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正所謂教育為本,德育為先,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重視德育教育,以促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而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有了較大的變化,教師可以對互聯網技術進行有效的利用,以實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在小學教育中,德育教育至關重要,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了豐富的德育資源,是最容易滲透德育教育的一門學科。本文主要圍繞互聯網時代下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互聯網時代下的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特點分析
1.德育信息變得更加的豐富
在德育教育中,需要一定的德育理論為指導,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從書籍上獲取德育理論知識。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只需要在家上網就能夠獲得最新的德育理論知識,然后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實踐?;ヂ摼W可謂是一個寬廣的知識海洋,其中囊括了大量的德育理論知識內容,不僅有人際關系方面的知識,也包含有德育實踐上的知識[1]。如此一來,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知識容量,有助于其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
2.信息的獲取更加的便捷
互聯網具有快速性以及共享性的特征,在信息交流日漸頻繁的今天,互聯網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現如今,人們只需要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腦,就能夠搜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這極大地促進了德育教育的開展。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交流,以促進家校合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建立家長微信群,然后將德育作業(yè)發(fā)布到家長群之中,讓家長監(jiān)督自己的孩子完成作業(yè),并讓家長及時在群里反饋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做家務的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父母日常操勞的不易,使之能夠更體諒自己的父母??梢宰寣W生家長監(jiān)督孩子的完成情況,通過拍攝視頻或者圖片等方式發(fā)布到群里。如此一來,教師就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相關的信息。
二、互聯網時代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策略分析
1.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在我國各家庭中得到了普及應用。在這種背景下,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要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以及多媒體技術。只有當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得到提升之后,才能夠更好地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可以上網搜索相應的素材資料,通過這些素材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明白一定的道理。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yǎng),那么他們就能夠在網絡中尋找一些破壞地球、污染環(huán)境、亂扔垃圾的圖片以及視頻,然后通過這些視頻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2]。若教師不具備這一素養(yǎng),就只能夠通過口頭講解保護地球的重要性,這樣很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基于此,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教師需要加強計算機技術知識的學習,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為后期的德育教育做好鋪墊。
2.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更重視教材知識的講解,這樣雖然可以打牢學生的學習基礎,但是卻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因此,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拓寬他們的眼界,使他們在課外閱讀中了解為人處世的道理。但是,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要幫助學生挑選文章,盡可能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充滿正能量的名家作品。小學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維記憶為主,所以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以及興趣愛好挑選相應的文章,可以挑選他們最喜愛的連環(huán)畫,也可以分享一些短視頻供學生閱讀?,F如今,幾乎每個家庭都普及了電腦或者手機,教師可以將自己在網絡上搜索到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文章或者教育視頻分享到班級微信群中,由家長陪孩子一起去閱讀。如此一來,在不斷地閱讀中,學生對社會的認知也會更加的深入,他們會受到文章中蘊藏情感的影響。如果文章所講述的是愛國方面的內容時,那么學生的愛國情感就會得到激發(fā)。若文章講述的是父母之愛,那么就會使學生認識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等等。
3.利用社交軟件引導學生自由交流
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以往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如此,在不斷的思考中,學生對知識的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而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可以利用社交軟件與學生交流,可以利用社交軟件布置相應的作業(yè),以實現對德育教育的滲透。例如,在“詹天佑”的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對于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就會有所了解。但是,要想讓學生的認知得到擴展,使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品德,那么僅僅課堂教學尚且不夠。為此,教師可以在微信群中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尋找有關愛國的材料,然后將這些材料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者是微信班級群。這樣學生就會在家長的陪同下尋找相應的視頻,而在搜索的過程中,學生便會受視頻中愛國事件的影響,他們的愛國情感就會被激發(fā)。當學生分享自己所搜集的文章之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在群內進行交流與探討,這樣就能夠增強雙方的學習效果。
結語
綜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的信息接收更加的便利,這使得德育教育的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使自己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技術搜索德育資源;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讀物,以拓寬學生的眼界;還可以利用社交軟件引導學生自由交流。如此,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就會得到有效的
提升。
參考文獻
[1]周藝檸.淺談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內江科技,2012,3303:205-206.
[2]鄧小紅.移動互聯網視野下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