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鳳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調的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語文學習動力的來源。隨著初中語文教學不斷的深入開展,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當前語文教師共同面臨的課題。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育工作當中,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當前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合理的設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堅持以學生為本,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進行論述,并結合實際的教學案例,進一步分析了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提出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優(yōu)化策略,進而推動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重要性;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167-02
1.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1.1 學習語文的社會意義
語文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有助于幫助初中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語文教學活動要由以往注重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積極轉為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挖掘學生語文潛能,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為根目標,語文要體現(xiàn)出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語文學習興趣主要是個體力求認識、掌握語言文字工具參與教學活動。主要是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針對其出現(xiàn)的新問題,不斷滿足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形成。興趣是學好一門知識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助推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性意義。
1.2 學習語文的個人意義
語文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當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這種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是帶著一定的學習動機,而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呈現(xiàn)出一定的比例。相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此類學生對于語文學習興趣相對較強。因此,在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過程的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其一,目標化。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學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生通常會根據(jù)自身的設定的目標進行完成自身的學習任務。其二,初中生要設置前途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前途對于自身的重要性,促使學生為了前途而學習。
2.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優(yōu)化策略
2.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將學生放置在一種特定的情境當中獲取知識。不但可以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而且還能夠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作為一門較為乏味的學科,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夠濃厚。因此,語文教師要想提升整體效率,則需要與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诖耍Z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時,需要做好要以下幾點內容:其一,努力營造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缺乏趣味的學習氛圍,勢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致整體教學質量不高。因此,語文教師要想改變當前這種局面,需要逐漸改變其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此同時,教師要放下身份,積極走人學生的生活當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對教學計劃作出局部調整。其二,建立情感溝通渠道。初中生對于教師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成績。因此,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思想上給予學生幫助,作學生的良師益友,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
2.2 通過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不斷的發(fā)展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滲透。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當中的應用,豐富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促使語文課堂教學更為生動、形象。與此同時,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不但可以活躍語文課堂教學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活躍思維。而且還能夠極大的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學習《觀滄?!愤@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這首詩詞的意境,創(chuàng)作背景,將古詩當中涉及到的景物描寫展現(xiàn)給學生。通過學生直觀上的觀看,更有助于學生回味古詩所蘊含的意境美,促使學生深深感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然后語文教師在背景的襯托下,吟誦這首古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促使學生陶醉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之美。例如在學習王維的《使至塞上》作品時,將這首古詩的風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感。這兩句詩詞分別描述了兩個畫面,境界闊大,氣象雄偉。其中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大漠之中莽莽黃沙廣闊無垠。極目遠眺,無盡頭一縷孤煙正在緩緩升騰,為這篇荒漠增添了生氣。而另一個畫面則描述的是長河落日。其中圓字形象的描述了河上落日的特點,促使整個畫面更加雄偉瑰麗。當學生看到此景,怎能不為之所動容。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增加教學色彩,而且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以濃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除了肩負著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廣泛,并且在具體的內容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挖掘這種情感因素,并對其加以利用,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篇文章時,教師為了增加學生學習感,則需要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朗誦這首詩詞,讓學生整體感受到這首詩的韻律之美,然后在向學生講述普希金如何利用詩喚醒人們善良的感情。這首詩富含著濃郁的、優(yōu)雅的、柔情的東西,充分展現(xiàn)了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煩惱與悲傷,需要你運用平常心去對待,只有經(jīng)歷了克制與忍耐,還會迎接一個嶄新的未來。教師要利用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思想,尋找出與這首詩相適應的案例,然后給學生分析如何在生活當中面對這種坎坷與挫折,只有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毅力,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才能夠迎接美好的未來。通過設置情境,將學生放置在具體的情境當中,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于作品的掌握與理解,并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2.4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互動式教學環(huán)境。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的思想,鼓勵學生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并且為學生設置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生,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時,教師要針對其交流的話題,實時的作出正確的指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激勵學生進行思考。例如,《羚羊木雕》這篇文章以羚羊木雕為線索,講述了作者與父母之間的一場矛盾,贊美了小朋友們真誠無私的愛,含蓄的批評了父母輕義重財?shù)男袨?。語文教師則可以將文章中心思想作為突破口,讓學生圍繞著“金錢與友誼”為話題分兩組進行討論,并以辯論的形式詮釋文章的中心思想。這種教學設計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情感。
3.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是語文教學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助推器,是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語文教師要給予興趣對于學生學習重要性足夠的重視,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在培養(yǎng)學興趣的過程,應該注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努力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語文教師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推進初中語文教學開展。
參考文獻:
[1]吳廷輝.興趣是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J].語文天地.2008(05).
[2]傅珍珍.淺談語文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2).
[3]李會軍.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8).
[4]姜躍生.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初中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新課程(教研),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