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翀, 柳遠飛, 秦曉華, 徐承云, 涂衛(wèi)平, 陳 艷*
(1.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 江西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急診科, 江西南昌 330006)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終末期腎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不同透析頻率對患者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每周3次HD在全世界作為常規(guī)透析方案已被普遍推廣,但在我國由于經(jīng)濟條件、醫(yī)療保險方式、家庭成員支持情況等多因素制約使得每周2次HD比較普遍。對老年HD患者來說,如出現(xiàn)嚴重營養(yǎng)不良和鈣磷代謝紊亂將面臨更多更嚴峻的挑戰(zhàn)。本研究旨在通過比較老年HD人群中每周2次或3次HD患者的營養(yǎng)不良指標和鈣磷代謝相關(guān)指標有無差異,為臨床該類人群透析劑量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擇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接受HD的老年患者(年齡≥65歲)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透析頻率分為兩組:A組即每周透析3次、每周透析12 h;B組即每周透析2次、每周透析8 h。記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身高、干體質(zhì)量、BMI及原發(fā)?。皇占瘜嶒炇抑笜税ǎ貉R?guī)、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鈣、磷、甲狀旁腺激素、透析前后尿素氮等指標;并計算出相關(guān)指標包括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根據(jù)KDOQI指南〔1〕ESRD患者血鈣、血磷及iPTH的靶目標值分別是2.10~2.37 mmol/L、1.13~1.78 mmol/L、150~300 pg/mL。
HD<6月的患者;資料不全的患者;不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研究對象共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A組共18例,年齡65~82歲,中位數(shù)71歲(66.75歲~81歲);B組22例,年齡66~90歲,中位數(shù)76.5歲(73歲~80歲)。透析齡〔月,M(P25~P75)〕:A組50.5(35.25~67.25),B組29(23.75~50)。A組ESRD病因依次為高血壓腎損害(47.4%)、糖尿病腎病(26.3%)、腎小球腎炎(10.5%)、梗阻性腎病(10.5%);B組ESRD病因依次為高血壓腎損害(45.45%)、糖尿病腎病(27.27%)、腎小球腎炎(13.63%)、梗阻性腎病(9.09%)、多囊腎(4.54%)。所有患者透析液鈣濃度均為1.5 mmol/L。
兩組患者干體質(zhì)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干體質(zhì)量要顯著低于A組。兩組患者的BMI、Hb、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的血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血磷水平要顯著低于B組。兩組患者的血鈣和iPTH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A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鈣磷代謝指標的比較
依據(jù)KDOQI指南分析兩組患者鈣磷代謝指標達標情況顯示:入選的所有老年患者血鈣、血磷、iPTH達標率分別為47.50%、25%、40.00%;A組(透析3次/周)的血鈣、血磷、iPTH達標率分別為61.11%、44.44%、44.44%;B組(透析3次/周)的血鈣、血磷、iPTH達標率分別為36.36%、9.09%、36.36%。透析3次/周組的血鈣、血磷、iPTH達標率均高于透析2次/周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鈣磷代謝指標達標情況比較〔n(%)〕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日益加劇,HD老年人群正不斷擴大。與一般透析人群腎小球腎炎居病因首位不同,有學者調(diào)查我國老年HD原發(fā)病因依次為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和高血壓〔2〕,另一項調(diào)查顯示我國老年HD患者的病因依次為高血壓、糖尿病和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3〕。本研究入選的老年患者ESRD病因依次為高血壓腎損害、糖尿病腎病、腎小球腎炎、梗阻性腎病、多囊腎。
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貧血加重和心血管疾病加重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4〕。很多學者認為白蛋白水平低于35g/L為MHD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5-8〕。本研究兩組患者的血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均值均高于35 g/L,兩組老年患者營養(yǎng)狀況相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從透析充分性指標來看,兩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A組,提示老年患者每周2次血液透析可以滿足老年患者的小分子毒素的清除要求。 HD患者長期鈣磷代謝紊亂可繼發(fā)礦物質(zhì)和骨代謝異常,還可引起心血管并發(fā)癥,最終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一項國內(nèi)研究顯示每周3次HD組血磷水平顯著低于每周2次HD組,而每周3次HD組血鈣水平顯著高于每周2次HD組,血iPTH在兩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5〕。本研究提示每周3次HD老年患者比每周2次HD老年患者有較低血磷,提示HD 3次/周有助于老年透析患者血磷水平的控制。雖然兩組患者血鈣和iPTH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每周3次HD血鈣和iPTH的達標率要高于每周2次HD老年患者。2015年國內(nèi)研究調(diào)查顯示其透析患者總鈣、血磷和iPTH的達標率分別為51.3%、39.0%和26.1%〔9〕。本研究的每周3次HD的老年患者的血鈣、血磷、iPTH達標率均高于該項國內(nèi)研究,而每周2次HD的老年患者的達標率血鈣、血磷達標率均低于該項國內(nèi)研究,iPTH達標率則高于該研究。
本研究提示從鈣磷代謝的角度,老年患者每周3次血液透析要優(yōu)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但從透析充分性指標來看,老年患者每周2次血液透析可以滿足老年患者的小分子毒素的清除要求;從營養(yǎng)狀況來看,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而且有研究提示對于長期透析患者,每周2次HD和每周3次HD之間相似的生存率〔10〕,結(jié)合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全面評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狀況,個性化的透析方案應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