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指導下,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職教育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尤其是英語方面,多數(shù)學生基礎薄弱,并且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區(qū)以藏語和漢語教學為主,這就導致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中職學生的英語成為了教學難點。經(jīng)過實踐證明,行為導向教學法對教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針對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關鍵詞:行為導向;中職英語;應用必要性;應用策略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在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1.行為導向教學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中心地位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區(qū)的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師如果依舊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課堂就會顯得枯燥乏味,學生本就難以理解英語知識,教師單純的講解知識點,課堂缺乏趣味性,更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行為引導教學法重視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索問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2.行為導向教學法教學生學會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過分地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關注。而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并且參差不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區(qū)的教學中英語是第三種語言,他們從小學習的主要是藏語和漢語,所以對于英語更加陌生,學習起來難度更大,而學生也缺乏學習的自信心。英語不同于藏語和漢語學習,英語需要學生有充足的詞匯量,良好的語感,才能夠?qū)W好英語,就這一點的要求看,英語學習整體上顯得較為枯燥,趣味性不強,因此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提高英語學習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而行為導向?qū)W習發(fā)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探究,逐漸地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行為導向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下,中職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綜合素質(zhì)成為了教學重點,英語學習中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包括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文化認知、民族自信、探究合作等眾多方面的能力,涵蓋面很廣。中職學生的整體學習素質(zhì)不高,通過行為導向?qū)W習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對學生探究合作等其他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有效手段。
二、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轉(zhuǎn)變教學意識,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教師首先要明確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法的重要作用,并且轉(zhuǎn)變教學理念,發(fā)揮其作用。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大綱研究、分析教材,精心地選讀教材并且進行適當?shù)募庸ぃ瑸閷W生進行自主學習奠定基礎。行為導向教學法要求教師能夠站在全體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活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創(chuàng)建良好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英語能力,進而使學生在行為導向教學發(fā)展中獲得進步和提升。
2.以課堂實際為基礎,進行教學
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能夠以中職院校的英語學習實際情況為基礎,展開針對性地教學,在活動開展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明確每一個學生學習中的任務,讓學生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以及做這些的目的和怎樣做。同時,英語教師還應該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了能夠讓行為導向教學法有效地落實,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3.提倡民主學習
民主學習是行為導向教學法實施的另外一個特點,也是教學實施的重要要求,民主學習的實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自己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充分地顯現(xiàn)出來,并且能夠用熱情感染學生,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通過這樣的形式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促進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作為中職教學,英語教學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時,要更加地關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激發(fā)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欲望,讓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用英語進行交流,進而在課堂上形成民主學習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4.具體的活動開展
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有很多成功的活動,比如角色扮演、頭腦風暴、合作學習、游戲活動、話劇小品等。合作學習就是要求學生與自己的同伴共同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或者進行某一學習活動。學生之間共同探討,相互配合實現(xiàn)教學目標。比如在一個英語采訪中,可以將前后桌四個人分為一組,進行采訪活動的探討,集思廣益,提出采訪時的問題以及可能得出的答案。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勢必會遇到各種難題,在遇到問題時組內(nèi)探討共同解決,若是不能解決便在匯報時向教師提出問題,尋求教師的啟發(fā)和幫助。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比如:角色扮演,很多英語教學中都是由對話和情節(jié)構(gòu)成的,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教材優(yōu)勢,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學習世界各地的風景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旅行活動,由一名同學扮演導游,其他學生扮演游客,導游為大家介紹旅游景點,并對游客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結(jié)束語: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英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改變了枯燥發(fā)為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的職業(yè)生涯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佳磊. 淺談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必要性[J]. 中國校外教育,2013(33):84.
[2]朱先容. 探析中職英語教學中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4(11):123.
作者簡介:
李英,女,四川南充,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初級,研究方向:民族地區(qū)中職學校英語教學,626100 單位:甘孜藏族自治州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