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英
摘 要:淺夏五月,落紅消瘦,綠意正濃,我們懷盈盈笑意再創(chuàng)工作坊,群里坊內(nèi),我們相遇、相識。熱情六月,荷香撲鼻,桃李漫山,我們撐起了一片緣分的天空,線上線下,我們聚首、共進。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研修;慢過程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7-02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5-0111-01
如果說,2018年第一次當教師工作坊坊主是我的一次嘗試,那2019年再次引領(lǐng)幾十名教師走在研修的路上,該是一次與自己、與語文深度對話的慢過程。
何為“研修”?專業(yè)人士認為,研修是學習、鉆研、磨煉、修為;是動態(tài)過程與狀態(tài)結(jié)果的組合;是通過研究而達到道德、涵養(yǎng)、造詣素質(zhì)方面的一種狀態(tài)。是的,身為教師,我們必須建立終身學習理念,我們得一直行走在研修的路上。否則,我們要么被時代淘汰,要么被學生拋棄。
如今,教師工作坊研修日漸興盛,已然成了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建設(shè)的重要途徑,成了教師提升自我、與時俱進的一種常態(tài)。作為坊主的我,必須明確,我不能帶領(lǐng)教師只做一場“坊秀”,否則就是對時光不珍惜,對教師不尊重,對領(lǐng)導和自己不負責。在如此忙碌、如此有限的時段中,能否利用每一次線下研修讓教師有收獲、被促進、有思考?利用每一項網(wǎng)絡(luò)研修活動讓教師得以明智修身、積累經(jīng)驗、學到新知、提高能力?
培根說:“思考是行為的種子。”有了思考,便會有行動。即便是第一次線下研修,我依然不愿意輕易放棄這樣“智慧共享”的機會。有人說:“個人的智慧,僅是草尖露珠;集體的智慧,才是長河流水。”我確實是感同身受。我向來認為,研修,只有切身體會了才真正有收獲;研修,也是從他人的智慧中汲取營養(yǎng)來潤澤自我的過程。今日,郴州市蘇仙區(qū)小學語文1坊的第一次線下研修,我詳細地和大家分享了本期研修主題的背景、來由和目的,在完成了“破冰活動”后,小組開始“文化建設(sh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要求大家不僅要有自己的組個性(取組名),還得有自己的組文化(定口號),更要有自己對研修的思考和目標——每個組圍繞本期的兩個大主題(主題1:統(tǒng)編教材識字寫字教學探索,主題2:閱讀教學中如何落實言語實踐),至少提出兩個自己想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于是,六個組不僅都取出了充滿個性、散發(fā)語文味的組名,也確定了激情昂揚的口號,還提出了充滿智慧并與教學實際緊密結(jié)合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會作為工作坊線上研修中“沙龍研討”和“研修活動”的重要話題,并陸續(xù)讓大家進行探討。以下是各組提出的問題。
第一組——“高山流水”組。問題1: 如何激發(fā)學生說與寫的興趣,并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運用語言文字?問題2:如何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
第二組——“源頭活水”組。問題1:高年級如何開展隨文識字?問題2:如何將閱讀教學中所涉及的語言表達技巧運用到寫作中?
第三組——“春華秋實”組。問題1:閱讀教學中,如何落實語言訓練的層次性?問題2:怎樣將生字的音、形、義結(jié)合,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生字詞?
第四組——“七色花”組。問題1:下學期4—6年級學生將要使用統(tǒng)編教材,如何讓學生在不增加學習任務的情況下完成新增的識字量?問題2:如何利用學生有限的閱讀資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五組——“語之翼”組。問題1: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nèi),低年級學生如何高效完成隨文識字?問題2:怎樣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
第六組“閱來悅好”組。問題1: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可操作性方法有哪些?問題2:怎樣實現(xiàn)低年級到中年級識字教學的過渡?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毖行迒栴},只有觸到教師的“痛點”和“瓶頸”,才能引起參與者的深度共鳴。各組圍繞本期研修大方向,確定各自研修小命題,有認真思考的痕跡,有智慧碰撞的火花。教師帶著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和欲達成的目標,往返于研修與教學實踐之路上,定能“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也能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找到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美麗空間。
“統(tǒng)編”已來,遠方不遠。我們將陽光灑在改革的路上,將慢時光裝進研修的寶盒里。四季有芬芳,我們正悅納!
參考文獻:
[1]劉堤仿.區(qū)域性教師校本研修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3):9-11.
[2]鄭百偉.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標準及其實施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9):27-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