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瑞霞 楊帥 黃雨昕 吳瀅 李怡
摘 要:城市的植物是必不可缺的,對于吐魯番這類沙漠城市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針對吐魯番的植被現狀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但是本次調查的時間和范圍有限,沒有針對除本文涉及到的因素之外的影響,希望能夠為各類沙漠城市的植被建設提供一些基礎的實踐數據。
關鍵詞:沙漠城市;植被;現狀分析;對策建議
1.緒論
1.1研究背景
現如今國家對生態(tài)綠地和環(huán)境保護非常重視,習總書記也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新疆擁有六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但適合人居住的面積卻很狹窄,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的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作為生產者的植物起到了很大的調節(jié)作用。合理選擇與應用適合的城市園林、進行綠化的植物種,可以很好的提高城市綠地對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改善和調節(jié),所以我們對于新疆適合生存的園林植物的適應性進行評價研究。以吐魯番市園林為例。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吐魯番城市園林設計與規(guī)劃。以吐魯市自然、文化資源為基礎,調查吐魯番市園林植物分布現狀,分析評價園林植物的經濟、生態(tài)、文化的適應性,進而建立吐魯番市園林景觀植物數據庫,為城市園林景觀規(guī)劃提供理論支撐。
設計符合吐魯番市當地自然地貌、文化特點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城市園林
2.研究方法與內容
2.1研究方法
我們小組采用了文獻法:通過查閱有關吐魯番的植被文獻,并與其他城市的植被文獻進行對比,并進行研究總結。采用實地調研法以吐魯番市內兩個植物園(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和艾山江師傅新桑子公園以及街邊道路植物)為調查對象。
(1).防護綠地
防護綠地是指為滿足城市對衛(wèi)生、隔離、安全的要求而設置的綠化用地。其功能是對自然災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護或減弱作用,不宜兼作公園綠地使用。
(2).公園綠地
公園綠地是指城市中向民眾開放的、以觀賞游玩休息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樂休息設施和服務設施,同時兼有生態(tài)功能、增加景觀意象、減災避難的綜合 綠化用地。是城市建設用地、城市綠地系統(tǒng)和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整體環(huán)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其規(guī)??纱罂尚 ?/p>
(3).附屬綠地
附屬綠地是指城市建設用地中除綠地之外各類用地中的附屬綠化用地。
以酸模、旱柳、打碗花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抽樣。
2.2研究內容
2.2.1吐魯番市園林植物的自然環(huán)境調查分析
衛(wèi)星遙感圖
如上圖我們找到了,吐魯番地區(qū)的衛(wèi)星遙感圖。云量較小,降雨量較小;吐魯番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在我國來說是我國最熱的地方,每年的六月,七月,八月三個月平均最高氣溫高達38℃以上。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最高氣溫能達到48.3℃以上。整個盆地的干燥氣候時間較多,降水量相對其他地方來說比較少,年平均降水量吐魯番市為15.6mm。正因為如此,所以植被的分布狀況較為稀疏,種類較少,印證了前面我們的調查。吐魯番市的植物分布應該選擇植物適應性比較強,耐干旱,吸水量比較少,能夠儲藏雨水,以及能夠改善地質條件的。城市的植被分布能夠有效地緩解城市的人口居住問題和緩解城市交通帶來的壓力和負面影響。
2.2.2吐魯番市園林景觀植物分布狀況調查分析
(1)調查內容:
調查吐魯番地區(qū)植物對當地環(huán)境的適應性,并對其進行歸納分析研究
(2)調查結果與分析:
我們對吐魯番各大公園進行了實地考察,主要樹種為梭梭,胡楊,桑樹,杏,檉柳,白榆,桃葉衛(wèi)矛等植物。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吐魯番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盆地,一年四季氣溫都處于較高的水準,對這些植物進行歸納得出,主要是一些耐寒,耐旱,耐貧瘠,耐鹽堿類的植物。常年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造就了當地特有的植被特點。也讓當地的植物逐漸適應了當地的環(huán)境條件。
(3)物種組成分析:
主要樹種是云杉、山楊、山柳等,分布在高昌和鄯善北部天山,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yǎng)林。所保存的植物具有典型干旱區(qū)地域特征和獨特的溫帶荒植物區(qū)的特征,具有許多適應荒漠逆境的生態(tài)型和特殊的基因型。
(4)觀賞特性分析:
干旱區(qū)光照資源豐富,相對海拔高,野生觀賞植物花色鮮艷,體現了新疆觀賞植物的地方特色,構成了特有相對穩(wěn)定的自然景觀?;哪吧ɑ苤参锸腔哪畢^(qū)的一大植物種質資源,開展荒漠野生花卉植物的引種培育研究對于豐富干旱區(qū)現有園林花卉種類、野生花卉資源開發(fā)利用及植物多樣性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5)生長狀況分析:
在調查的過程中發(fā)現,大多數植物的葉片細小,樹皮較厚,植被植高較低,有的植物甚至葉片凋落,處于半死亡狀態(tài)。兼有耐熱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在極端生境條件下具有較大的生存概率。
(6)物種多樣性分析:
吐魯番盆地屬于獨特的溫帶的大陸性氣候,但這里帶有典型的干旱和荒漠特點。在這里的特點是干燥,多風。同時這里還有著和其他地區(qū)一樣的特點就是這里的日照時間很長,且在降水量上較少。這造成了當地的植物比較單調,大多數為耐寒,耐旱,耐貧瘠的植被。植物具有典型干旱區(qū)地域特征和獨特的溫帶荒植物區(qū)的特征,具有許多適應荒漠逆境的生態(tài)型和特殊的基因型。溫帶荒漠植被是由超旱生、中溫、葉退化或特化的落葉(或落枝)半灌木、灌木或小喬木所構成的稀疏植被。
3.關于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3.1指標選取原則
3.1.1整體性原則
吐魯番的自然條件十分不一樣,日照時間和無霜的時期都很長,是全國著名的干熱區(qū)。最高的溫度可以達到47.8℃,吐魯番的盆地內氣候干燥雨水少,全年日照時數3200小時,年10℃以上有效積溫達5300℃以上,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發(fā)量3000毫米以上,無霜期長達280-300天,太陽能年輻射量每平方米達5200-5900兆焦,風能資源總量達5000萬千瓦。我們?yōu)榱搜芯拷Y論更加科學、合理,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指標主要的是考慮自然環(huán)境的哪些限制因子對植物生長能夠起到主導作用,同時也應該選擇一些潛在作用的因子對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影響,比如繁殖系數等。我們選取了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生長狀況和兩個與對惡劣環(huán)境的抗逆性相關的一級指標,確保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適應性評價指標全面合理。
3.1.2重要性原則
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有著多種影響因子制約。因此在構建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時。我們應該依據相關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指標的重要性與否,適當取舍,優(yōu)先考慮重要指標,并且確定其指標權重,科學、合理地建立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
3.1.3科學性和可獲取性原則
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對吐魯番地區(qū)的經濟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還可提供庇護場所為沙漠地區(qū)珍稀瀕危植物的延續(xù)提供幫助。因此,要科學的、合理的、統(tǒng)籌的考慮指標選取,要既能體現對不同因子我們選擇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狀況,同時要容易獲取相關數據,并且具備優(yōu)秀的可操作性。
3.2指標體系構建
依據吐魯番的與眾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以AHP層次分析法構建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體系并確定各指標權重。
我們對吐魯番各大公園進行了實地考察,主要樹種為梭梭,胡楊,桑樹,杏,檉柳,白榆,桃葉衛(wèi)矛等植物。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吐魯番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盆地,一年四季氣溫都處于較高的水準,歸納這些植物的特性可得出,主要是一些耐旱,耐鹽堿,耐貧瘠,耐寒類的植物。常年的獨特氣候和土壤條件造就了當地獨特的植被特點。也讓當地的植物慢慢適應了當地的獨特環(huán)境條件。
3.3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吐魯番的特殊自然環(huán)境以層次分析法構建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體系并確定各指標權重。
總目標層為吐魯番植物引進的種類的適應性評價體系;目標層(一級指標):生長表現和抗逆性;目標層說明為生長表現為長勢、更新、繁殖、變異等;抗逆性為成活率、抗風沙、抗早性、抗鹽性等;指標層(二級指標)為更新能力,繁殖能力,變異系數,成活率,抗風沙能力,抗早性,抗鹽性。
指標權重分別為0.109,0.075,0.067,0.043,0.203,0.191,0.144,0.168
4.討論與結論
4.1結論
植物綠化是對城市建設的一種美化與凈化,同時也是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一種落實與執(zhí)行。本次對吐魯番植物適應性研究,我們得出了結論如下:
(1)通過在吐魯番市的實地考察,根據當地的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發(fā)現吐魯番市當地的植物多數為耐旱性植物,如梭梭,胡楊,桑樹,檉柳等。當地日照豐富,晝夜溫差較大,植物葉片大多數呈現細小狀,樹皮厚度大,個頭較小,抗風沙能力強,體現了吐魯番當地的植物特色;但含水量較少,部分植物處于半干涸的狀態(tài)。在吐魯番城市郊區(qū)地帶設置有大量的防風林,高度較高且較為一致,防止風沙對城市造成影響和破壞。
(2)在對防護綠地、公園綠地和附屬綠地三者的分析中得出,在吐魯番市中公園綠地數量較少,對于城市美化作用較為欠缺;防護綠地的的數量較多,并且均勻分布在了城市的周邊,起到了很好地放風沙的作用;附屬綠地多在市中心與郊區(qū)的過渡帶之中。
(3)在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的影響因素中,本文分析出氣候和水文是主要影響植物生長的限制因素,由于空氣中的含水量稀少,空氣干燥,氣候為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使得植物必須耐旱耐風沙才能得以生存,所以吐魯番市的植物多數為耐旱性的植物。
4.2不足與展望
城市的植物是必不可缺的,對于吐魯番這類沙漠城市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針對吐魯番的植被現狀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但是本次調查的時間和范圍有限,沒有針對除本文涉及到的因素之外的影響,希望能夠為各類沙漠城市的植被建設提供一些基礎的實踐數據。
對于吐魯番這一類的城市都有一定的共同點,希望對于新疆北坡的那些與吐魯番類似的城市能夠相互融匯貫通。吐魯番的耐旱耐風沙植物在這類沙漠城市中具有十分大的潛力,不論的生存還是美觀都能起到一定的作,希望社會乃至國家對于新疆北坡的植物多加以關注,能夠得到更好的分配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