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提高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面臨問題出發(fā),結合合作學習法具有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的優(yōu)點。從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認識、科學的進行班級成員分組、合理進行學習任務發(fā)布、強化過程管理和設置科學合理可量化的評價機制5個方面分析了合作學習法在口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最后分析大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對學生與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合作學習? ?口語教學? ?自主學習
大學英語課程尤其是口語教學過程中旨在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與交流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無障礙交流的目的。然而受到小學、初中和高中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是學的啞巴英語,因此,我國大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尤其是口語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礙。同時,作為大學生在大一剛入校就學習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直接面臨著學生學習模式未改變,習慣教師授課學生課堂聽講的這種被動學習方式。此外,大學英語對于很多專業(yè)學生來說,被視為對專業(yè)未來發(fā)展作用不大,因而學生學習時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不強的現象。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在大學英語尤其是口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性,是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合作學習法的優(yōu)點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一種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應用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大學之前,我國大多數學生學習處于由老師灌輸與經常性考核、家長監(jiān)督和社會輿論壓力共同迫使其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均很薄弱。而在進入大學之后,一門課基本只有結課考試,同時家長監(jiān)督以及周圍學習氛圍均比之前要寬松的多,因此出現了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學習的現象。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模式,可以以問題為導向,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在大學之前的學習和生活,學生基本處于單兵作戰(zhàn)模式,所謂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只有考出來的分數高于其他人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合作意識及能力有所欠缺。合作學習過程會存在成員之間的成果的取舍和成員之間互補的情況,經過多次磨合,小組就可以形成分工明確、相互合作的團隊,每個組員都具備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小組各成員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由于合作學時模式是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小組內在解決問體過程中會存在一定分工。因此小組內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任何一個人對自己負責的那部分有所疏忽,勢必會影響小組最終成績,從而無法與其他組形成競爭。這種因個人不負責導致整個團隊失敗,會給個人造成較大壓力,從而促使其以后能夠重視自己的任務,經過多次強化,就可以培養(yǎng)小組所有成員負責任的態(tài)度。
(4)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合作學習模式下,要求教師科學設置小組,設置發(fā)布問題以及進行過程掌控,而對學生來說則需要自己搜索資料、小組討論、小組分工、小組合作等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因此,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在開展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可以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二、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于大學生原來學習模式迥然不同的學習方法,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時,需要教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注意:
(1)分析大學學習與之前學習方式差異和口語學習的必要性,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對于經過長時間的應試教學學習方法的大學新生來說,對學習大學英語尤其是口語課程的目的并不明確。因此,在第一節(jié)課時需要給他們分析大學學習與之前學習要求的差別,讓學生認識到口語學習的必要性,并強調自主學習在口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思想上盡快適應大學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認識,這些是在口語教學中開始合作學習教學的前提。
(2)科學的進行班級成員分組,確保小組成員布局合理,各小組間水平相當。在第一次上課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大致了解班級學生口語水平。在自愿的原則下,進行初步分組,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水平進行微調,確保每組都有不同水平層次的成員。小組成員確定后,實行組長競聘制,為各組選出積極有擔當的組長。
(3)合理進行學習任務發(fā)布。任務發(fā)布時,需要考慮小組所處階段、教學目標以及可實現難度等因素。對于剛成立的小組,需要布置一些簡單促進成員之間相互了解類的任務,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磨合,明確成員分工以及建立自信。而隨著小組的成熟,后面就可以布置一些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任務,讓小組爭取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合作學習中有所進步。
(4)進行過程管理,確保多有成員都能夠積極參與學習。依托上課觀察以及組長記錄了解小組各成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和效果,并進行記錄和反饋。對于表現好的同學予以表揚,表現差的同學予以提醒。
(5)設置科學合理可量化的評價機制。通過制定規(guī)則,以積分的形式對所有學生的表現進行量化評分,評分標準在最開始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公布。將平時小組學習的成績在最終成績中的比例設置較高,如果學生平時不積極參與小組解決問題或者效果不佳,平時成績很低,甚至有掛科的危險,從而迫使學生都積極參與。科學合理可量化的評價機制是進行合作學習的保障,一旦評價機制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不公平,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實施效果。
三、大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開展合作學習對學生與教師的要求
在傳統(tǒng)教師講授學生聽講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中主要是老師上課講應該怎么和人用口語交流,在某種場景下需要用什么語句與人交流,然后臨時找?guī)讉€學生對所講場景進行練習,其他學生則還是處于一種聽的狀態(tài),無法真正進行口語體驗與練習。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tǒng)教師講授學生聽講模式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和教師也有著更高要求。
(1)對學生來說主要是要提升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與傳統(tǒng)模式下學生主要是在課堂聽教師講課以及在課堂進行口語體驗不一樣,合作學習模式下,更多的是要求學生根據老師所設置的問題,課后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模式進行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團隊內進行合理分工,以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為引導,思考如何更好的講老師所給的問題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通過主動去看書籍網上搜索等方式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設置方案的時候前期每個小組會提出多個方案,最終用哪個方案則需要小組成員充分思考和討論。這個過程中除了需要老師要求外,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
(2)對老師來說需要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養(yǎng)。對于習慣了傳統(tǒng)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師來說,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需要進行科學的分組、合理設置問題并進行過程監(jiān)控和管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沒有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只需要好好備課,上課的時候將做備課內容好好呈現給學生就可以了,所有的過程都是教師主動掌控的。而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小組成員分配教師是無法完全指定要求的,有的學生就想在一組,而有的學生就不想在一組,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無法事先指定,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會放權,只需要考慮將小組實力均衡即可。而在設置問題時,則需要教師挖掘素材,不能夠完全按照口語教材進行。考慮到每一個專業(yè)今后接觸的人和遇到的情景不一樣,教師可以結合所教授學生專業(yè)特點,考慮今后工作需求,去設置相關口語話題作為問題讓學生進行解決。同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小組的磨合程度,適時地調整變換問題難度,連環(huán)提問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自己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在過程管理過程中,則需要教師實時觀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一些表現不積極或者不太愿意開口講英語的同學進行鼓勵,培養(yǎng)其自信心。因此,在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需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養(yǎng),才能將教學高效開展。
四、結論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是學的啞巴英語,我國大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尤其是口語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礙。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可以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的學習方法,在口語教學中應用具有獨特優(yōu)勢。在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時,需要注意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認識、科學的進行班級成員分組、合理進行學習任務發(fā)布、強化過程管理和設置科學合理可量化的評價機制。在大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開展合作學習要求對學生提升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以及教師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杜柯含.探究合作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
[2]宋金強.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
作者簡介:徐小芬(1988-),漢族,湖南岳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