加強交流,鍛煉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對生活的體驗。教師應因勢利導將這些活動用在寫作訓練上。學生進行游戲或動手實踐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口述一下過程。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有意思的活動中有很多新鮮體驗,能夠獲得第一手材料,材料多了,作文寫起來就不用愁了。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學會自己修改習作?!痹谡Z文習作中,學生要把同學修改和自己修改相結合,一篇文章寫完后,先自己進行閱讀、分析,找出錯誤的字詞、語句、不恰當?shù)亩温?,然后自己用不同顏色的筆修改批注,批注符號力爭規(guī)范標準。一篇成功的作文重在修改,所以,作文教學還應設計“糾錯課”“發(fā)問課”和“聯(lián)想課”,分步進行,逐步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當然,小學習作大部分還是依靠教師修改,教師在修改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評語的書寫,在習作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用鼓勵的方式書寫評語,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在習作課上,還要挑選優(yōu)秀的習作進行宣讀、分析,促進學生的相互學習借鑒,全面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好比一位導演,導得好與不好全憑自身的心志與才智。只要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激發(fā)學生興趣,鍛煉學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1]路景鳳.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探究[J].甘肅教育,2018(19).
[2]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主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丘苑,盧小陶.小學生語文習作:問題、原因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8(28).
[4]陳王芬.目標導向,實現(xiàn)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精準指導”[J].教書育人,2018(25).
[5]秦曉紅.注重語文習作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探究[J].成才之路,2017(31).
[6]牟曉燕.學生思維透明化的點滴思考——以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思維導圖的應用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7]祝鳳.民國時期我國小學作文教學的理念[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7(02).
[8]翟淼淼.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研究——以淄博市為例[J].淄博師專學報,2016(01).
[9]鄒姍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12).
[10]孫光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