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疑探學習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再進行討論。其次,組織好合作疑探學習,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適時點撥和引導,重視對學生合作疑探學習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疑探;合作;討論
我縣小學教研室推行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當前課改形勢下,我校非常響應這種課改模式,并研發(fā)了我?!?321”課改模式,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身上肩負著課改重任,近兩年來,在課改教學中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始終秉承著這一點,只要堅持不懈,就能開花結(jié)果,在我的課改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嘗試,不斷學習,不斷參加各種優(yōu)質(zhì)課比賽,對疑探教學有了新的認識,總結(jié)出了點滴經(jīng)驗。
課堂討論是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把握不好不僅難以取得預期結(jié)果,反而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課堂合作小組疑探討論能否有效率在于老師的設疑時機是否得當,難易程度富有啟發(fā)性,下面我簡單談談我在教學中如何巧設疑境,引導課堂討論的。
一、 在授課開始時設疑
在授課起始時適度地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疑問,設置懸念,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快速進入疑境,興致勃勃地去尋找答案,我參加我校的星光大道優(yōu)質(zhì)課評比中講冀教版下冊26《別踩了這朵花》一課時,我先不板書課題,出示繁體字“愛”看到這個字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想法,拓展思維,用“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引出冰心奶奶,然后在出示課題,這時候同學們興趣盎然,我就趁機引導孩子自己看課題想問題,快速進入疑境模式,同學們想到了為什么不要踩這朵花,它很重要嗎?它是一朵什么樣的小花?等等一系列問題迎刃而出,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去尋找答案,于是同學們心口并用注意力十分集中,這就為進一步研讀課文,同學們小組質(zhì)疑解探,深入探討《別踩了這朵花》的奧秘營造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教學氛圍。
二、 在教材的重點難點處設疑
一般來講突破重難點是更好正確理解課文的主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重難點處巧設疑境,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在課堂中敢于質(zhì)疑、敢于探究。教師如在課堂教學中于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處“設疑”,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送課下鄉(xiāng)我講授的《軍神》一課,教學重點在于透過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和思想感情??蛇@樣“設疑”:為什么說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直入中心,通過“設疑”,讓學生領悟這樣的含義。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盡管有些難度,但還是能保持興奮,去深層尋找答案,因為任何一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處常是本篇文章所要揭示的全文主旨之所在,因此這種方法尤其適合“長課短教”的情況。
三、 在課堂結(jié)尾處可設疑
在教學的結(jié)尾時,可巧妙地設置疑境,引起學生的再度合作掀起討論高潮,如果教師進一步在課堂結(jié)尾處拓展“設疑”,就會給學生帶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如在《陶罐和鐵罐》教學時,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學習鐵罐那種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要學習和發(fā)揚陶罐謙虛克制的精神,最后我這樣質(zhì)疑:同學們,驕傲的鐵罐一直拿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陶罐的短處,那故事最后的結(jié)局又將帶給我們哪些更深的思考呢?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感想和認識。于是學生在思考后紛紛發(fā)言這樣“設疑”,既延伸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也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思想修養(yǎng)受到熏陶。
合作疑探學習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再進行討論。其次,組織好合作疑探學習,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適時點撥和引導,重視對學生合作疑探學習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四、 結(jié)束語
總之,教師巧妙“設疑”的確能夠豐富語文教學課堂內(nèi)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使語文教學煥發(fā)蓬勃的生命力。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追求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
參考文獻:
[1]張志剛.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運用小組學習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唐國仕.小學數(shù)學關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7,4(4):149.
作者簡介:
陳翠,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灤州市王店子鎮(zhèn)韓新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