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 金莉卿 王軼彬 宗根林 于 紅
放射檢查技術在臨床被廣泛應用,由此導致的電離輻射安全和潛在致癌風險引起了學術界普遍關注[1]。目前臨床上主要由容積CT劑量指數(shù)(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劑量長度乘積(doselength product,DLP)來估算CT受檢者的輻射劑量,但CTDIvol的標準是參考16cm或32c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體模的輻射劑量,其值大小與患者體型無關,是設備的輸出值,而非患者實際接受的輻射劑量[2-3];在實際的CT掃描中,不同的被檢者其掃描直徑、衰減系數(shù)也不同。因此,對于某個特定的人體來說,CTDIvol不能對人體所接受的CT輻射劑量進行評估[4]。
體型特異性劑量評估(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SDE)是由美國醫(yī)學物理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AAPM)于2011年[5]和2014年[6]分別提出了用有效直徑(effective diameter,dEFF)和水當量直徑(water-equivalent diameter,dW)聯(lián)合CTDIvol來估算基于CT患者體型特異性的劑量評估(SSDE),以此來彌補體型對于CTDIvol及DLP等的影響[7]。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較這兩種算法在估算成人胸部CT輻射劑量SSDE的差異來探討其在臨床中的進一步應用。
回顧性分析2018年7月至10月在本院行胸部CT掃描患者160例。其中男91例,女69例,年齡20 ~ 88 歲,平均(54.6±16.7)歲。
使用中國聯(lián)影80排uCT 780機器?;颊哐雠P位,雙手上舉,頭先進,胸部掃描采用吸氣后屏氣方式,掃描范圍從肺尖至肺底。掃描參數(shù):螺旋掃描,管電壓120kV,采用自動管電流調制技術,質量參考mAs為130mAs,螺距0.8375,重建層厚2mm,層間距1mm,矩陣512×512,重建視野350mm。
將所有掃描圖像和劑量報告自動傳送至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tǒng)(PACS)中,從PACS中記錄每位患者的容積CT劑量指數(shù)CTDIvol,并參考AAPM 204及220號報告[5-6],采用系統(tǒng)自帶測量軟件,對胸部掃描范圍內最中間層面的CT圖像進行數(shù)據(jù)測量。
以完全包含橫斷面的最小矩形形式,用電子標尺測量圖像的前后徑(dAP,cm)及左右徑(dLAT,cm)(見圖1),同時計算有效直徑dEFF(cm)及轉換因子fEFF,參考AAPM 204號報告計算SSDEEFF(mGy),公式(1)~(3)。
以覆蓋橫斷面所有解剖結構的最小橢圓為感興趣區(qū)(不包含床板),測量感興趣區(qū)的橫斷面積(AROI,cm2)以及CT值(CTROI,HU)(見圖2),參考AAPM 220號報告計算水當量直徑dW(cm)、轉換因子fW及SSDEW(mGy),公式(4)~(6)。
公式(2)、(5)在計算體型轉換因子f時,a、b取值參考AAPM 204及220號報告,分別為:a=3.704 69,b=0.036 719 37。
為比較不同體寬dLAT下SSDEEFF與SSDEW的差異,依據(jù)dLAT按三分位法將患者分 為 3組, 分 別 記 為 A 組:dLAT<33.02cm,B 組:33.02cm ≤ dLAT≤ 34.94cm,C 組:dLAT>34.94cm。
胸部CT掃描在計算SSDE時,兩種方法下的直徑d(cm)、轉換因子f和SSDE的比較:平均
dEFF>dW,兩者隨左右徑dLAT的分布情況見圖3,平均 fEFF<fW, 平 均 SSDEEFF<SSDEW(圖 4), 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51、-34.03、-25.02,P<0.01,見表 1),平均 CTDIvol為(13.55±6.06)mGy,CTDIvol與SSDE的分布見圖5。
表1 兩種方法下的直徑(d)、轉換因子(f)和SSDE的結果比較( ±s )表1 兩種方法下的直徑(d)、轉換因子(f)和SSDE的結果比較(±s )
表1 兩種方法下的直徑(d)、轉換因子(f)和SSDE的結果比較( ±s )表1 兩種方法下的直徑(d)、轉換因子(f)和SSDE的結果比較(±s )
算法 n d(cm) f SSDE(mGy)SSDEEFF 160 27.88±2.46 1.34±0.12 17.46±6.69 SSDEW 160 24.42±2.62 1.52±0.15 19.78±7.42 t-35.51 -34.03 -25.02 P-<0.01 <0.01 <0.01
表 2 不同 dLAT組 dLAT、dEFF、dW、fEFF、fW、SSDEEFF及 SSDEW 的比較(±s )
表 2 不同 dLAT組 dLAT、dEFF、dW、fEFF、fW、SSDEEFF及 SSDEW 的比較(±s )
*同一組與 SSDEEFF相比,t=-15.00、-17.18、-16.89,P<0.01
組別 n dLAT(cm) dEFF(cm) dW(cm) fEFF fW SSDEEFF(mGy) SSDEW(mGy)A 組 53 30.84±1.56 25.56±1.88 21.87±1.85 1.45±0.10 1.66±0.11 11.28±3.90 12.91±4.45*B 組 54 33.90±0.52 27.92±1.11 24.52±1.40 1.33±0.05 1.51±0.08 17.70±4.73 20.04±5.32*C 組 53 36.60±2.18 30.17±1.69 26.87±1.66 1.23±0.07 1.38±0.08 23.41±4.85 26.38±5.23*F P--177.91 110.69 122.72 109.58 122.01 95.83 95.47<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圖1 以完全包含橫斷面的最小矩形形式,測量圖像的前后徑(dAP)及左右徑(dLAT)。圖2 以覆蓋橫斷面所有解剖結構的最小橢圓為感興趣區(qū)(不包含床板),測量感興趣區(qū)的橫斷面積(AROI)以及CT值(CTROI)。
圖3 有效直徑(dEFF)和水當量直徑(dW)與患者左右徑(dLA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圖4 SSDEEFF和SSDEW與患者左右徑(dLA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圖 5 SSDEEFF、SSDEW及 CTDIvol所對應的劑量值分布。圖6 A、B、C三組SSDEEFF與SSDEW分布情況。*表示組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B、C 三組患者間 dLAT、dEFF、dW、fEFF、fW、SSDEEFF及SSDEW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77.91、110.69、122.72、109.58、122.01、95.83、95.47,P<0.01,見表 2),且轉換因子 fEFF和fW隨著dLAT的增大而減小,SSDEEFF和SSDEW隨著dLAT的增加而增加,且兩者間的差值也增加(圖6)。三組患者SSDEEFF和SSDEW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00、-17.18、-16.89,P<0.01)。
SSDE是在CTDIvol基礎上得到的,而SSDE需根據(jù)受檢者體型大小估算受檢者的輻射劑量,相對于CTDIvol來講,能更準確描述受檢者的輻射劑量,也比CTDIvol更適合用于估算受檢者的平均輻射劑量[8]。
本研究中,成人胸部CT掃描的dW較dEFF降低了約12.41%,導致SSDEW較SSDEEFF增加了約13.29%;這與Wang等[9]及Bostani等[10]的體模實驗及臨床實驗結果相一致。實際上,當用水模模擬掃描時,橢圓形的感興趣區(qū)ROI中反映衰減的指數(shù)CTROI接近于0,那么此時的水當量直徑就等效于橢圓形面積所對應的長徑,這與有效直徑的原理基本一致。
有效直徑dEFF假設人體由橢圓形橫截面構成,體型可用面積與其相當?shù)淖⑺畧A柱體直徑表示。水當量直徑dW則以表示幾何外形尺寸的面積及表示組織衰減的橫截面積平均CT值定義患者體型。因此,兩種體徑估算的輻射劑量存在差異[11-12]。
在胸部,由于胸部組織含氣量較大并且密度明顯低于水,故在胸部區(qū)域的整體衰減明顯要低于水模模擬的衰減,因此,dW要明顯低于dEFF,從而導致SSDEEFF較SSDEW低估了約13.29%。臨床上CT輻射劑量常用CTDIvol等來評估,但是由本研究可以看出,如果用CTDIvol代替SSDEW,將導致胸部檢查患者輻射劑量低估約31.50%,因此,運用SSDEW來評估CT患者的輻射劑量具有重大臨床意義。
隨著左右徑dLAT的增大,有效直徑dEFF及水當量直徑dW均逐漸增大,胸部不同組的SSDEEFF及SSDEW也均逐漸增大,且dEFF與dW之間的差值也在逐漸變大,這是由于胸部組織含有大量氣體,故CTROI是負值,隨著dLAT的增大,其負值越大,dEFF與dW之間的差值也會逐漸變大,同時SSDEEFF與SSDEW之間的差值也會逐漸增大。
SSDEEFF和SSDEW均基于同一解剖層面,前者僅考慮影響輻射劑量的幾何外形尺寸因素,對CTDIvol的校準并不完善,而后者同時考量幾何外形尺寸及組織結構衰減,可更好地解釋相同解剖區(qū)域組織的非均質屬性所致輻射劑量變化,并且本研究結果顯示SSDEW估算輻射劑量變異度更小。因此,SSDEW的估算方法更合理[13]。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本研究選取中間層面來計算相關參數(shù)對SSDE的影響,由于人體每層CT圖像的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且每層所含的組織有差異,獲得的每層測量值也不同,簡單選取中間層面來代替整體不夠精確;二是由于現(xiàn)在隨著管電流自動調制技術的普及,導致每層的管電流不一致,因此,每層的衰減也不相同,而現(xiàn)有的中間層面的算法基本上是默認每層的衰減是一致的,因此,從CT衰減的層面來考慮,用中間層面來代表整體也是不合適的。實際上AAPM 220號報告中也提出過解決方法,先測量每層圖像的相關參數(shù),再計算出平均值,但是胸部CT掃描圖像層數(shù)較多,此方法較為復雜,人工難以實現(xiàn),后期可借用相關軟件繼續(xù)研究。
本研究對160名患者的樣本進行了基于有效直徑(dEFF)和水當量直徑(dW)計算的體型特異性劑量評估(SSDE)之間的比較。發(fā)現(xiàn)CTDIvol系統(tǒng)地低估了SSDE值。由于患者之間的差異很大,通過僅基于幾何尺寸計算SSDE而不考慮組織衰減是不準確的。在成人胸部CT掃描中,建議基于dW來計算SSDE,以獲得可靠的劑量估計值。