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 隨著新一輪新的課堂變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方式在悄無聲息的滲進課堂。在以前信息技術指導下的多媒體占主導地位的課堂,進一步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zhuǎn)變。讓學生會學、樂學、探究的學刨根問底的學習方式正在形成。
關鍵詞 主動學習;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0-0163-01
新世紀迎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我們也跨入了一個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憧憬著在新一輪的課改大潮中,能再掀波瀾,與時俱進。我們更渴望在課改的試驗田里撒下革故鼎新的種子,沐浴人文主義的光輝。在素質(zhì)教育的土壤孕育著幼苗,拔節(jié)成長。
一、抓舉目張從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長城》是一篇講讀課文,在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作者的寫作思路之后,我緊緊抓住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我抓住了作者“為什么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這一題眼,學生就有了探究問題的欲望,于是出示媒體讓學生從視覺上感覺遠看長城是什么樣的,近看長城是什么樣的,然后談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話概括。說的不具體沒關系,只要能說出來就很好,接著讓學生回到文本,看看文中是如何描寫長城的,你喜歡那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其中就有一個學生很自信地說:“老師,我喜歡第二自然段?!蔽覇枺骸盀槭裁矗俊彼f:“這一段主要向我們講了長城高大堅固。”學生能抓住重點詞句,接著我讓他們用筆畫出描寫長城高大,堅固的句子,并讓他們找出說明方法,學生不但找的準,而且還把文中的幾個關鍵詞語通過書中的第二幅插圖認識了“垛子”,“射口”,“瞭望口”,抓住問題的關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改掉了以前都是老師一問一答的教學,避免了學生讓老師牽著走的弊端,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動起來,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讓他們想說會寫手腦并用,以集體的智慧解決疑難、復雜的問題,教師只是本節(jié)課的組織者參與者。
二、抓關鍵詞,設疑問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完了第二自然段,我巧設問題:“我們才只是從遠處了解長城,下面讓老師帶領大家登上長城看看好嗎?”用導游詞的形式提問,一下子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讀課文,看看登上長城我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讓學生用“—”畫出作者實寫了什么,用“~~”畫出作者的想象,學生很快抓住“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边@一句,我問:“這句說明了什么?”哪兩個詞你最喜歡,為什么?學生一下子說出了“血汗”,“智慧”從這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有的學生說修長城不容易;還有的學生說出古代勞動人民很聰明,在這時我就像給影片插播特寫鏡頭一樣,插了一個動人故事。我問:“在修長城的時候曾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你們知道嗎?當然這也是我給最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全班五十多名學生,肯定會有學生知道這個故事。當時我班喜歡讀書的鄒靜怡立刻舉手說:“是孟姜女哭長城?!苯淌依镆黄瑖W然,許多同學露出了驚訝、期待的表情,于是我讓她給同學講講這個故事。她講的繪聲繪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連后面聽課的老師也頻頻點頭。故事講完了我問同學們理解“血汗”了嗎?其中有個同學站起來說:“就是有許多象萬喜良這樣的勞動人民都累死在這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边@樣的問題既不啰嗦簡單,也不至于把學生問得抓耳撓腮,也不失乏味無趣,還給優(yōu)生提供展示能力的空間,同時還調(diào)動學生搜集知識的習慣和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文中的重點詞句也迎刃而解。在理解“智慧”一詞我問同學們;“你覺得哪一段最能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智慧呢?”學生很快找到實寫的那一句話“沒有……沒有”一句排比句,我讓學生反復讀,這時學生的問題來了,其中有個同學舉手問:“老師,當時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那三千多重的條石是如何搬上去的呢?同學莫然、驚訝,有的學生積極舉手,才思泉涌。我笑著問同學們:“你們說呢?”針對這個問題看來一個人不能解決,那我們就集體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那就小組討論”。小組討論開始了,他們事先推選好記錄員、中心發(fā)言人,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同學們七嘴八舌滔滔不絕,有的還不時用手比劃著。此時,我不時地參與到某個小組中去,給他們講的當時的勞動工具都有什么,讓孩子們的想象更接近當時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五分鐘過后匯報結(jié)果,同學們的想象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說用一匹馬往上拉;有的同學說做斜坡澆水凍冰用人往上拉;有的說用獨輪車往上拉……孩子們的想象力充分調(diào)動起來,說的后面的老師瞠目結(jié)舌。小組合作、探究、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再用語言激情去感染、激發(fā)學生,學生在文本中感悟。這就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思維調(diào)動起來,對“智慧”一詞的理解也達到極致。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讀是理解的基礎,讓學生通過讀好文中問句、感嘆句、把握句中重點詞的重讀、輕聲、快慢等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就能、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朗讀就是理解后呈現(xiàn)的結(jié)果,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朗讀,這樣學生才會入情入境,讀出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